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发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安装有挡雪结构的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在户用光伏领域,户用光伏系统组件沿纵向呈一定角度安装在农户屋顶上,角度从15~45度不等。在融雪时,光伏组件角度越大,积雪滑落的概率越大,若大面积的雪从高处滑落,容易对人身和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害。
2、为了避免阴影遮挡影响光伏发电效率,现有技术是在光伏系统的最下端组件边框上安装挡雪装置,可以减缓积雪下滑的速度,同时可以将大面积下滑的雪分割成一个的小块雪,最大限度减少积雪滑落造成的伤害。如公告号为cn21450698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挡雪装置,包括用于与光伏组件的边框卡接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第一夹具设有用于与边框的上壁、外侧壁以及下壁卡接的u型槽结构,u型槽结构沿下壁平行伸出;第二夹具与u型槽结构的伸出板配合夹紧下壁,第一夹具设有用于隔断光伏组件的光伏板上的积雪的分隔板,分隔板设于u型槽结构上。
3、但是由于光伏系统通常由多块光伏组件排列成大面积的光伏阵列,尤其是面积较大的屋顶,积雪沿光伏组件表面从上向下滑落时,体积越来越大,如果只是由光伏系统最下端组件边框上安装的挡雪装置进行挡雪,挡雪效果有限,容易引起大面积雪块下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挡雪压块装置及光伏系统,解决现有挡雪装置安装于光伏系统最下端组件边框上挡雪效果不佳,容易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挡雪压块装置,该挡雪压块装置安装于纵向相邻两光伏组件之间,所述挡雪压块装置包括挡雪压块和将挡雪压块与光伏组件边框固定的压块固定结构,所述挡雪压块设有高于边框a面的挡雪部。
3、优选的,所述挡雪部设有沿纵向弧形或者斜向延伸的挡雪面。
4、优选的,所述挡雪部在背对挡雪面一侧设有竖向面,且竖向面与挡雪面上端之间设有破雪角。
5、优选的,所述挡雪压块的下部设有插入相邻两光伏组件之间的上插合部;和/或,所述挡雪压块的中部在纵向相对两侧设有分别压合于两侧光伏组件边框a面上的上压边。
6、优选的,所述压块固定结构包括下压块和连接挡雪压块与下压块的紧固件,且挡雪压块与下压块配合夹紧光伏组件边框。
7、优选的,所述下压块的上部设有插入相邻两光伏组件之间的下插合部;和/或,所述下压块的下部在纵向相对两侧设有分别压合于两侧光伏组件边框c面上的下压边。
8、优选的,所述下压边与边框c面之间设有防转结构。
9、优选的,所述防转结构包括设于边框c面的扣槽和设于下压边上的扣合凸起,扣合凸起扣合于扣槽中。
10、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丝,所述下压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挡雪压块上设有通孔,紧固螺丝向下穿过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和/或,所述挡雪压块和下压块为不锈钢或者铝合金型材。
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呈阵列状排布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纵向相邻两光伏组件之间安装有所述的挡雪压块装置。
12、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挡雪压块装置安装于纵向相邻两光伏组件之间,其中挡雪压块设有高于边框a面的挡雪部,以对滑落经过的积雪进行阻挡和分割,起到缓冲作用,压块固定结构将挡雪压块与光伏组件边框固定,避免挡雪压块受到积雪的冲击而脱落。
14、不仅横向上可以安装多个挡雪压块装置,而且沿纵向可以多排挡雪压块装置呈阶梯状排列,起到阶梯缓冲作用,从而提高挡雪效果,解决现有挡雪装置安装于光伏系统最下端组件边框上挡雪效果不佳,容易引起大面积雪块下落的风险。
15、当然,也可以结合现有技术在光伏系统的最下端组件边框上安装挡雪装置的方案,最大限度减少积雪滑落造成的伤害。
16、因而本专利技术可以减小积雪冲击到地面的范围,减少积雪冲击对临时建筑、过路行人的生命财产的威胁,彻底解决光伏组件表面大块积雪滑落带来的安全风险问题。
17、2、挡雪部的作用在于阻挡积雪,挡雪面面向上方滑落的积雪,挡雪面为弧形或者斜向设计,越到挡雪面上端,倾斜弧度越大,给积雪带来的阻力也越大。其中挡雪部的高度的设置根据阴影计算得出,在冬至日阴影最长的时候,其阴影刚好不挡住光伏组件,从而使挡雪压块在每块光伏组件上安装而不对光伏发电量产生影响。
18、3、破雪角用于吸收积雪滑落时的冲击力以及破碎积雪底层结冰,竖向面的设计有利于使破碎后的积雪落到下侧光伏组件表面,避免在挡雪部部位积压。
19、4、在紧固件的紧固作用下,挡雪压块与下压块配合夹紧光伏组件边框,避免挡雪压块装置松动脱落。
20、5、下压块预先放置,再安装光伏组件,最后安装挡雪压块,因此下插合部的作用在于:限制纵向相邻上下排光伏组件之间的安装间隙,在上下排光伏组件靠牢下插合部的情况下,安装间隙是固定的,从而提高光伏组件安装精度。最后安装挡雪压块后,上插合部和下插合部配合,增强了纵向限位作用,保证纵向相邻两光伏组件之间纵向位置相对固定。
21、6、上压边与下压边在紧固件的作用下共同夹紧边框,使挡雪装置牢固的固定在光伏组件上。
22、7、下压块与边框c面之间设有防转结构,其中扣合凸起扣合于扣槽中,从而下压块与边框c面之间的防转结构实现凹凸咬合,这样,在拧动紧固螺丝的过程中,下压块不会跟着紧固螺丝转动,使安装更便捷;同时,扣合凸起与扣槽的插接使下压块不易滑动脱出。
23、8、紧固螺丝向下穿过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拧动紧固螺丝的情况下能将挡雪压块与下压块夹紧固定在光伏组件上,并且上述压块固定结构是在上方拧紧紧固螺丝,因而方便了挡雪压块装置的安装。
24、9、由于挡雪压块和下压块为不锈钢或者铝合金型材,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显著降低成本,并且强度高,不易锈蚀,使用寿命长。
25、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雪压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挡雪压块装置安装于纵向相邻两光伏组件之间,所述挡雪压块装置包括挡雪压块和将挡雪压块与光伏组件边框固定的压块固定结构,所述挡雪压块设有高于边框A面的挡雪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雪压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雪部设有沿纵向弧形或者斜向延伸的挡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挡雪压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雪部在背对挡雪面一侧设有竖向面,且竖向面与挡雪面上端之间设有破雪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雪压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雪压块的下部设有插入相邻两光伏组件之间的上插合部;和/或,所述挡雪压块的中部在纵向相对两侧设有分别压合于两侧光伏组件边框A面上的上压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雪压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固定结构包括下压块和连接挡雪压块与下压块的紧固件,且挡雪压块与下压块配合夹紧光伏组件边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挡雪压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块的上部设有插入相邻两光伏组件之间的下插合部;和/或,所述下压块的下部在纵向相对两侧设有分别压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挡雪压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边与边框C面之间设有防转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挡雪压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结构包括设于边框C面的扣槽和设于下压边上的扣合凸起,扣合凸起扣合于扣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挡雪压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丝,所述下压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挡雪压块上设有通孔,紧固螺丝向下穿过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和/或,所述挡雪压块和下压块为不锈钢或者铝合金型材。
10.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呈阵列状排布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纵向相邻两光伏组件之间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挡雪压块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雪压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挡雪压块装置安装于纵向相邻两光伏组件之间,所述挡雪压块装置包括挡雪压块和将挡雪压块与光伏组件边框固定的压块固定结构,所述挡雪压块设有高于边框a面的挡雪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雪压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雪部设有沿纵向弧形或者斜向延伸的挡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挡雪压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雪部在背对挡雪面一侧设有竖向面,且竖向面与挡雪面上端之间设有破雪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雪压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雪压块的下部设有插入相邻两光伏组件之间的上插合部;和/或,所述挡雪压块的中部在纵向相对两侧设有分别压合于两侧光伏组件边框a面上的上压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雪压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固定结构包括下压块和连接挡雪压块与下压块的紧固件,且挡雪压块与下压块配合夹紧光伏组件边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石冰,周莞卿,黄坤,
申请(专利权)人:正泰安能数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