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0690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10
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包括桨叶给粉组件和过滤组件,竖壁粉仓设于桨叶给粉机的上方,闸口上设于竖壁粉仓,闸口下设于桨叶给粉机的上进口,锁气器的上进口设于桨叶给粉机的下出口,推粉机的上进口设于锁气器的下出口;桨叶给粉机的一侧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滤芯和软管,竖壁粉仓的一端设于桨叶给粉机的内部,闸口的一侧设有闸口连接管,闸口设置有四组。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桨叶匀流给粉系统的给粉均匀性,空气受压力影响,从管道处向设备外部排出。当空气减少后,煤粉可以充实的填充桨叶给粉机、锁气器和推粉机。让桨叶匀流给粉系统可以均匀给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火电厂桨叶匀流给粉,具体是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燃煤锅炉的运行中,匀流给粉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燃料的燃烧效率和锅炉的运行稳定性。

2、但现有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3、a、因存在由上方粉仓和下方风粉混合系统而来的空气,致使空气存在于由煤粉填充实的桨叶给粉机、锁气器和推粉机中。使得尤其是桨叶给粉机和锁气器的煤粉无法均匀的推送到推粉机和之后的风粉混合管道,桨叶匀流给粉系统无法均匀输粉至风粉混合系统,吹入炉膛的煤粉不均匀会导致燃烧不稳定。

4、b、因桨叶给粉机、锁气器和推粉机出现从上方粉仓和下方风粉混合系统而来的空气,使得桨叶给粉机、锁气器和推粉机内部压力增大,在设备搅动推动煤粉的时候,受设备内压力的影响,在设备内部薄弱处(主要是转动密封部分),逐渐受压变形,使得设备内部煤粉外溢。外溢至设备外壳外部的煤粉会污染生产环境,外溢至设备轴承转动部分会使轴承受到磨损,从而导致设备卡涩甚至抱死。

5、c、下方风粉混合系统而来的空气比上方粉仓来的空气多且速度快,如果过量的空气从下方风粉混合系统经过桨叶匀流给粉系统到达粉仓,粉仓具有一定的局部高温,在空气(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煤粉自燃的现象。煤粉自燃轻则会使粉仓内壁结焦,重则发生粉仓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包括桨叶给粉组件和过滤组件,所述桨叶给粉组件包括竖壁粉仓、闸口、桨叶给粉机、锁气器和推粉机,所述竖壁粉仓设于所述桨叶给粉机的上方,所述闸口上设于竖壁粉仓,所述闸口下设于桨叶给粉机的上进口,所述锁气器的上进口设于所述桨叶给粉机的下出口,所述推粉机的上进口设于锁气器的下出口;所述桨叶给粉机的一侧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芯和软管。

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壁粉仓的一端设于所述桨叶给粉机的内部。

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闸口的一侧设有闸口连接管,所述闸口设置有四组。

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粉机的出粉口连接于风粉混合系统。

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桨叶给粉机的一侧。

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管的直径设置为2.2cm,长度设置为1.5m,所述软管采用耐200摄氏度的透明软管。

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组件的外侧设有保护壳,所述滤芯设置于保护壳的内部。

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壳的长度设置为18cm,宽度设置为18cm,高设置为25cm。

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壳的形状设置为长方体。

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壳的上方中心开设有更换口,所述滤芯设置于更换口的内腔。

13、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增加桨叶匀流给粉系统的给粉均匀性,空气受压力影响,从管道处向设备外部排出。当空气减少后,煤粉可以充实的填充桨叶给粉机、锁气器和推粉机。让桨叶匀流给粉系统可以均匀给粉。

15、本专利技术可以防止出现煤粉损坏密封圈和轴承的情况,空气减少后,设备内部压强减小,密封圈不易受压损坏

16、本专利技术可以减少粉仓自燃的情况,减少从下方风粉混合系统经过桨叶匀流给粉系统到达粉仓的空气,减少粉仓自燃的情况,提高生产安全。

17、本专利技术减缓桨叶给粉机、锁气器和推粉机的磨损,降低维护费用,由于设备内部存在的空气减少,从而让设备内部压强减小,减少设备轴承和密封圈因磨损的更换需求。

18、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桨叶给粉组件(6)和过滤组件,所述桨叶给粉组件(6)包括竖壁粉仓(1)、闸口(2)、桨叶给粉机(3)、锁气器(4)和推粉机(5),所述竖壁粉仓(1)设于所述桨叶给粉机(3)的上方,所述闸口(2)上设于竖壁粉仓(1),所述闸口(2)下设于桨叶给粉机(3)的上进口,所述锁气器(4)的上进口设于所述桨叶给粉机(3)的下出口,所述推粉机(5)的上进口设于锁气器(4)的下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壁粉仓(1)的一端设于所述桨叶给粉机(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口(2)的一侧设有闸口连接管(9),所述闸口(2)设置有四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粉机(5)的出粉口连接于风粉混合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8)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桨叶给粉机(3)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8)的直径设置为2.2cm,长度设置为1.5m,所述软管(8)采用耐200摄氏度的透明软管(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的外侧设有保护壳(10),所述滤芯(7)设置于保护壳(10)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0)的长度设置为18cm,宽度设置为18cm,高设置为25c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0)的形状设置为长方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0)的上方中心开设有更换口(11),所述滤芯(7)设置于更换口(11)的内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桨叶给粉组件(6)和过滤组件,所述桨叶给粉组件(6)包括竖壁粉仓(1)、闸口(2)、桨叶给粉机(3)、锁气器(4)和推粉机(5),所述竖壁粉仓(1)设于所述桨叶给粉机(3)的上方,所述闸口(2)上设于竖壁粉仓(1),所述闸口(2)下设于桨叶给粉机(3)的上进口,所述锁气器(4)的上进口设于所述桨叶给粉机(3)的下出口,所述推粉机(5)的上进口设于锁气器(4)的下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壁粉仓(1)的一端设于所述桨叶给粉机(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口(2)的一侧设有闸口连接管(9),所述闸口(2)设置有四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多余空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粉机(5)的出粉口连接于风粉混合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匀流给粉系统均匀送粉及排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职斌罗瑞杜洪利王栎钧邓瑞霞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投新乡豫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