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修,具体为一种墙体装饰结构。
技术介绍
1、建筑装修主要指对住宅、桥梁、体育馆、寺庙等等用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体用各种材料对其进行外部面貌或者内部环境的美化和改进,而现有的墙体装修使用的保温板往往固定在墙面上方。
2、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墙体的装饰结构,公开号为:cn108316588a,包括腻子层,涂覆于水泥墙体的表面;隔音棉层,设于所述腻子层的表面;硅胶层,设于所述隔音棉层的表面;石膏层,设于所述硅胶层的表面;防火隔音板,铺设于所述石膏层的表面。本专利技术的墙体装饰结构,隔音效果佳,同时厚度较现有的隔音结构薄,占用空间面积小,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具有一定的防火功能。
3、该方案中还存在以下问题:无法快速进行安装拆卸内部的隔音板,不便于后期进行维修墙板。
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墙体装饰结构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装饰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体装饰结构,包括墙体底板,所述墙体底板后面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座,所述墙体底板内部设置有隔音机构,所述墙体底板侧面设置有安装机构;
3、所述隔音机构包括支撑部与隔音部,支撑部位于隔音部侧面;
4、隔音部包括两个第一支撑盒,所述墙体底板侧面贯通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壁接触设置有隔音板,所述隔音
5、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侧面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挡板,若干个所述第一挡板侧面分别与墙体底板侧面接触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一挡板侧面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墙体底板侧面贯通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支撑板侧面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放置箱,所述第一支撑板侧面与防火板侧面接触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一卡槽分别与支撑杆外表面卡接设置。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侧面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第一支撑板侧面与第二支撑板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侧面均固定设置有弹性件,通过设置弹性件可以快速将第二支撑板进行取出。
7、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所述弹性件上下顶面均贯通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盒侧面从左至右贯通均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与第二凹槽内壁贯通开设,通过设置第一支撑盒便于放置u型板从而进行夹持两个弹性件。
8、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侧面均设置有t型块,两个所述t型块从左至右均滑动贯穿两个第一支撑盒侧面、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延伸至两个第一凹槽内部,两个所述t型块侧面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阻尼器,通过设置第一阻尼器进行移动u型板,从而将弹性块从第二凹槽内壁取出。
9、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阻尼器侧面均固定设置有u型板,两个所述u型板外表面分别与第二凹槽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弹性件外表面从右至左均贯穿两个第一支撑盒侧面、两个第二凹槽内壁延伸至两个第二凹槽内部,通过设置u型板进行对弹性件两侧进行夹持操作,便于进行安装拆卸第二支撑板。
10、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所述u型板内部侧面分别与两个弹性件外表面接触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盒顶面设置有两个第二螺纹杆,通过设置两个第二螺纹杆进行对弹性件与第一支撑盒进行安装。
11、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外表面从上至下均贯穿两个第一支撑盒顶面、两个第二凹槽内壁、两个第一通孔内壁、两个第一支撑盒内部底面并延伸至两个第一支撑盒底面,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上下端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盒上下底面通过螺母、螺帽螺栓连接,通过设置两个第二螺纹杆进行快速安装第二支撑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墙体装饰结构,通过设置隔音机构,通过设置隔音板与防火板对墙体底板进行保温操作,通过设置多组螺栓对隔音板与防火板进行安装拆卸,从而便于后续对墙体底板进行维修操作;
13、通过设置安装机构,通过设置有第一支撑板与第一挡板进行固定,从而将第一挡板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第一挡板与侧面固定设置有的支撑柱与若干个第一卡槽进行卡接设置,从而进行对第一支撑板的安装固定,通过在第二支撑板侧面固定设置有两个弹性件,将两个弹性件进行摁压到合适位置,使得两个弹性件进入第二凹槽内部,同时对两个t型板向两侧进行移动,从而t型板带动两个第一阻尼器与u型板进行移动,使得u型板对弹性件两侧进行夹持,通过设置两个螺纹杆对u型板与弹性件进行同步的固定,便于进行墙体底板可以更好地隔音,便与墙体装饰与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装饰结构,包括墙体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底板(1)后面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座,所述墙体底板(1)内部设置有隔音机构(2),所述墙体底板(1)侧面设置有安装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第二支撑板(301),所述第二支撑板(301)侧面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第一支撑板(204)侧面与第二支撑板(301)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01)两侧面均固定设置有弹性件(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体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性件(302)上下顶面均贯通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盒(201)侧面从左至右贯通均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与第二凹槽内壁贯通开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墙体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侧面均设置有T型块(303),两个所述T型块(303)从左至右均滑动贯穿两个第一支撑盒(201)侧面、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延伸至两个第一凹槽内部,两个所述T型块(303)侧面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阻尼器(3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墙体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阻尼器(304)侧面均固定设置有U型板(305),两个所述U型板(305)外表面分别与第二凹槽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弹性件(302)外表面从右至左均贯穿两个第一支撑盒(201)侧面、两个第二凹槽内壁延伸至两个第二凹槽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墙体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U型板(305)内部侧面分别与两个弹性件(302)外表面接触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盒(201)顶面设置有两个第二螺纹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墙体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外表面从上至下均贯穿两个第一支撑盒(201)顶面、两个第二凹槽内壁、两个第一通孔内壁、两个第一支撑盒(201)内部底面并延伸至两个第一支撑盒(201)底面,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上下端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盒(201)上下底面通过螺母、螺帽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装饰结构,包括墙体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底板(1)后面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座,所述墙体底板(1)内部设置有隔音机构(2),所述墙体底板(1)侧面设置有安装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第二支撑板(301),所述第二支撑板(301)侧面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第一支撑板(204)侧面与第二支撑板(301)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01)两侧面均固定设置有弹性件(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体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性件(302)上下顶面均贯通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盒(201)侧面从左至右贯通均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与第二凹槽内壁贯通开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墙体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侧面均设置有t型块(303),两个所述t型块(303)从左至右均滑动贯穿两个第一支撑盒(201)侧面、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俊杰,王永青,夏雅倩,金容,时兆乾,邱东初,刘家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时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