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马桶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应用于马桶的双铰链结构。
技术介绍
1、传统马桶上的马桶座与马桶盖均通过铰接结构铰接在马桶主体的上端,其铰接结构也设于马桶主体的外侧,铰接结构暴露在外且呈明显突起,当马桶座与马桶盖在关闭状态下,则会出现铰接结构的突出,或者为了避免铰接结构的突出,为铰接结构设计安装槽,但该结构又会造成马桶整个结构的凹陷形态,从而造成马桶的整体外观质量下降,整体平整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马桶座与马桶盖关闭状态下,马桶整体呈平整的形态,提高马桶外观质量的一种应用于马桶的双铰链结构。
2、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马桶的双铰链结构,包括连接座、马桶座和马桶盖,所述连接座用于与马桶的主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马桶座设于连接座与马桶盖之间,所述马桶座通过第一铰链铰接在连接座上,所述马桶盖通过第二铰链铰接在连接座上,所述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铰链设于连接座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铰链也设于连接座的两侧,且设于同一侧的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相邻设置,所述第一铰链跟连接座的转动圆心与第二铰链跟连接座的转动圆心同心设置,且所述第一铰链跟连接座的转动圆心与第二铰链跟连接座的转动圆心均设于连接座内部。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的设计既保证了马桶座与马桶盖的铰接稳定性,又保证了马桶座与马桶盖的转动同心性;同时因为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的转动圆心设于连接座的内部,即铰接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铰链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马桶座上,所述第一铰链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座内,所述第一铰链的两端之间设有第一铰链弧条,所述第一铰链弧条的圆心与第一铰链的另一端相重合,通过所述改进,通过第一铰链弧条的设计,则可以实现将第一铰链的转动端和连接端进行分离,从而实现了转动圆心设于连接座的内部,又不会影响到实现马桶座转动的目的,同时因为第一铰链弧条的设计,扩大的马桶座的转动幅度,马桶座与连接座之间的跨度也会更大,马桶座在打开状态下和关闭状态下,马桶座与第一铰链的连接端会处于明显不同的两个位置,从而更容易清洗马桶座与连接座之间的间隙。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马桶座包括支撑圈和承坐圈,所述承坐圈设于马桶盖与支撑圈之间,所述支撑圈在使用时用于与马桶的主体相抵,所述承坐圈的内圈周向上和外圈周向上设有用于包裹支撑圈的承坐沿边,所述支撑圈靠近承坐圈的一侧呈空心设置,且支撑圈与承坐圈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柱,通过所述改进,支撑圈与承座圈的设计可以增加马桶座的厚度,其中支撑圈与承座圈之间空心设置可以马桶座在使用过程中更软、更舒适,而支撑柱的设计则可以保证支撑圈与承座圈之间的支撑强度,而承坐沿边的设计可以使支撑圈与承座圈之间的整体外观质量更强。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铰链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圈与承坐圈之间,通过所述改进,可以使第一铰链与马桶座的固定更稳定,不易脱离。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铰链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马桶盖上,所述第二铰链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座内,所述第二铰链的两端之间设有第二铰链弧条,所述第二铰链弧条的圆心与第二铰链的另一端重合,通过所述改进,通过第二铰链弧条的设计,则可以实现将第二铰链的转动端和连接端进行分离,从而实现了转动圆心设于连接座的内部,又不会影响到实现马桶盖转动的目的,同时因为第二铰链弧条的设计,扩大的马桶盖的转动幅度,马桶盖与连接座之间的跨度也会更大,马桶盖在打开状态下和关闭状态下,马桶盖与第二铰链的连接端会处于明显不同的两个位置,从而更容易清洗马桶盖与连接座之间的间隙。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铰链的一端设有嵌入块,所述马桶盖上设有与嵌入块相契合的嵌入槽,所述嵌入块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嵌入槽内设有与固定孔相插接将嵌入块固定在嵌入槽内的固定柱,通过所述改进,实现第二铰链与马桶盖之间的固定连接,并保证固定强度和固定稳定性。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上均设有用于限位展开转动角度的转动限位块,通过所述改进,有效控制马桶座与马桶盖的翻转角度,避免转动角度过大,造成使用体验不佳。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马桶座上设有用于供第二铰链转动的避让槽,通过所述改进,保证马桶座与马桶盖转动的顺畅性,避免干涉;同时也可以使结构设计更紧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马桶的双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1)、马桶座(2)和马桶盖(3),所述连接座(1)用于与马桶的主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马桶座(2)设于连接座(1)与马桶盖(3)之间,所述马桶座(2)通过第一铰链(4)铰接在连接座(1)上,所述马桶盖(3)通过第二铰链(5)铰接在连接座(1)上,所述第一铰链(4)与第二铰链(5)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铰链(4)设于连接座(1)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铰链(5)也设于连接座(1)的两侧,且设于同一侧的第一铰链(4)与第二铰链(5)相邻设置,所述第一铰链(4)跟连接座(1)的转动圆心与第二铰链(5)跟连接座(1)的转动圆心同心设置,且所述第一铰链(4)跟连接座(1)的转动圆心与第二铰链(5)跟连接座(1)的转动圆心均设于连接座(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马桶的双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马桶座(2)上,所述第一铰链(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座(1)内,所述第一铰链(4)的两端之间设有第一铰链弧条(4.1),所述第一铰链弧条(4.1)的圆心与第一铰链(4)的另一端相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马桶的双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1)、马桶座(2)和马桶盖(3),所述连接座(1)用于与马桶的主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马桶座(2)设于连接座(1)与马桶盖(3)之间,所述马桶座(2)通过第一铰链(4)铰接在连接座(1)上,所述马桶盖(3)通过第二铰链(5)铰接在连接座(1)上,所述第一铰链(4)与第二铰链(5)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铰链(4)设于连接座(1)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铰链(5)也设于连接座(1)的两侧,且设于同一侧的第一铰链(4)与第二铰链(5)相邻设置,所述第一铰链(4)跟连接座(1)的转动圆心与第二铰链(5)跟连接座(1)的转动圆心同心设置,且所述第一铰链(4)跟连接座(1)的转动圆心与第二铰链(5)跟连接座(1)的转动圆心均设于连接座(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马桶的双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马桶座(2)上,所述第一铰链(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座(1)内,所述第一铰链(4)的两端之间设有第一铰链弧条(4.1),所述第一铰链弧条(4.1)的圆心与第一铰链(4)的另一端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应用于马桶的双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座(2)包括支撑圈(2.1)和承坐圈(2.2),所述承坐圈(2.2)设于马桶盖(3)与支撑圈(2.1)之间,所述支撑圈(2.1)在使用时用于与马桶的主体相抵,所述承坐圈(2.2)的内圈周向上和外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依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米格优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