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雾化,尤其涉及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技术介绍
1、雾化器通常包括油杯和装配在油杯的一端的雾化组件,其中雾化组件包括底座组件、发热体、导油体和支架,底座和支架相装配,发热体设置在导油体的一侧并由底座组件和支架夹持固定,支架上开设相接于导油体的背离发热体的一侧的下液通道,油杯内的雾化液通过导油体传导给发热体加热雾化。为了保证下液流畅,雾化组件内通常会设置连通储液腔和外界大气的换气通道,然而在相关技术中,雾化器的换气通道一般位于底座组件外壁与油杯内壁之间狭小的缝隙,空气在换气通道内的流阻较大,雾化液容易停留其内造成堵塞,因此相关技术中的雾化器易出现换气不畅的问题,导致雾化液的输送阻力增大,容易造成供液不足,在抽吸时导油体易干烧而产生糊味,生成有害物质,危害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组件,旨在解决相关技术雾化器易出现换气不畅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了一种雾化组件,其内具有雾化腔,包括设置于其内且位于所述雾化腔的一侧的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具有吸液面和雾化面的导油体、以及装配于所述雾化面一侧的发热体,所述雾化组件形成有连通其顶部空间且至少部分相接于所述吸液面的换气通道。
3、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组件设置有装配槽,所述导油体装配于所述装配槽内且所述吸液面贴合于所述装配槽的槽壁,所述换气通道包括位于所述装配槽内的第一换气结构、以及位于所述装配槽外且连通所述第一换气结构和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气结构包括第一换气槽,所述第一换气槽开设于所述装配槽的槽壁,所述吸液面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换气槽。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气结构包括至少两所述第一换气槽,且各所述第一换气槽均连通于所述第二换气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气槽自所述装配槽底侧往所述装配槽中部延伸,所述第一换气槽的横截面积自其底部朝其顶部渐缩。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气槽自所述装配槽底侧往所述装配槽中部延伸,所述第一换气槽相对侧的两槽壁均呈波浪形。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气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换气槽的主体槽,所述主体槽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换气槽的横截面积。
9、进一步地,所述导油体与所述装配槽的侧壁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连通所述雾化腔和所述第一换气槽。
10、进一步地,所述换气通道还包括贯穿所述装配槽的槽壁且由所述吸液面覆盖的换气孔,所述换气孔连通于所述第一换气槽,所述第二换气结构包括与所述装配槽的背侧间隔的第一子换气结构,所述第一子换气结构连通所述雾化组件的顶部空间和所述换气孔。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换气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二换气槽,所述第二换气槽一端连通于所述雾化组件的顶部空间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换气孔。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气槽自所述换气孔往所述雾化组件的顶部空间延伸,且所述第二换气槽的横截面积自其底部朝其顶部渐缩。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气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导油体周侧和所述装配槽侧壁之间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连通于所述第一换气槽,所述第二换气结构包括与所述导油体的周侧间隔的第二子换气结构,所述第二子换气结构和所述连接通道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子换气结构包括开设于雾化组件的第三换气槽,所述第三换气槽一端连通于所述雾化组件的顶部空间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连接通道。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子换气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换气槽中部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换气槽的横截面积。
16、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槽的侧壁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和所述导油体周侧围合形成所述连接通道。
17、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分布于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一换气结构和两个对称分布于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二换气结构,两所述第一换气结构和两所述第二换气结构的对称面相同,且位于所述对称面同侧的所述第一换气结构和所述第二换气结构连通。
18、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组件包括支架和套设装配于所述支架的顶部和外侧的支架密封件,所述装配槽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换气结构由所述导油体和所述装配槽的内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二换气结构由所述支架的外侧和所述密封件的内侧围合形成。
19、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内侧和外侧均开设有换气槽,所述支架内侧的换气槽和所述导油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换气结构,所述支架外侧的换气槽和所述支架密封件的内侧围合形成所述第二换气结构。
20、进一步地,所述底部组件包括底座、装配于所述底座的底座密封件、装配于所述底座且穿设于所述底座密封件的电极、装配于所述底座密封件的吸油棉、以及装配于所述支架的气道密封件,所述气道密封件与所述导油体围合形成所述雾化腔,所述吸油棉接触连接于所述导油体且位于所述雾化腔内。
21、进一步地,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油杯以及装配于所述油杯一端的如上所述的雾化组件。
22、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雾化组件与相关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23、本方案的换气通道至少部分相接于吸液面,而导油体位于雾化腔内,导油体为多孔材料,气体可以从导油体通过,因此,本方案的换气通道可以通过导油体与雾化腔相通,又由于雾化腔直接与外界大气相连通,且连通的通道足够宽敞,从而换气通道可以实现换气顺畅的效果;进一步地,本方案的换气通道直接相接于吸液面,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出现雾化液流向换气通道的情况,雾化液也将从换气通道流入到导油体并被导油体直接吸收,一方面,换气通道能保持干净、不被雾化液堵住的状态,使得换气通道可以让换气更加顺畅,更好地实现气液平衡,保证储油仓顺畅导油到导油体,进而可以避免发热体干烧而产生糊味的现象,安全可靠;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雾化液泄露到外界,还能循环使用雾化液,提升用户体验和雾化液的利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组件,其内具有雾化腔,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其内且位于所述雾化腔的一侧的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具有吸液面和雾化面的导油体、以及装配于所述雾化面一侧的发热体,所述雾化组件形成有连通其顶部空间且至少部分相接于所述吸液面的换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设置有装配槽,所述导油体装配于所述装配槽内且所述吸液面贴合于所述装配槽的槽壁,所述换气通道包括位于所述装配槽内的第一换气结构、以及位于所述装配槽外且连通所述第一换气结构和所述雾化组件的顶部空间的第二换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气结构包括第一换气槽,所述第一换气槽开设于所述装配槽的槽壁,所述吸液面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换气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一所述第一换气结构包括至少两所述第一换气槽,且各所述第一换气槽均连通于所述第二换气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气槽自所述装配槽底侧往所述装配槽中部延伸,所述第一换气槽的横截面积自其底部朝其顶部渐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气槽自所述装配槽底侧往所述装配槽中部延伸,所述第一换气槽相对侧的两槽壁均呈波浪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气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换气槽的主体槽,所述主体槽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换气槽的横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与所述装配槽的侧壁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连通所述雾化腔和所述第一换气槽。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通道还包括贯穿所述装配槽的槽壁且由所述吸液面覆盖的换气孔,所述换气孔连通于所述第一换气槽,所述第二换气结构包括与所述装配槽的背侧间隔的第一子换气结构,所述第一子换气结构连通所述雾化组件的顶部空间和所述换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换气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二换气槽,所述第二换气槽一端连通于所述雾化组件的顶部空间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换气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气槽自所述换气孔往所述雾化组件的顶部空间延伸,且所述第二换气槽的横截面积自其底部朝其顶部渐缩。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气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导油体周侧和所述装配槽侧壁之间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连通于所述第一换气槽,所述第二换气结构包括与所述导油体的周侧间隔的第二子换气结构,所述第二子换气结构和所述连接通道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换气结构包括开设于雾化组件的第三换气槽,所述第三换气槽一端连通于所述雾化组件的顶部空间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连接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换气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换气槽中部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换气槽的横截面积。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的侧壁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和所述导油体周侧围合形成所述连接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分布于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一换气结构和两个对称分布于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二换气结构,两所述第一换气结构和两所述第二换气结构的对称面相同,且位于所述对称面同侧的所述第一换气结构和所述第二换气结构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支架和套设装配于所述支架的顶部和外侧的支架密封件,所述装配槽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换气结构由所述导油体和所述装配槽的内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二换气结构由所述支架的外侧和所述密封件的内侧围合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内侧和外侧均开设有换气槽,所述支架内侧的换气槽和所述导油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换气结构,所述支架外侧的换气槽和所述支架密封件的内侧围合形成所述第二换气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组件包括底座、装配于所述底座的底座密封件、装配于所述底座且穿设于所述底座密封件的电极、装配于所述底座密封件的吸油棉、以及装配于所述支架的气道密封件,所述气道密封件与所述导油体围合形成所述雾化腔,所述吸油棉接触连接于所述导油体且位于所述雾化腔内。
20.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杯以及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组件,其内具有雾化腔,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其内且位于所述雾化腔的一侧的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具有吸液面和雾化面的导油体、以及装配于所述雾化面一侧的发热体,所述雾化组件形成有连通其顶部空间且至少部分相接于所述吸液面的换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设置有装配槽,所述导油体装配于所述装配槽内且所述吸液面贴合于所述装配槽的槽壁,所述换气通道包括位于所述装配槽内的第一换气结构、以及位于所述装配槽外且连通所述第一换气结构和所述雾化组件的顶部空间的第二换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气结构包括第一换气槽,所述第一换气槽开设于所述装配槽的槽壁,所述吸液面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换气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一所述第一换气结构包括至少两所述第一换气槽,且各所述第一换气槽均连通于所述第二换气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气槽自所述装配槽底侧往所述装配槽中部延伸,所述第一换气槽的横截面积自其底部朝其顶部渐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气槽自所述装配槽底侧往所述装配槽中部延伸,所述第一换气槽相对侧的两槽壁均呈波浪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气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换气槽的主体槽,所述主体槽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换气槽的横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与所述装配槽的侧壁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连通所述雾化腔和所述第一换气槽。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通道还包括贯穿所述装配槽的槽壁且由所述吸液面覆盖的换气孔,所述换气孔连通于所述第一换气槽,所述第二换气结构包括与所述装配槽的背侧间隔的第一子换气结构,所述第一子换气结构连通所述雾化组件的顶部空间和所述换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换气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二换气槽,所述第二换气槽一端连通于所述雾化组件的顶部空间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换气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气槽自所述换气孔往所述雾化组件的顶部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世万,梁俊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