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炉,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1、电磁炉的原理是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即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磁力线通过铁质锅的底部时,磁力线被切割,从而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铁质锅自身的铁原子高速旋转并产生碰撞磨擦生热而直接加热放置在锅内的食物。
2、电磁炉是通过电磁感应直接加热锅的底部的,为了避免电磁炉内部的电子元件由于高温而降低电磁炉的寿命,所以通常要在电磁炉上设置散热结构。但市面上的电磁炉由于散热结构的排布不够合理化,导致电磁炉的厚度较厚,不便于出行携带。
3、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市面上的电磁炉由于散热结构的排布不够合理化,导致电磁炉的厚度较厚,不便于出行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以解决市面上的电磁炉由于散热结构的排布不够合理化,导致电磁炉的厚度较厚,不便于出行携带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面板、上盖、底壳,所述底壳的侧壁逐渐向外延展成弧形壁,所述弧形壁上设有通风口;所述底壳内部设有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控制板、主板、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的旁侧至少设有两个风机,两个所述风机间隔设置于电磁线圈的周边,两个所述风机朝向电磁线圈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以实现电磁线圈的散热;所述主板上固定设置有散热片,其中靠近主板一侧的风机还设有朝向主板的第二开口,所述散热片设置在靠近第二开口的一侧,以实现主板的散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面板(1)、上盖(2)、底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的侧壁逐渐向外延展成弧形壁,所述弧形壁上设有通风口;所述底壳(3)内部设有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控制板(4)、主板(5)、电磁线圈(6),所述电磁线圈(6)的旁侧至少设有两个风机,两个所述风机间隔设置于电磁线圈(6)的周边,两个所述风机朝向电磁线圈(6)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以实现电磁线圈(6)的散热;所述主板(5)上固定设置有散热片(7),其中靠近主板(5)一侧的风机还设有朝向主板(5)的第二开口,所述散热片(7)设置在靠近第二开口的一侧,以实现主板(5)的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风机设为第一风机(8)、第二风机(9),所述底壳(3)内侧右上角的拐角处设有容纳第二风机(9)的空腔,所述控制板(4)与电磁线圈(6)之间设有容纳第一风机(8)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上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隔墙(306)、第二隔墙(307),所述第一隔墙(306)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6)与底壳(3)之间间隙设置,以便于电磁线圈(6)的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10)、第一出风口(11),所述第一进风口(10)设置于底壳(3)的前侧,所述第一出风口(11)设置于底壳(3)的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的右端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挡板(301),所述通风口还包括第二进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所述第二进风口(12)与第二出风口(13)均沿着底壳(3)的右侧弧形壁前后排布,所述挡板(301)设置于第二进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之间,以便于隔开冷热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6)周边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贯穿孔,所述底壳(3)上固定设置有可与贯穿孔实现定位配合的第一螺纹柱(302),所述第一螺纹柱(302)向上穿过贯穿孔后与电磁线圈(6)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二螺纹柱(303),若干所述第二螺纹柱(303)分别绕设在第一风机(8)、第二风机(9)的旁侧,所述第一风机(8)、第二风机(9)上分别设有与若干第二螺纹柱(303)实现定位配合的贯穿孔,所述第一风机(8)、第二风机(9)通过螺丝定位设置在底壳(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5)通过螺丝固定设置在底壳(3)上,所述散热片(7)通过螺丝固定设置在主板(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内部周边设有若干竖直向上延伸的定位柱(304),所述定位柱(304)上设有开口朝上的阶梯孔,所述上盖(2)朝向底壳(3)的一侧设有若干柱体(201),若干所述柱体(201)与若干所述阶梯孔过盈配合;所述面板(1)的底部与上盖(2)的顶部贴平并固定;所述底壳(3)的右下角设有左右贯穿的凹槽(305),所述凹槽(305)上设置有电源(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面板(1)、上盖(2)、底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的侧壁逐渐向外延展成弧形壁,所述弧形壁上设有通风口;所述底壳(3)内部设有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控制板(4)、主板(5)、电磁线圈(6),所述电磁线圈(6)的旁侧至少设有两个风机,两个所述风机间隔设置于电磁线圈(6)的周边,两个所述风机朝向电磁线圈(6)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以实现电磁线圈(6)的散热;所述主板(5)上固定设置有散热片(7),其中靠近主板(5)一侧的风机还设有朝向主板(5)的第二开口,所述散热片(7)设置在靠近第二开口的一侧,以实现主板(5)的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风机设为第一风机(8)、第二风机(9),所述底壳(3)内侧右上角的拐角处设有容纳第二风机(9)的空腔,所述控制板(4)与电磁线圈(6)之间设有容纳第一风机(8)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上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隔墙(306)、第二隔墙(307),所述第一隔墙(306)设置于第一风机(8)、第二风机(9)之间,所述第二隔墙(307)设置于控制板(4)、主板(5)之间,所述上盖(2)朝向底壳(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三隔墙(202),所述第三隔墙(202)与第一隔墙(306)、第二隔墙(307)位置相对应,以将冷风区、热风区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6)与底壳(3)之间间隙设置,以便于电磁线圈(6)的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10)、第一出风口(11),所述第一进风口(10)设置于底壳(3)的前侧,所述第一出风口(11)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景浓,罗世发,王九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