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散热器测试,涉及一种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1、常规的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进行试验时,一方面由于风机直接向空气散热器输送气体造成进气不均匀;另一方面由于密封夹持装置通常占据较大的空间且使测试系统过于庞杂,一般风机与空气散热器连接处没有密封结构设计,风机与空气散热器的连接处无法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此外,部分测试装置采用的密封方式是喷泡沫胶封堵测试装置的空气漏缝,但泡沫胶具有不可拆卸的缺点,在测试过程中对散热器的拆装带来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提高了试验时空气的均流特性,增强了试验时的气密性,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包括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空气散热器的进气端、出气端分别与进气腔、出气腔密封连接;
3、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均具有腔体,腔体的大小、形状与空气散热器的空气通流截面相匹配,腔体远离空气散热器的一端设有口径渐变的进出口;
4、所述进气腔的腔体内设有均流装置,空气经过口径渐大的进口流至腔体内,经均流装置平直整流后进入空气散热器。
5、进一步的,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结构相同,进气腔和出气腔的腔体端口分别设有第一法兰板和第二法兰板,第一法兰板和第二法兰板靠近空气散热器的一侧均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胶条,试验时空气散热器密封连接于第一法兰板与第二法兰板
6、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槽的外围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螺栓通孔,紧固螺栓穿过螺栓通孔将第一法兰板和第二法兰板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均流装置包括第一均流板片和第二均流板片,第一均流板片和第二均流板片的结构相同,均有单侧开槽,第一均流板片和第二均流板片通过开槽垂直对插或斜插拼装形成网格。
8、进一步的,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的腔体远离空气散热器的一端通过扩口与接口连接,接口与扩口之间通过挡板连接,挡板上设有通孔。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法兰板与进气腔的腔体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二法兰板与出气腔的腔体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
10、进一步的,所述腔体上设有环向分布的多个宝塔头接头,用于安装压力与温度检测装置。
11、进一步的,所述接口为卡盘接口或螺纹连接接口。
12、进一步的,所述扩口的尺寸较小的一侧与挡板焊接,扩口尺寸较大一侧与腔体焊接。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均流板片和第二均流板片的厚度为0.2mm~1mm。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技术在进气腔的腔体内设有均流装置,空气经过进气接口流至进气腔中,流经均流装置形成平直整流,提高了试验时空气的均流特性。
16、2.本技术在试验时将空气散热器固定于第一法兰板与第二法兰板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将第一法兰板和第二法兰板密封连接,增强了试验时的气密性,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可实现空气散热器的自由拆装,保证气体全部流过空气散热器。
17、3.本技术的腔体上设有环向分布的宝塔头接头,用于安装压力与温度检测装置,试验过程中能够在不同方向和位置对空气参数进行测量,提高了空气参数测量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18、4.本技术的进气腔和出气腔分别由多个零件焊接成整体,简化了试验装置装配过程使试验装置拆卸方便,提升了试验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包括进气腔(1)和出气腔(6),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散热器(4)的进气端、出气端分别与进气腔(1)、出气腔(6)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1)和出气腔(6)结构相同,进气腔(1)和出气腔(6)的腔体(11)端口分别设有第一法兰板(14)和第二法兰板(16),第一法兰板(14)和第二法兰板(16)靠近空气散热器(4)的一侧均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胶条(3),试验时空气散热器(4)密封连接于第一法兰板(14)与第二法兰板(1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的外围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螺栓通孔,紧固螺栓(5)穿过螺栓通孔将第一法兰板(14)和第二法兰板(1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装置(7)包括第一均流板片(17)和第二均流板片(18),第一均流板片(17)和第二均流板片(18)的结构相同,均有单侧开槽,第一均流板片(17)和第二均流板片(18)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1)和出气腔(6)的腔体(11)远离空气散热器(4)的一端通过扩口(10)与接口(8)连接,接口(8)与扩口(10)之间通过挡板(9)连接,挡板(9)上设有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板(14)与进气腔(1)的腔体(11)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15),第二法兰板(16)与出气腔(6)的腔体(11)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1)上设有环向分布的多个宝塔头接头(12),用于安装压力与温度检测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8)为卡盘接口或螺纹连接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10)的尺寸较小的一侧与挡板(9)焊接,扩口(10)尺寸较大一侧与腔体(11)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流板片(17)和第二均流板片(18)的厚度为0.2mm~1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包括进气腔(1)和出气腔(6),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散热器(4)的进气端、出气端分别与进气腔(1)、出气腔(6)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1)和出气腔(6)结构相同,进气腔(1)和出气腔(6)的腔体(11)端口分别设有第一法兰板(14)和第二法兰板(16),第一法兰板(14)和第二法兰板(16)靠近空气散热器(4)的一侧均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胶条(3),试验时空气散热器(4)密封连接于第一法兰板(14)与第二法兰板(1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的外围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螺栓通孔,紧固螺栓(5)穿过螺栓通孔将第一法兰板(14)和第二法兰板(1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气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装置(7)包括第一均流板片(17)和第二均流板片(18),第一均流板片(17)和第二均流板片(18)的结构相同,均有单侧开槽,第一均流板片(17)和第二均流板片(18)通过开槽垂直对插或斜插拼装形成网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涛,王俊伟,卫瑞杰,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益信伟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