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857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6:57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检测台的台面上设置有检测槽;顶板,设置在检测槽的底部,顶板上设置有连通于检测槽的观察孔;检漏板,设置在顶板下方并可相对顶板上下移动,检漏板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容纳槽;容纳槽连接有空气注入机构;升降机构,设置在检漏板下方,用于驱动检漏板升降;CCM设置在顶板与检漏板之间,CCM与容纳槽形成一个可通入压缩空气的封闭腔,检测槽在CCM上方形成一个可注入检测液的储液槽。本技术通过气体穿过漏点进入液体中会泛泡的原理,达到快速准确检测出模电极CCM漏点的位置,检测结果直观、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检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膜电极ccm漏点检测技术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在阴极腔体通入氧化剂,阳极腔体中通入燃料气体,开路状态下,如果膜电极中存在漏点,阳极的燃料气体会穿过质子膜直接进入到阴极腔体中,并形成混合电势,导致单电池开路电压下降。通过提高燃料气体的压力,使阴阳极腔体形成一定的压差,促使阳极更多的燃料气体进入到阴极腔体中,然后通过开路电压的下降情况快速判断串漏单片;其次是红外线仪检测方法,通过膜电极泄漏的氢气直接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并产生反应热来定位泄漏点位置的装置;还有采用压差检测方法,在膜电极一侧施加带压气体,另一侧使用较小压力或者维持一定真空度在这种配置下,膜电极两侧形成一定压力差,高压气体在压差作用下会穿过膜电极串漏点形成一定的气流量,以此判断膜电极是否完好。

2、例如公开号为cn21931967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膜电极气密漏点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有检测台、检测机构、记录组件和锁紧螺栓,利用了膜电极本身的原理功能,借用膜电极在阳极侧发生电化学反应时释放的热量,间接找到漏点位置,但是这种检测装置无法直观的找到漏点位置,检测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

2、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包括:

3、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的台面上设置有检测槽;

4、顶板,设置在所述检测槽的底部,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检测槽的观察孔;

5、检漏板,设置在所述顶板下方并可相对所述顶板上下移动,所述检漏板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容纳槽;

6、所述容纳槽连接有空气注入机构;

7、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漏板下方,用于驱动所述检漏板升降;

8、ccm设置在所述顶板与所述检漏板之间,所述ccm与所述容纳槽形成一个可通入压缩空气的封闭腔,所述检测槽在所述ccm上方形成一个可注入检测液的储液槽。

9、作为优选,所述观察孔呈网格状分布在所述顶板的中间区域,所述容纳槽的投影位于所述观察孔的分布区域内。

10、作为优选,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位于所述观察孔的下方。

11、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和升降气缸,所述检漏板固定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下方。

12、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气缸设置有多个,沿所述检漏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13、作为优选,所述检测台内设置有竖直的导向柱,所述升降板的端部通过滑套安装在所述导向柱上。

14、作为优选,所述检漏板与所述ccm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围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外周。

15、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包括设置在所述ccm上表面的上密封边、设置在所述ccm下表面的下密封边以及连接于所述上密封边与下密封边之间的侧密封边,所述上密封边、侧密封边与下密封边形成用于卡接在所述ccm边缘的密封卡口。

16、作为优选,所述侧密封边的下方设置有凸起的限位挡条,所述检漏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限位挡条的限位卡槽。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气体穿过漏点进入液体中会泛泡的原理,达到快速准确检测出模电极ccm漏点的位置,检测结果直观、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201)呈网格状分布在所述顶板(2)的中间区域,所述容纳槽(301)的投影位于所述观察孔(201)的分布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槽(202),所述排水槽(202)位于所述观察孔(201)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4)和升降气缸(5),所述检漏板(3)固定在所述升降板(4)上,所述升降气缸(5)设置在所述升降板(4)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5)设置有多个,沿所述检漏板(3)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内设置有竖直的导向柱(6),所述升降板(4)的端部通过滑套安装在所述导向柱(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板(3)与所述CCM(9)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0),所述密封圈(10)围设于所述容纳槽(301)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0)包括设置在所述CCM(9)上表面的上密封边(1001)、设置在所述CCM(9)下表面的下密封边(1002)以及连接于所述上密封边(1001)与下密封边(1002)之间的侧密封边(1003),所述上密封边(1001)、侧密封边(1003)与下密封边(1002)形成用于卡接在所述CCM(9)边缘的密封卡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密封边(1003)的下方设置有凸起的限位挡条(1004),所述检漏板(3)的板面上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限位挡条(1004)的限位卡槽(3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201)呈网格状分布在所述顶板(2)的中间区域,所述容纳槽(301)的投影位于所述观察孔(201)的分布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槽(202),所述排水槽(202)位于所述观察孔(201)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4)和升降气缸(5),所述检漏板(3)固定在所述升降板(4)上,所述升降气缸(5)设置在所述升降板(4)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5)设置有多个,沿所述检漏板(3)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ccm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内设置有竖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凤鹃倪飞腾李恒方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唐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