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2298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包括用来装配夹子的摆动组件和复位组件。摆动组件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上的驱动机构、定位机构、锁紧机构和控制机构。驱动机构设置在壳体下方,其与锁紧机构连接;锁紧机构上方的空位处安装有夹子;定位机构设置在夹子上方。复位组件包括摆动复位机构、高度复位机构及水平位置复位机构。摆动复位机构设置在摆动组件下方并与壳体连接,其与高度复位机构、水平位置复位机构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用本装置代替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定位块和锁紧机构均采用尼龙材料,不会夹伤夹子的外表面,并能使夹子定位准确,操作简单;摆动复位组件可以减小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使摆动组件上下运动更轻巧,省时省力。(*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助力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装配助力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汽车应急电源时,需要将夹子、铆钉等与待铆接模具装配到一起。图1是夹子的结构示意图,夹子11由两个夹片111、弹簧112及销钉113组成。图2是现有技术装配夹子时的装配示意图。装配时,需要先通过铆钉机把夹子11、 铆钉12、大齿13、垫圈14和衬套15铆合在一起,然后将铆合整体移动至待铆接模具16上 进行再次铆接,再次铆接时完全由人工直接握紧夹子的两个夹片111将其头部张开,并将 大齿13安装孔与待铆接模具16中心线上下对齐,以完成装配。夹子的内置弹簧握力约为8千克,装配时,每个工人每班需要铆接4000把夹子,即 4000把夹子完全靠人工操作完成,共需要握力32000千克,劳动强度非常大,女员工是不可 能正常作业的,男员工也需要强壮有力才能正常作业。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利用该装置取代手工作业,减小员工劳 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助力装置,采用气源作动力,通过该装置来夹 持夹子的两个夹片,使夹子头部张开,便于夹子的装配,从而实现利用本装置取代手工作 业,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包括用来装配夹子的摆动组件和复位组件;其特点是,上述的摆动组件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上的驱动机构、定位机构、锁紧机构和控 制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壳体下方,其与锁紧机构连接;所述的锁紧机构上方设置 有放置夹子的空位;所述的定位机构设置在放置夹子的空位上方;所述的复位组件包括摆动复位机构、高度复位机构及水平位置复位机构;所述的摆动复位机构设置在摆动组件下方并与壳体连接,其与高度复位机构、水 平位置复位机构从上至下依次连接。上述的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其中,驱动机构包括电磁换向阀和气缸;所述的电磁换向阀的气口通过管道与气缸的气口连接;所述的气缸的活塞杆与锁紧机构连接。上述的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其中,定位机构包括若干定位块,所述的若干定位块设 置在壳体上方,其设置在放置夹子的空位上方并在工作时将夹子上夹片定位。上述的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其中,锁紧机构包括定位轮、压轮和摆动板;所述的定位轮设置在摆动板的一侧,其与摆动板固定设置在壳体上;所述的压轮设置在摆动板的另一侧,所述的压轮在本装置放置夹子后与夹子的下夹片接触;所述的摆动板的下端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上述的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其中,控制机构包括开关和把手;所述的开关设置在壳体上,其与电磁换向阀通过电路连接;所述的把手设置在壳体顶部。上述的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其中,若干定位块、定位轮及压轮采用尼龙材料。上述的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其中,摆动复位机构包括摆动轴、摆动轴销、连杆、连杆 轴销及若干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的摆动轴两端均设置有轴销孔,其上端通过摆动轴销与壳体连接,其下端通 过连杆轴销与连杆连接;所述的若干第一弹性元件套置在摆动轴与连杆外部;所述的连杆与高度复位机构连接。上述的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其中,高度复位机构包括高度调节垫圈、直线轴、若干 直线轴承及若干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的高度调节垫圈套置在直线轴上;所述的直线轴与连杆连接;所述的若干第二弹性元件套置在直线轴外部;所述的若干直线轴承分别套置在直线轴上部与底部,直线轴底部的直线轴承与水 平位置复位机构连接。上述的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其中,水平位置复位机构包括底板、定位板及第三弹性 元件;所述的底板与直线轴底部的直线轴承连接,其通过支架与地面连接;所述的第三弹性元件两端水平固定在机架上,其设置在直线轴底部的直线轴承外 部;所述的定位板设置在底板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气源直接由车间空压机提供,压力为4到5千克/平方厘米,只能打开夹子,不 会夹伤操作员工的手指;2.开关电源采用36V安全电压,直接由铆钉机配电系统提供,安全、简单、方便、可 靠,开关装在右手大拇指容易按到的位置,操作方便、灵活;3.定位夹子的定位块、定位轮、压轮均采用尼龙材料,不会夹伤夹子的外表面,并 能使夹子定位准确,操作简单;4.复位组件可以减小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使摆动组件上下运动更轻巧,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夹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装配夹子时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助力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助力装置的摆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助力装置的复位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助力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3 图6,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助力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摆动组件2和复位组件3。如图4所示,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助力装置的摆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其中,摆动组件2包括壳体21及安装在壳体21上的驱动机构22、定位机构23、锁 紧机构24和控制机构25。驱动机构22设置在壳体21下方,其与锁紧机构24连接,锁紧机 构24上方的空位处安装有夹子11,定位机构23设置在夹子11上方。驱动机构22包括电磁换向阀221和气缸222,电磁换向阀221的气口通过管道与 气缸222的气口连接,气缸222的活塞杆与锁紧机构24连接。定位机构23包括若干定位块231,该若干定位块231采用尼龙材料制造,设置在壳 体21上方,其同时设置在夹子11上方并将夹子11上夹片定位。锁紧机构24包括定位轮241、压轮242和摆动板243。定位轮241及压轮242采 用尼龙材料制成。定位轮241设置在摆动板243的一侧,其与摆动板243固定设置在壳体 215上;压轮242设置在摆动板243的另一侧,摆动板243的下端与气缸214的活塞杆连接。控制机构25包括开关251和把手252。开关251设置在壳体21上的定位机构23 相邻部位;把手252设置在壳体21顶部。如图5所示,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助力装置的复位组件结构示意图。其中,复位组件3包括摆动复位机构31、高度复位机构32及水平位置复位机构 33。摆动复位机构31设置在摆动组件2下方并与壳体21连接,其与高度复位机构32、水平 位置复位机构33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摆动复位机构31包括摆动轴311、摆动轴销312、连杆313、连杆轴销314及第一弹 簧组,该第一弹簧组包括若干第一弹簧315。摆动轴311两端均设置有轴销孔,其上端通过 摆动轴销312与壳体21连接,其下端通过连杆轴销314与连杆313连接;该若干第一弹簧 315套置在摆动轴311与连杆313外部;连杆313与高度复位机构32连接。高度复位机构32包括高度调节垫圈321、直线轴322、若干直线轴承323及第二弹 簧组,该第二弹簧组包含若干第二弹簧324 ;高度调节垫圈321套置在直线轴322上;直线 轴322与连杆313连接;该若干第二弹簧324套置在直线轴外部;若干直线轴承323分别套 置在直线轴322上部与底部,直线轴322底部的直线轴承与水平位置复位机构33连接。水平位置复位机构33包括底板331、定位板332及回位弹簧333。底板331与直 线轴322底部的直线轴承连接,其通过支架与地面连接;回位弹簧333两端水平固定在机架 上,其设置在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包括用来装配夹子(11)的摆动组件(2)和复位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组件(2)包括壳体(21)及安装在壳体(21)上的驱动机构(22)、定位机构(23)、锁紧机构(24)和控制机构(25);所述的驱动机构(22)设置在壳体(21)下方,其与锁紧机构(24)连接;所述的锁紧机构(24)上方设置有放置夹子(11)的空位;所述的定位机构(23)设置在放置夹子(11)的空位上方;所述的复位组件(3)包括摆动复位机构(31)、高度复位机构(32)及水平位置复位机构(33);所述的摆动复位机构(31)设置在摆动组件(2)下方并与壳体(21)连接,其与高度复位机构(32)、水平位置复位机构(33)从上至下依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江云于笛范晔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为电器工具有限公司上海广为美线电源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广为拓浦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