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具体是指垂直起降高速无人机装置。
技术介绍
1、无人机,即无人驾驶飞行器,是借助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近年来,无人机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总的来看,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为各个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2、然而,在现有的技术当中,无人机依然存在包括但不限于的以下问题:
3、1、首先,在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大多为一体化设计,其关键的组件之间多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这种设计方式不利于拆卸,因此当无人机的某一个部件损坏或者需要维护更换的时候,则要打开无人机的整个外壳方能维保,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且一不小心则容易损坏其他功能完好的零部件,提高了维保的成本。
4、2、其次,受限于技术和需求,传统的无人机体积多细小,在安装了设备运行必要的组件以后,则无法再安装其他的非关键部件,空间利用率低下,无法承担更多的任务。
5、有鉴于此,需要针对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垂直起降高速无人机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垂直起降高速无人机装置,包括:
4、机身,所述机身的顶端前部以及中部均设置有天线,所述机身的顶端位于天线后的部分设有电池舱盖,所述机身的顶端中部设有
5、尾翼,所述尾翼设于机身的后端两侧,所述尾翼的后端设有尾翼舵面;
6、机翼,所述机翼位于机身的两侧中部,两侧所述机翼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翼梢小翼,所述机翼的后端靠近翼梢小翼的一侧设有副翼,所述机翼的底端中部设有纵向分布的机臂,所述机臂的前后端均设有旋翼电机。
7、作为改进,所述机身包括机身底板,所述机身底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机身上蒙皮和机身下蒙皮,所述机身底板的顶端从前到后依次固定连接有隔框一、隔框二、隔框三、隔框四、隔框五、隔框六和隔框七,所述机身底板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分别与隔框二、隔框三、隔框四、隔框五、隔框六固定连接。
8、作为改进,所述机身底板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有分别穿过隔框二、隔框三、隔框四、隔框五、隔框六的走线管一,所述隔框六的后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尾翼连接加强板,所述尾翼连接加强板的后端与隔框七固定连接,所述隔框三的后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伞舱挡板,所述伞舱挡板的后端与隔框四固定连接,所述隔框四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翼肋,两侧所述加强翼肋的后端均与隔框五固定连接,
9、作为改进,两侧所述加强翼肋之间的前后端分别插接有机身机翼对插前梁和机身机翼对插后梁,所述隔框七的后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机座加强板,所述电机座加强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与尾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天线固定连接于机身上蒙皮上,所述电池舱盖、降落伞舱盖和飞控舱盖均转动连接于机身上蒙皮上,所述机身下蒙皮的底端前部与前起落架固定连接,所述机身下蒙皮和后起落架之间通过设置有起落架固定件相互连接。
10、作为改进,所述机翼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机翼上蒙皮和机翼下蒙皮,所述机翼上蒙皮和机翼下蒙皮之间的部分从靠近机身的一侧至远离机身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机翼上蒙皮和机翼下蒙皮上的翼肋一、翼肋二、翼肋三、翼肋四、翼肋五、翼肋六、翼肋七、翼肋八、翼肋九、翼肋十、翼肋十一,所述翼肋一的中部插接有机翼机身对插插头,所述翼肋一的中部前后侧分别插接有贯穿于翼肋一、翼肋二和翼肋三的机翼机身对插主梁和机翼机身对插副梁,所述机翼机身对插主梁与机身机翼对插前梁相互卡扣连接,所述机翼机身对插副梁和机身机翼对插后梁相互卡扣连接,所述机翼机身对插插头插接于加强翼肋上,所述机翼下蒙皮和机翼上蒙皮分别与副翼转动连接,所述机臂固定连接于机翼下蒙皮底端中部.
11、作为改进,所述翼肋一和翼肋十一之间的前部插接有贯穿于翼肋一至翼肋十一的机翼主梁,所述翼肋一和翼肋七之间的后部插接有贯穿于翼肋一至翼肋七的机翼腹板,所述机翼腹板分别固定连接于翼肋八、翼肋九、翼肋十、翼肋十一的后端,所述翼肋一和翼肋六之间插接有贯穿于翼肋一至翼肋六的机翼中梁,所述机翼中梁位于机翼机身对插插头和机翼机身对插主梁之间。
12、作为改进,所述翼肋八和翼肋九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机翼下蒙皮上的舵机一,所述翼肋三和翼肋四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机翼下蒙皮上的电调,所述电调远离机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穿过翼肋四、翼肋五、翼肋六、翼肋七、翼肋八的走线管二,所述机翼主梁和机翼腹板远离机身的一端均与翼梢小翼固定连接,所述机翼下蒙皮的顶端从靠近机身的一侧至远离机身的一侧依次设置有配合电调使用的电调舱盖、机翼机臂对插插头和配合舵机一使用的舵机舱盖一。
13、作为改进,所述尾翼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尾翼蒙皮一和尾翼蒙皮二,所述尾翼蒙皮一和尾翼蒙皮二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与尾翼蒙皮一和尾翼蒙皮二固定连接的翼肋十七、翼肋十六、翼肋十五、翼肋十四、翼肋十三和翼肋十二,所述翼肋十二与翼肋十七之间的前部设置有贯穿于翼肋十二至翼肋十七的前梁,所述翼肋十二与翼肋十七之间的后部设置有贯穿翼肋十二、翼肋十三、翼肋十六和翼肋十七的后梁,所述后梁固定连接于翼肋十四和翼肋十五的后端,所述翼肋十二与翼肋十四之间的前后部分别设置有贯穿于翼肋十二、翼肋十三和翼肋十四的尾翼机身对插前梁和尾翼机身对插后梁,尾翼机身对插前梁位于前梁之前,所述尾翼机身对插后梁位于前梁和后梁之间.
14、作为改进,所述前梁与翼机身对插后梁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于翼肋十二上的尾翼机身对插锁扣,所述尾翼机身对插前梁、尾翼机身对插后梁和尾翼机身对插锁扣均插接于尾翼连接加强板上,所述翼肋十四和翼肋十五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尾翼蒙皮一上的舵机二,所述尾翼蒙皮二上设有配合舵机二使用的舵机舱盖二,所述舵机二的后端设置有舵机拉杆,所述舵机拉杆后端转动连接有舵角,所述舵角与尾翼舵面转动连接,所述翼肋十二、翼肋十三、翼肋十六的后端插接有舵面转轴,所述舵面转轴与尾翼舵面转动连接。
15、相较于传统的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在于:1、本技术采用了模块化结构的设计,将无人机的整体分为了机身、尾翼、机翼以及前后起落架的部分,每个部分均可单独拆卸进行维保和更换,这种模块化设计使得零部件不再是一体化的,各个部分都可以彼此分离,随之带来的优点包括但不限于:
16、提高无人机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无人机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各个模块具备相对独立的功能和作用,能够相互独立运行。如果出现故障,可以通过更换受损模块快速恢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无人机的可靠性,而且还可以增强无人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17、减少维修和更换时间:在传统的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垂直起降高速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高速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1)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机翼上蒙皮(27)和机翼下蒙皮(19),所述机翼上蒙皮(27)和机翼下蒙皮(19)之间的部分从靠近机身(14)的一侧至远离机身(14)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机翼上蒙皮(27)和机翼下蒙皮(19)上的翼肋一(20)、翼肋二(21)、翼肋三(25)、翼肋四(26)、翼肋五(35)、翼肋六(36)、翼肋七(37)、翼肋八(38)、翼肋九(39)、翼肋十(40)、翼肋十一(41),所述翼肋一(20)的中部插接有机翼机身对插插头(22),所述翼肋一(20)的中部前后侧分别插接有贯穿于翼肋一(20)、翼肋二(21)和翼肋三(25)的机翼机身对插主梁(24)和机翼机身对插副梁(23),所述机翼机身对插主梁(24)与机身机翼对插前梁(72)相互卡扣连接,所述机翼机身对插副梁(23)和机身机翼对插后梁(71)相互卡扣连接,所述机翼机身对插插头(22)插接于加强翼肋(64)上,所述机翼下蒙皮(19)和机翼上蒙皮(27)分别与副翼(3)转动连接,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起降高速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肋一(20)和翼肋十一(41)之间的前部插接有贯穿于翼肋一(20)至翼肋十一(41)的机翼主梁(29),所述翼肋一(20)和翼肋七(37)之间的后部插接有贯穿于翼肋一(20)至翼肋七(37)的机翼腹板(30),所述机翼腹板(30)分别固定连接于翼肋八(38)、翼肋九(39)、翼肋十(40)、翼肋十一(41)的后端,所述翼肋一(20)和翼肋六(36)之间插接有贯穿于翼肋一(20)至翼肋六(36)的机翼中梁(33),所述机翼中梁(33)位于机翼机身对插插头(22)和机翼机身对插主梁(2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起降高速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肋八(38)和翼肋九(39)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机翼下蒙皮(19)上的舵机一(31),所述翼肋三(25)和翼肋四(26)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机翼下蒙皮(19)上的电调(34),所述电调(34)远离机身(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穿过翼肋四(26)、翼肋五(35)、翼肋六(36)、翼肋七(37)、翼肋八(38)的走线管二(32),所述机翼主梁(29)和机翼腹板(30)远离机身(14)的一端均与翼梢小翼(2)固定连接,所述机翼下蒙皮(19)的顶端从靠近机身(14)的一侧至远离机身(14)的一侧依次设置有配合电调(34)使用的电调舱盖(18)、机翼机臂对插插头(17)和配合舵机一(31)使用的舵机舱盖一(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高速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9)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尾翼蒙皮一(57)和尾翼蒙皮二(77),所述尾翼蒙皮一(57)和尾翼蒙皮二(77)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与尾翼蒙皮一(57)和尾翼蒙皮二(77)固定连接的翼肋十七(54)、翼肋十六(53)、翼肋十五(51)、翼肋十四(47)、翼肋十三(46)和翼肋十二(45),所述翼肋十二(45)与翼肋十七(54)之间的前部设置有贯穿于翼肋十二(45)至翼肋十七(54)的前梁(55),所述翼肋十二(45)与翼肋十七(54)之间的后部设置有贯穿翼肋十二(45)、翼肋十三(46)、翼肋十六(53)和翼肋十七(54)的后梁(52),所述后梁(52)固定连接于翼肋十四(47)和翼肋十五(51)的后端,所述翼肋十二(45)与翼肋十四(47)之间的前后部分别设置有贯穿于翼肋十二(45)、翼肋十三(46)和翼肋十四(47)的尾翼机身对插前梁(42)和尾翼机身对插后梁(44),尾翼机身对插前梁(42)位于前梁(55)之前,所述尾翼机身对插后梁(44)位于前梁(55)和后梁(5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垂直起降高速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55)与翼机身对插后梁(44)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于翼肋十二(45)上的尾翼机身对插锁扣(43),所述尾翼机身对插前梁(42)、尾翼机身对插后梁(44)和尾翼机身对插锁扣(43)均插接于尾翼连接加强板(69)上,所述翼肋十四(47)和翼肋十五(51)之间设置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尾翼蒙皮一(57)上的舵机二(10),所述尾翼蒙皮二(77)上设有配合舵机二(10)使用的舵机舱盖二(48),所述舵机二(10)的后端设置有舵机拉杆(49),所述舵机拉杆(49)后端转动连接有舵角(56),所述舵角(56)与尾翼舵面(11)转动连接,所述翼肋十二(45)、翼肋十三(46)、翼肋十六(53)的后端插接有舵面转轴(50),所述舵面转轴(50)...
【技术特征摘要】
1.垂直起降高速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高速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1)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机翼上蒙皮(27)和机翼下蒙皮(19),所述机翼上蒙皮(27)和机翼下蒙皮(19)之间的部分从靠近机身(14)的一侧至远离机身(14)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机翼上蒙皮(27)和机翼下蒙皮(19)上的翼肋一(20)、翼肋二(21)、翼肋三(25)、翼肋四(26)、翼肋五(35)、翼肋六(36)、翼肋七(37)、翼肋八(38)、翼肋九(39)、翼肋十(40)、翼肋十一(41),所述翼肋一(20)的中部插接有机翼机身对插插头(22),所述翼肋一(20)的中部前后侧分别插接有贯穿于翼肋一(20)、翼肋二(21)和翼肋三(25)的机翼机身对插主梁(24)和机翼机身对插副梁(23),所述机翼机身对插主梁(24)与机身机翼对插前梁(72)相互卡扣连接,所述机翼机身对插副梁(23)和机身机翼对插后梁(71)相互卡扣连接,所述机翼机身对插插头(22)插接于加强翼肋(64)上,所述机翼下蒙皮(19)和机翼上蒙皮(27)分别与副翼(3)转动连接,所述机臂(4)固定连接于机翼下蒙皮(19)底端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起降高速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肋一(20)和翼肋十一(41)之间的前部插接有贯穿于翼肋一(20)至翼肋十一(41)的机翼主梁(29),所述翼肋一(20)和翼肋七(37)之间的后部插接有贯穿于翼肋一(20)至翼肋七(37)的机翼腹板(30),所述机翼腹板(30)分别固定连接于翼肋八(38)、翼肋九(39)、翼肋十(40)、翼肋十一(41)的后端,所述翼肋一(20)和翼肋六(36)之间插接有贯穿于翼肋一(20)至翼肋六(36)的机翼中梁(33),所述机翼中梁(33)位于机翼机身对插插头(22)和机翼机身对插主梁(2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起降高速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肋八(38)和翼肋九(39)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机翼下蒙皮(19)上的舵机一(31),所述翼肋三(25)和翼肋四(26)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机翼下蒙皮(19)上的电调(34),所述电调(34)远离机身(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穿过翼肋四(26)、翼肋五(35)、翼肋六(36)、翼肋七(37)、翼肋八(38)的走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朋,李二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华羽通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