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设施工混料的,尤其涉及一种建设施工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1、混凝土是通过胶凝材料(水泥)与集料(砂和石)和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并经搅拌混料而成。建筑施工中需要大量用到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装置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它主要起到对制备混凝土的搅拌或拌合作用。
2、目前,混凝土混料装置采用搅拌杆转动实现对混料桶内物料混合的功能,然而,设置的搅拌杆与混料桶内壁之间会留有一定的旋转间隙,且混凝土具有一定的黏性,因此当混凝土混料结束并排出后,一部分混凝土会附着在混料桶内壁上,导致混凝土的浪费,并且后期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建设施工混料装置,通过设置的刮料机构能够在不影响混料的前提下,达到对混合筒内壁进行清理的目的。这种设计能够减少混凝土的浪费和清理工作,从而提高混凝土混料装置的效率和可靠性。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建设施工混料装置,包括混合筒、混料机构和刮料机构,其中,所述混合筒顶部设置有入口、底部设置有出口,所述混合筒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壳体;所述混料机构包括螺旋叶片、第一转轴和第一驱动部件,其中,所述螺旋叶片设置在所述混合筒内侧中部;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螺旋叶片相连,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混合筒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相连;所述刮料机构包括旋转往复件、第二转轴和刮板,其中,所述旋转往复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
4、本技术的建设施工混料装置,通过设置的刮料机构能够在不影响混料的前提下,达到对混合筒内壁进行清理的目的,同时刮料机构能够对混料机构进行支撑和限位,保证其顺利转动实现对混凝土的搅拌混料操作。这种设计能够减少混凝土的浪费和清理工作,从而提高混凝土混料装置的效率和可靠性。
5、另外,根据申请上述提出的建设施工混料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6、具体地,所述旋转往复件包括第二驱动部件、第三转轴和滑块,其中,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滑块活动相连;所述滑块螺纹设置在活动腔内部,所述滑块上的螺纹螺距与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相等,且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活动腔并与所述滑块相连。
7、具体地,所述刮板呈t形设置,所述刮板的宽端与所述混合筒内壁滑动相抵设置。
8、具体地,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转轴端部活动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
9、具体地,所述螺旋叶片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
10、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设施工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筒(10)、混料机构(20)和刮料机构(3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设施工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往复件(31)包括第二驱动部件(311)、第三转轴(312)和滑块(313),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设施工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33)呈T形设置,所述刮板(33)的宽端与所述混合筒(10)内壁滑动相抵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设施工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22)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21),第二转轴(32)端部活动嵌入所述第一凹槽(221)内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设施工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21)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2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设施工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筒(10)、混料机构(20)和刮料机构(3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设施工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往复件(31)包括第二驱动部件(311)、第三转轴(312)和滑块(313),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设施工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33)呈t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荣帅,骆鸿,黎有良,
申请(专利权)人:高淳县金港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