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肋螺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0144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0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肋螺旋管,属于管道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在降低排水噪声的同时提高管体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三肋螺旋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壁上沿周向设有螺旋设置的主导向肋,且所述主导向肋分别设置有螺旋设置的副导向肋,且各所述副导向肋均与所述导向肋相平行。本三肋螺旋管能够在降低排水噪声的同时提高管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道,涉及一种三肋螺旋管


技术介绍

1、管道是现今生活中广泛应用于建筑装修领域中的常见构件,是不可或缺的供水与排水部件,目前建筑中最为常见的排水系统一般通过多根管道通过承插方式插接、胶水粘接等进行连接,通过上端端口供废水进入,并由下端端口将废水排出,由此实现对整栋建筑的排水工作。

2、但实际上该种排水系统在目前应用中存在较大弊端,具体来说,水流在排出过程中,流动方向是向下运动的,其流动过程中由于重力的加持使得管内的压力极为剧烈,从而导致水流沿着管壁流动时管体内部存在水气混合的现象,该部分水气混合物会剧烈的冲击管壁,从而使得出现较大噪声的同时各管壁由于受冲击而发生破损的情况,由此造成管体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三肋螺旋管,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降低排水噪声的同时提高管体的使用寿命。

2、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三肋螺旋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壁上沿周向设有螺旋设置的主导向肋,且所述主导向肋分别设置有螺旋设置的副导向肋,且各所述副导向肋均与所述导向肋相平行。

3、本三肋螺旋管通过在管体的内壁上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呈长条状的主导向肋,并同时在管体的内壁上位于主导向肋的两侧加工成型呈长条状的副导向肋,使得排出的水流在由横向流动转变为纵向流动时,由于水流与管体内壁的接触,使得水流受到主导向肋与副导向肋的导流作用,由于主导向肋与各副导向肋均是沿着管体内壁螺旋设置,使得水流在受到二者导向时,其具体流动的方向是沿着管壁呈螺旋状向下流动,极大程度上延长了水流的流动路径,同时配合水流螺旋流动的形式,降低的水流的流速,从而减小水流与空气在管体内过度混合形成水气混合物的现象,进而防止管体中的压力过于激烈,由此在避免水流冲击管壁造成噪音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防止管壁受冲击而导致的破损,有效提高管体的使用寿命,在上述基础上,水流在流动过程中,能够率先接触主导向肋,通过主导向肋对水流进行初步导向,从而改变水流流动路径的同时减小其与管内空气的水汽混合效果,在此之后,水流向主导向肋两侧分流,并通过两根副导向肋进行二次导向,从而确保水流的流动更加柔和,从而达到降低排水噪声的同时提高管体的使用寿命。

4、在上述的三肋螺旋管中,所述主导向肋与各所述副导向肋均由所述管体一端边缘延伸至另一端边缘。

5、通过将主导向肋与各副导向肋的一端边缘延伸至管体的另一端边缘,从而使得水流在管体内各个部位流动时都能够得到主导向肋与各副导向肋的导向作用,由此确保水流能够使轴被二者进行导向。

6、在上述的三肋螺旋管中,所述主导向肋与各所述副导向肋横截面均呈三角形。

7、主导向肋与各副导向肋横截面均呈三角形,三角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此设置,亦能够使得本三肋螺旋管的结构强度得到提高。

8、在上述的三肋螺旋管中,所述主导向肋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各所述副导向肋横截面面积。

9、通过将主导向肋的横截面积设置呈大于各副导向肋的横截面积,由于水流在刚流入时以及在重力加持向下流动时具有较大冲击,故而将主导向肋设置的更大,通过主导向肋来承受该冲击力,而在此基础上,经过初步导向的水流已不具备过大的冲击力,倘如各副导向肋的尺寸过大,势必会造成流动的水流在管内形成紊流,从而将副导向肋的横截面积设置成小于主导向肋,以避免紊流的同时通过副导向肋对水流进行二次辅助导向。

10、在上述的三肋螺旋管中,所述主导向肋与相邻的所述副导向肋之间的间距相同,且所述主导向肋与相邻的所述副导向肋之间的夹角α在15度-20度之间。

11、主导向肋与相邻的副导向肋之间的间距相等,其形成的夹角α区间在15度-20度之间,从而确保主导向肋与各导向肋配合能够将水流充分导向,减小噪声产生的同时提高管体的使用寿命。

12、在上述的三肋螺旋管中,所述主导向肋的棱高在3毫米-4毫米之间,各所述副导向肋的棱高在0.5毫米-1.1毫米之间。

13、主导向肋的棱高设置在3毫米-4毫米之间,各副导向肋的棱高设置在0.5毫米-1.1毫米之间,依次确保二者配合对水流噪声以及冲击力的控制。

14、所述主导向肋与所述副导向肋的螺距在800毫米-1000毫米之间。

15、主导向肋与副导向肋的螺距在800毫米-1000毫米之间,从而确保对水流的噪声以及冲击力的控制达到最优。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三肋螺旋管具备以下优点:

17、通过在管体内壁上沿周向设置呈长条状且螺旋设置的主导向肋与至少两个副导向肋,由主导向肋承受进入管体的水流冲击,并对水流在向下流动过程中进行初步导向,再通过各副导向肋辅助主导向肋对经过初步导向的水流进行二次导向,使得水流能够以更为柔和的方式在管体内以螺旋向下的方式流动,减小水流冲击管体所造成的噪声,同时避免水流冲击力造成管体破损,提高管体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肋螺旋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壁上沿周向设有螺旋设置的主导向肋(11),且所述主导向肋(11)两侧分别设置有螺旋设置的副导向肋(12),且各所述副导向肋(12)均与所述主导向肋(11)相平行,所述主导向肋(1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各所述副导向肋(12)横截面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肋螺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向肋(11)与各所述副导向肋(12)均由所述管体(1)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肋螺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向肋(11)与各所述副导向肋(12)横截面均呈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肋螺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向肋(11)与相邻的所述副导向肋(12)之间的间距相同,且所述主导向肋(11)与相邻的所述副导向肋(12)之间的夹角α在15度-20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肋螺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向肋(11)的棱高在3毫米-4毫米之间,各所述副导向肋(12)的棱高在0.5毫米-1.1毫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肋螺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向肋(11)与所述副导向肋(12)的螺距在800毫米-1000毫米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肋螺旋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壁上沿周向设有螺旋设置的主导向肋(11),且所述主导向肋(11)两侧分别设置有螺旋设置的副导向肋(12),且各所述副导向肋(12)均与所述主导向肋(11)相平行,所述主导向肋(1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各所述副导向肋(12)横截面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肋螺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向肋(11)与各所述副导向肋(12)均由所述管体(1)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肋螺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向肋(11)与各所述副导向肋(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旭黄锦东包忠韩陈智勇任洁戴新德
申请(专利权)人:公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