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真空泵,具体涉及一种便携真空泵。
技术介绍
1、市面上常见的真空泵不仅体积大且重量重,在开启时有较大的噪声,更不便于携带。不适合使用在空间有限和对噪声敏感的场所。此外,真空泵长时间使用后,各项指标都会发生改变,致使真空泵的工作性能不稳定,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真空泵在工作过程中,带有杂质的气体在通过真空泵时会黏附在真空泵内部,造成真空泵的真空度下降,致使排气能力下降,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清洗真空泵,维护保养麻烦。
2、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携真空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真空泵,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真空泵,其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为铝质壳体且壳体的外表面做硬质处理,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容腔,所述壳体的外壁面上固定连接有负压表、气管接头及开关;
4、抽气泵,所述抽气泵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抽气泵的泵体外侧连接有减震套,所述开关与抽气泵电连接并控制抽气泵的工作状态;
5、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固定位于容腔内,所述过滤器的一端与所述抽气泵的进气端管路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另一端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连接至气管接头上;所述负压表与抽气管连接并检测工作压力。
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小巧方便,适合在有限的空间内使用,同时采用轻质的铝壳体,并做硬质处理,满足轻量化的同时有一定的强度
7、优选的,所述壳体为分体式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件和第二壳体件,所述第一壳体件与第二壳体件均包括u型板和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u型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壳体件与第二壳体件配合形成矩形壳体结构,所述负压表、气管接头及开关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件或者第二壳体件上。
8、由此产生的技术效果是:分体式壳体方便组装和拆卸,便于内部构件的检修和更换。
9、优选的,所述抽气泵有多组且并排间隔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过滤器并排置放在相邻的所述抽气泵之间,多组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分别与所述过滤器的一端管路连接。
10、由此产生的技术效果是:多组抽气泵能提高功率,满足工况需求,并排布置过滤器和抽气泵能优化结构空间,布局紧凑,最大程度的减少体积,便于携带和在有限的空间内使用。
11、优选的,所述减震套为减震胶套。
12、由此产生的技术效果是:减震胶套有一定的弹性,吸能降噪效果好。
13、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端侧壁上连接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电源接口与开关线连接。
14、由此产生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电源接口可以接入临电,使用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分体式壳体,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件(101)和第二壳体件(102),所述第一壳体件(101)与第二壳体件(102)均包括U型板和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U型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壳体件(101)与第二壳体件(102)配合形成矩形壳体结构,所述负压表(2)、气管接头(3)及开关(4)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件(101)或者第二壳体件(1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泵(5)有多组且并排间隔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过滤器(7)并排置放在相邻的所述抽气泵(5)之间,多组所述抽气泵(5)的进气口分别与所述过滤器(7)的一端管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套(6)为减震胶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侧壁上连接有电源接口(9),所述电源接口(9)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电源接口(9)与开关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分体式壳体,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件(101)和第二壳体件(102),所述第一壳体件(101)与第二壳体件(102)均包括u型板和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u型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壳体件(101)与第二壳体件(102)配合形成矩形壳体结构,所述负压表(2)、气管接头(3)及开关(4)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件(101)或者第二壳体件(1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超,李扬,陈鑫荣,杨蔚巍,
申请(专利权)人:翌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