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0181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0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种植花盆,包括:种植盆,所述种植盆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种植盆外壁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插接口。托盘结构,所述托盘结构顶部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栓,所述托盘结构顶部的内圈等距离设置有垂直管。该种植花盆,通过种植盆、托盘结构、支撑栓、限位插接口以及垂直管的设计和使用,种植盆与托盘结构在种植有绿植的时候便呈为一体式的,两者处于联动状态,可以有效的解决花盆在种植绿植的过程中,无论是移动或者是搬运转移,会有水以及泥土漏出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种植花盆,具体为一种种植花盆。


技术介绍

1、随着当下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好,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变的多了起来,其中用于改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的条件也逐渐变的可控了,例如在生活工作区域摆放几盆绿植,来舒缓心情以及改善环境已经变得屡见不鲜了,室内绿植养殖必不可少的便是用于种植绿植的花盆了。

2、花盆,我们工作和生活之中是随处可见的,其结构相对简单,同时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材质和造型,花盆整体结构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栽种存储土壤的,一个是托盘结构,主要配合着花盆使用,放置花盆,以接收和存储浇灌多余渗透出来的水以及从花盆底部孔洞漏出来的土壤,现有技术之中两者无论是未栽种还是栽种绿植的时候,都是相对独立的,当然,相对独立有着其自身的有点,但还是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例如:稍微大一点花盆,装满土壤和栽种绿植的时候,搬运或者是移动的时候,往往都是分开搬运,因为托盘和花盆之间是相对独立,很容易发生晃动容易打翻,分开搬运的时候,花盆底部的孔洞之中会滴漏出水、泥土以及混合物,会在移动路径上滴落的到处都是,完事之后还需要清扫。

3、故,我们提出一种种植花盆,以解决花盆和托盘之间分体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植花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种植花盆,包括:

4、种植盆,所述种植盆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种植盆外壁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插接口。

5、托盘结构,所述托盘结构顶部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栓,所述托盘结构顶部的内圈等距离设置有垂直管。

6、优选的,所述支撑栓的数量和位置与限位插接口的数量和位置均相等,且所述支撑栓插接在限位插接口的内腔,所述垂直管的顶部贯穿种植盆底部的通孔并延伸至种植盆内腔之中。

7、优选的,所述垂直管位于种植盆内腔部分的外壁上开设有倾斜朝下的透气孔,所述垂直管外壁的底部等距离开设有通口。

8、优选的,所述支撑栓高度大于限位插接口内腔的深度。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该种植花盆,通过种植盆、托盘结构、支撑栓、限位插接口以及垂直管的设计和使用,种植盆与托盘结构在种植有绿植的时候便呈为一体式的,两者处于联动状态,可以有效的解决花盆在种植绿植的过程中,无论是移动或者是搬运转移,会有水以及泥土漏出来的问题。

11、2、该种植花盆,垂直管、支撑栓、限位插接口、通口以及透气孔的设计和使用,可以通过垂直管为土壤内部提供空气,让绿植根部有充足空气进行呼吸作用,同时还能够提高绿植根部呼吸作用产生热量的热交换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种植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植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栓(4)的数量和位置与限位插接口(3)的数量和位置均相等,且所述支撑栓(4)插接在限位插接口(3)的内腔,所述垂直管(5)的顶部贯穿种植盆(1)底部的通孔并延伸至种植盆(1)内腔之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植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管(5)位于种植盆(1)内腔部分的外壁上开设有倾斜朝下的透气孔(6),所述垂直管(5)外壁的底部等距离开设有通口(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植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栓(4)高度大于限位插接口(3)内腔的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植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植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栓(4)的数量和位置与限位插接口(3)的数量和位置均相等,且所述支撑栓(4)插接在限位插接口(3)的内腔,所述垂直管(5)的顶部贯穿种植盆(1)底部的通孔并延伸至种植盆(1)内腔之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循东朱梅王凤鸣王梅林
申请(专利权)人:寿县绿神油用牡丹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