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小麦种植设备,具体为一种旱地小麦精确播种后灌溉设备。
技术介绍
1、旱地小麦精确播种是指在旱地条件下,通过采用精密的播种机械和技术,将小麦种子按照预定的行距、株距和播种深度进行精确播种的一种种植方式。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小麦的出苗率、成活率和产量,同时减少种子浪费和劳动力成本,在对小麦进行播种结束后需要使用到灌溉设备对其进行浇灌。
2、例如公开号cn213427505u,公开了一种小麦种植灌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部均匀分布固定连接设有支腿,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螺纹连接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设有灌溉喷枪,所述灌溉喷枪的一端固定连通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灌溉喷枪的一端固定连通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底部固定连通设有导水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小麦种植灌溉装置支撑稳定,能够进行升降调节,并能够进行照明,同时可以进行高效灌溉。
3、基于对专利号的搜索,结合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发现:
4、虽然这种小麦种植灌溉装置能够进行升降调节,并能够进行照明,同时可以进行高效灌溉,但是在使用时,由于小麦种植地的种植区域通常较大,而该装置并不能够对连接头的角度进行便捷调节,当需要对同一区域不同角度的小麦种植区域进行浇灌时需要使用者对整个装置进行搬运,使用较为麻烦,灌溉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旱地小麦精确播种后灌溉设备,具备了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旱地小麦精确播种后灌溉设备,包括底座、支腿、灌溉喷枪和连接管,所述支腿固定安装在底座底部的四角,所述连接管靠近灌溉喷枪的一端与灌溉喷枪的左侧相连通,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表面与从动齿轮的表面相啮合,所述活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转动杆的顶部设置有传动组件。
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灌溉喷枪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顶部,所述连接板的表面与防护壳的内壁活动连接。
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安装盒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内侧与安装盒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盒内壁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内部,所述连接轴远离活动柱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连接轴和限位环与底座的内部活动连接。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腿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防护壳表面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杆。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腿顶部的外侧设置有入地锥,所述入地锥靠近支腿的一端贯穿支腿并延伸至支腿的底部,所述入地锥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入地锥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入地锥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表面与活动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柱、从动齿轮、转动杆和主动齿轮,通过旋转转动杆能够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主动齿轮转动能够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从动齿轮转动能够带动活动柱进行转动,活动柱转动能够带动灌溉喷枪进行转动,解决了由于小麦种植地的种植区域通常较大,而该装置并不能够对连接头的角度进行便捷调节,当需要对同一区域不同角度的小麦种植区域进行浇灌时需要使用者对整个装置进行搬运,使用较为麻烦,灌溉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便于对灌溉喷枪角度进行调节的效果。
11、2、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组件,防护壳能够对电动缸起到限位和防护的作用,通过启动电动缸能够使电动缸的输出端带动连接板向上进行移动,连接板向上移动能够带动支撑柱向上进行移动,支撑柱向上移动能够带动灌溉喷枪向上进行移动,从而便于使用者对灌溉喷枪的高度进行调节。
12、3、本技术通过设置传动组件,支撑架能够对安装盒进行支撑,安装盒能够对伺服电机起到限位和防护的作用,通过启动伺服电机能够使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从而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便捷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旱地小麦精确播种后灌溉设备,包括底座(1)、支腿(2)、灌溉喷枪(3)和连接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固定安装在底座(1)底部的四角,所述连接管(4)靠近灌溉喷枪(3)的一端与灌溉喷枪(3)的左侧相连通,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柱(5),所述活动柱(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6),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8),所述主动齿轮(8)的表面与从动齿轮(6)的表面相啮合,所述活动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9),所述转动杆(7)的顶部设置有传动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旱地小麦精确播种后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9)包括防护壳(91),所述防护壳(9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缸(92),所述电动缸(9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3),所述连接板(9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4),所述灌溉喷枪(3)固定安装在支撑柱(94)的顶部,所述连接板(93)的表面与防护壳(91)的内壁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旱地小麦精确播种后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的另一端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底座(1)的内部,所述连接轴(11)远离活动柱(5)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2),所述连接轴(11)和限位环(12)与底座(1)的内部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旱地小麦精确播种后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4),所述防护壳(91)表面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杆(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旱地小麦精确播种后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顶部的外侧设置有入地锥(16),所述入地锥(16)靠近支腿(2)的一端贯穿支腿(2)并延伸至支腿(2)的底部,所述入地锥(16)与底座(1)活动连接,所述入地锥(16)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旱地小麦精确播种后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18),所述活动槽(18)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9),所述入地锥(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0),所述弹簧(19)的另一端与固定环(2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20)的表面与活动槽(18)的内壁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旱地小麦精确播种后灌溉设备,包括底座(1)、支腿(2)、灌溉喷枪(3)和连接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固定安装在底座(1)底部的四角,所述连接管(4)靠近灌溉喷枪(3)的一端与灌溉喷枪(3)的左侧相连通,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柱(5),所述活动柱(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6),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8),所述主动齿轮(8)的表面与从动齿轮(6)的表面相啮合,所述活动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9),所述转动杆(7)的顶部设置有传动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旱地小麦精确播种后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9)包括防护壳(91),所述防护壳(9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缸(92),所述电动缸(9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3),所述连接板(9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4),所述灌溉喷枪(3)固定安装在支撑柱(94)的顶部,所述连接板(93)的表面与防护壳(91)的内壁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旱地小麦精确播种后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10)包括伺服电机(101)、安装盒(102)和支撑架(103),所述支撑架(103)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03)的内侧与安装盒(102)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01)固定安装在安装盒(102)内壁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会利,李建伟,张会从,路颖,焦亚娟,张旭光,张珂,张东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亳都种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