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钢化,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式吹风风栅以及风嘴。
技术介绍
1、玻璃钢化机组在加工钢化玻璃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加热炉先将玻璃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通过辊道运送至冷却风栅进行冷却。在热玻璃由加热炉转换至冷却风栅时,加热炉门处于开启状态,冷却风栅处于吹风状态。当前技术的冷却风栅吹风为对称吹风结构,即每个吹风嘴相对于风嘴自身中线,两侧(或多侧)吹风面为左右对称结构,因此在炉门开启时,会有一部分冷却风沿着玻璃表面吹进加热炉,一方面增加了加热炉的能量损失,另一方面严重影响加热炉内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2、为减少冷却风栅向加热炉吹入的冷却风量,现有技术为首先拉大冷却风栅与加热炉的距离,并在出炉口增加导流装置,将冷却风栅吹向加热炉的风尽可能得导到外部。然而冷却风栅与加热炉距离的加大会使玻璃出炉后有比较长的输送时间才能进入风栅冷却,影响玻璃钢化后的颗粒度,特别是对薄玻璃和高应力玻璃影响尤为严重;同时因为导流板与玻璃之间总要保留一定的间隙,确保玻璃可以顺利输送,所以冷却风栅吹过来的风总能沿着玻璃进入加热炉,增加加热炉控温难度,并造成很大能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式吹风风栅以及风嘴,其上风栅组件以及下风栅组件在靠近入口端位置设置多个第一风嘴,其通过非对称分布的第一风眼和第二风眼引导风嘴的单侧高效吹风,有效减少风栅吹出的高压冷却风向加热炉内倒灌现象。
2、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式吹风风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风栅组件以及下风栅组件,上风栅组件以及下风栅组件之间间隔形成为风冷间隔,所述风冷间隔具有入口端以及出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吹风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风壁的切线呈倾斜状态,所述第一风眼以及所述第二风眼的吹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吹风壁的切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吹风风栅,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吹风腔的中心面将所述第一吹风壁分割形成为与第一吹风段以及第二吹风段,所述第一吹风段与所述第一侧壁衔接,所述第二吹风段与所述第二侧壁衔接;所述第一吹风段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吹风段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吹风段与所述第一风眼设于所述第一吹风段,所述第二风眼设于所述第二吹风段;所述第一风眼的吹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吹风段所在平面,所述第二风眼的吹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吹风段所在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式吹风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风段以及所述第二吹风段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吹风段与所述第二吹风段的倾斜角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式吹风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式吹风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嘴包括第二吹风腔、第三侧壁、第四侧壁以及衔接于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之间的第二吹风壁;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平行且相对所述第二吹风腔的中心面对称分布设置,所述第二吹风壁设有第三风眼以及第四风眼;所述第三风眼以及第四风眼相对于所述第二吹风腔的中心面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式吹风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吹风壁具有第三吹风段、第四吹风段以及中间吹风段,所述中间吹风段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三吹风段与所述第三侧壁衔接,所述中间吹风段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四吹风段衔接于所述第四侧壁;所述第三吹风段以及第四吹风段均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三吹风段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四吹风段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三风眼设于所述第三吹风段,所述第四风眼设于所述第四吹风段;所述第三风眼的吹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吹风段,所述第四风眼的吹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四吹风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式吹风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吹风段上设有中心风眼;所述中心风眼的吹风方向与所述中心吹风段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式吹风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栅组件以及下风栅组件均设有压风板;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吹风嘴之间、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吹风嘴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一吹风嘴以及所述第二吹风嘴之间均设有所述压风板。
10.一种风嘴,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第一风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式吹风风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风栅组件以及下风栅组件,上风栅组件以及下风栅组件之间间隔形成为风冷间隔,所述风冷间隔具有入口端以及出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吹风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风壁的切线呈倾斜状态,所述第一风眼以及所述第二风眼的吹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吹风壁的切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吹风风栅,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吹风腔的中心面将所述第一吹风壁分割形成为与第一吹风段以及第二吹风段,所述第一吹风段与所述第一侧壁衔接,所述第二吹风段与所述第二侧壁衔接;所述第一吹风段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吹风段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吹风段与所述第一风眼设于所述第一吹风段,所述第二风眼设于所述第二吹风段;所述第一风眼的吹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吹风段所在平面,所述第二风眼的吹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吹风段所在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式吹风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风段以及所述第二吹风段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吹风段与所述第二吹风段的倾斜角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式吹风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风段为直线段,所述第二吹风段为弧形段或者倾斜设置的直线段。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式吹风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嘴包括第二吹风腔、第三侧壁、第四侧壁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理,侯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