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8854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折弯冲压模具,上模设置有竖直折弯母模、斜向折弯母模、第一插刀和浮动压料板;竖直折弯母模浮动连接在上模上;斜向折弯母模滑动安装在上模上,底端设有第一斜面;第一插刀底端设有第二斜面;下模设置有折弯公模、水平折弯母模和第二插刀,第二插刀顶端设有第三斜面;水平折弯母模水平滑动安装在下模上,顶端设有第四斜面;成型时,随着上模下行,竖直折弯母模先与折弯公模第一成型侧面配合成型第一折弯部;斜向折弯母模再与折弯公模第二成型侧面配合成型侧面包边;最后水平折弯母模与折弯公模成型底面配合成型第二折弯部,实现了一套模具完成钣金产品两道折弯加侧面包边的成型,显著降低了模具成本,提高成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钣金冲压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折弯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1、结构较复杂的钣金产品通常有多道折弯以及包边结构,用以实现更多结构及功能。如图1和图2所示的钣金产品,其上成型有第一折弯部1、第二折弯部2和侧面包边3。

2、目前相关技术中,以图1和图2所示钣金产品为例,对于此类产品通常的成型方式是,第一步折弯成型第二折弯部2;第二步再折弯成型第一折弯部1;第三步完成侧面包边3的成型。每道折弯和包边都需要一工序单独的模具完成成型,图1和图2所示钣金产品的两道折弯加包边则需要三套模具分三步完成,导致模具成本高,模具成型效率低,进而导致生产效率低。

3、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在此一序模具里即可完成两道折弯加侧面包边的成型,降低模具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包括:

4、上模,上模设置有竖直折弯母模、斜向折弯母模、第一插刀和浮动压料板;所述竖直折弯母模浮动连接在上模上;所述斜向折弯母模水平滑动安装在所述上模上,其底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插刀的底端设有第二斜面;

5、下模,下模设置有折弯公模、水平折弯母模和第二插刀,所述第二插刀的顶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抵接的第三斜面;所述水平折弯母模水平滑动安装在所述下模上,其顶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斜面配合抵接的第四斜面;

6、所述竖直折弯母模位于折弯公模第一成型侧面外侧,所述斜向折弯母模位于折弯公模第二成型侧面外侧,所述水平折弯母模位于折弯公模成型底面处,所述折弯公模第一成型侧面与所述折弯公模第二成型侧面相邻且垂直;

7、成型时,上模下行,浮动压料板先压住折弯公模上的钣金产品,竖直折弯母模继续随上模下行至与成型位置的折弯公模第一成型侧面配合成型钣金产品的第一折弯部;

8、上模继续下行,斜向折弯母模继续下行,并在第二插刀的驱动下水平滑动,使斜向折弯母模斜向下至与成型位置的折弯公模第二成型侧面配合成型钣金产品的侧面包边;

9、上模继续下行,第一插刀驱动水平折弯母模水平滑动至与成型位置的折弯公模成型底面配合成型钣金产品的第二折弯部。

10、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面包边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折弯部一侧的水平延伸侧面包边,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的竖向延伸侧面包边;

11、所述水平折弯母模包括第一水平折弯成型部和第二水平折弯成型部,所述第一水平折弯成型部位于所述折弯公模成型底面下方,所述第二水平折弯成型部位于所述折弯公模第二成型侧面外侧;

12、所述第一水平折弯成型部用于与处于成型位置的所述折弯公模成型底面配合成型所述第二折弯部,且在成型所述第二折弯部过程中,所述第二水平折弯成型部与所述折弯公模第二成型侧面配合以参与所述竖向延伸侧面包边。

1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斜向折弯母模与所述折弯公模第二成型侧面配合成型所述水平延伸侧面包边和所述竖向延伸侧面包边的上段,所述第二水平折弯成型部与所述折弯公模第二成型侧面配合成型所述竖向延伸侧面包边的下段;

14、且所述折弯公模第二成型侧面上,与所述斜向折弯母模配合的部分、与所述第二水平折弯成型配合的部分具有重叠区域。

1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斜向折弯母模与所述侧面包边的形状仿形适配。

16、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下方浮动连接有浮动安装板,所述浮动安装板位于所述浮动压料板的上方,所述竖直折弯母模连接在所述浮动安装板上,所述浮动安装板与所述上模座之间夹设有竖向伸缩的第一弹性部件。

17、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压料板浮动连接于所述浮动安装板,或者浮动连接于所述上模座,所述浮动压料板与所述上模座之间夹设有竖向伸缩的第二弹性部件。

18、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下方固连有滑动安装板,所述斜向折弯母模水平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动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滑动安装板的下方;

19、所述上模座下方还固连有水平伸缩的第三弹性部件,所述第三弹性部件的伸缩输出端连接所述斜向折弯母模。

20、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模还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水平滑动安装有滑动底座,所述折弯公模固设在所述滑动底座上,所述滑动底座上还固设有第三插刀,所述第三插刀的顶端设有第五斜面,所述第一插刀的底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五斜面配合抵接的第六斜面;

21、成型时,随着上模下行,所述第一插刀的第六斜面与所述第三插刀的第五斜面配合抵接,带动所述滑动底座水平滑动,使所述折弯公模运动至成型位置;

22、所述下模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底座滑动复位的第四弹性部件。

2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折弯母模水平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动底座上,其与所述滑动底座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滑动底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水平折弯母模滑动复位的第五弹性部件;

24、所述第一插刀的第六斜面与所述第三插刀的第五斜面配合抵接过程中,所述第一插刀的第二斜面与所述水平折弯母模的第四斜面不接触。

2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刀位于所述第三插刀与所述水平折弯母模之间,所述第六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倾斜方向相反;

26、所述第三插刀和/或所述水平折弯母模上设有位于二者之间的止挡部件,用于防止所述水平折弯母模复位时与所述第三插刀碰撞。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复合折弯冲压模具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28、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复合折弯冲压模具,成型时,随着上模下行,竖直折弯母模先与成型位置的折弯公模第一成型侧面配合成型钣金产品的第一折弯部;斜向折弯母模再与折弯公模第二成型侧面配合成型钣金产品的侧面包边;最后水平折弯母模与成型位置的折弯公模成型底面配合成型钣金产品的第二折弯部,即实现了在一套模具里完成钣金产品两道折弯加侧面包边的成型,无需每道折弯和侧面包边都分别配置单独的模具,显著降低了模具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9、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云张东立王家昌张东田浩刘琴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