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模块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传统的新风模块可以单向向室内或室外送风,难以实现反向的送风,导致其工作模式较为单一,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存在改进空间,并且新风模块内的过滤件的损耗大,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的工作模式多,且新风模块内过滤件的使用寿命长。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新风模块的空调器。
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新风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进风腔和风轮腔,所述进风腔和所述风轮腔通过连通口连通,所述进风腔具有新风进口和室内进风口,所述风轮腔具有室外出风口和室内出风口;风轮,所述风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风轮腔内;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用于开闭所述新风进口、所述室内进风口、所述室外出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于所述进风腔内且将所述进风腔至少分隔为位于所述过滤件相对两侧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连通口,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新风进口连通。
4、根据本技术的新风模块,通过设置旋转组件,以灵活调整不同的进风口和不同的出风口的开闭状态,使得新风模块内可以形成多条不同方向的气流通道,有利于增加新风模块可以实现的送风模式,并且无需设置风阀等结构,有利于简化新风模块的零部件设置,此外,通过设置过滤件,使得新风模块具有净化功能,通过对过滤件的布置方式进行设计,使得过滤件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腔和所述风轮腔的轴向均沿所述风轮的轴向延伸,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风轮的轴向一端,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室内进风口在所述进风腔的周向间隔排布;其中,所述过滤件从所述新风进口至所述室内进风口逐渐偏离所述连通口,以使从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所述进风腔内的气流避开所述过滤件且流向所述连通口,以及,从所述新风进口进入所述进风腔内的气流经过所述过滤件且流向所述连通口。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腔与所述连通口相对设置的腔壁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靠近所述新风进口设置且与所述过滤件配合,以使所述过滤件从所述新风进口至所述室内进风口逐渐偏离所述连通口。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座和所述过滤件中的一个设有定位孔且另一个设有定位凸筋,所述定位凸筋与所述定位孔插接配合。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进风腔内;滤网,所述滤网设于所述支架以通过所述支架设于所述进风腔内,所述滤网从所述新风进口至所述室内进风口朝远离所述连通口的方向倾斜设置。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进风腔连通的安装口,所述过滤件通过所述安装口安装至所述进风腔中,所述过滤件的一侧设有把手以使所述过滤件可推拉,所述把手封闭所述安装口。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口沿所述进风腔的周向螺旋延伸,所述把手的形状与所述安装口的形状相同以相互适配。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把手的一端为与所述过滤件连接的固定端,所述把手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所述把手具有扣位部,所述把手适于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扣位部与所述壳体配合。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把手上设有止抵部,所述止抵部凸出于所述把手的至少一侧,在所述把手部分嵌入所述安装口且封闭所述安装口的状态下,所述止抵部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相止抵。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把手的所述固定端上设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位于所述把手背离所述过滤件的一侧且凸出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用于通过所述握持部推拉所述过滤件。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室外出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在所述风轮腔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室外出风口靠近设置,所述壳体还具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一端与所述新风进口、所述室外出风口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空间连通;和/或,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靠近设置,所述壳体还具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室内进风口、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空间连通。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挡风件,所述第一挡风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进风腔,且所述第一挡风件可选择性地封堵所述新风进口或所述室内进风口;第二挡风件,所述第二挡风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风轮腔,且所述第二挡风件可选择性地封堵所述室外出风口或所述室内出风口。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模块具有排风模式和新风模式;在所述排风模式下,所述第一挡风件打开所述室内进风口且关闭所述新风进口,所述第二挡风件打开所述室外出风口且关闭所述室内出风口;在所述新风模式下,所述第一挡风件打开所述新风进口且关闭所述室内进风口,所述第二挡风件打开所述室内出风口且关闭所述室外出风口。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室内进风口在所述进风腔的周向排布,且所述第一挡风件形成沿所述进风腔的周向延伸的弧形结构;所述室外出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在所述风轮腔的周向排布,且所述第二挡风件形成沿所述风轮腔的周向延伸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二挡风件的一端形成蜗舌且另一端与所述风轮腔的内周壁圆弧过渡。
18、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新风模块。
19、所述空调器与上述的新风模块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和所述风轮腔的轴向均沿所述风轮的轴向延伸,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风轮的轴向一端,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室内进风口在所述进风腔的周向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与所述连通口相对设置的腔壁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靠近所述新风进口设置且与所述过滤件配合,以使所述过滤件从所述新风进口至所述室内进风口逐渐偏离所述连通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过滤件中的一个设有定位孔且另一个设有定位凸筋,所述定位凸筋与所述定位孔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进风腔连通的安装口,所述过滤件通过所述安装口安装至所述进风腔中,所述过滤件的一侧设有把手以使所述过滤件可推拉,所述把手封闭所述安装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沿所述进风腔的周向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一端为与所述过滤件连接的固定端,所述把手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设有止抵部,所述止抵部凸出于所述把手的至少一侧,在所述把手部分嵌入所述安装口且封闭所述安装口的状态下,所述止抵部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相止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所述固定端上设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位于所述把手背离所述过滤件的一侧且凸出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用于通过所述握持部推拉所述过滤件。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出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在所述风轮腔的周向间隔排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具有排风模式和新风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室内进风口在所述进风腔的周向排布,且所述第一挡风件形成沿所述进风腔的周向延伸的弧形结构;
1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和所述风轮腔的轴向均沿所述风轮的轴向延伸,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风轮的轴向一端,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室内进风口在所述进风腔的周向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与所述连通口相对设置的腔壁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靠近所述新风进口设置且与所述过滤件配合,以使所述过滤件从所述新风进口至所述室内进风口逐渐偏离所述连通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过滤件中的一个设有定位孔且另一个设有定位凸筋,所述定位凸筋与所述定位孔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进风腔连通的安装口,所述过滤件通过所述安装口安装至所述进风腔中,所述过滤件的一侧设有把手以使所述过滤件可推拉,所述把手封闭所述安装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沿所述进风腔的周向螺旋延伸,所述把手的形状与所述安装口的形状相同以相互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瑾,蒋涛,暨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