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薄膜,属于聚乙烯薄膜。
技术介绍
1、pe薄膜,即聚乙烯薄膜,是指用pe薄膜生产的薄膜。pe膜具有防潮性,透湿性小。聚乙烯薄膜(pe)根据制造方法与控制手段的不同,可制造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的聚乙烯与交联聚乙烯等不同性能的产品。食品包装袋大多采用聚乙烯薄膜制成。
2、专利号:cn211443329u,提及了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薄膜,该装置中聚乙烯膜的外表面上设置了防滑垫,防滑垫上设置了凸块,防滑垫和凸块均采用尼龙薄膜材质,采用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在人体手指接触防滑垫和凸块后,防滑垫相较于聚乙烯膜具有较高的摩擦力,在手指比较滑时,方便手指捏住聚乙烯膜,从而方便撕开,但该装置设置防滑垫仅方便撕拉聚乙烯膜,不具备其他功能,实用性一般,现在急需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薄膜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薄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一种拽拉式聚乙烯膜组合结构,能够方便拽拉撕开聚乙烯膜制成的食品包装袋,同时还方便提拉携带该食品包装袋,且还可将撕口进行系紧密封设置,实用性好,结构新颖,便于推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薄膜,包括包装袋主体、聚乙烯薄膜、加厚膜块、第一拽拉细绳以及第二拽拉细绳,所述包装袋主体左侧开口处设置有两个聚乙烯薄膜,两个所述聚乙烯薄膜之间设置有粘和层,所述加厚膜块设
3、进一步地,所述包装袋主体整体采用聚乙烯膜制成。
4、进一步地,所述粘和层为粘和剂。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拽拉环与第二拽拉环均为同种pp材质。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拽拉环与第二拽拉环表面均涂有光滑涂层。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拽拉细绳以及第二拽拉细绳均为同种涤纶细绳。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薄膜,因本技术添加了加厚膜块、高强度粘胶、第一拽拉细绳、第一拽拉环、第二拽拉细绳以及第二拽拉环,经过我们的设计改进及实际使用表明,本装置结构合理,设计一种拽拉式聚乙烯膜组合结构,能够方便拽拉撕开聚乙烯膜制成的食品包装袋,同时还方便提拉携带该食品包装袋,且还可将撕口进行系紧密封设置,实用性好,结构新颖,便于推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薄膜,包括包装袋主体(1)、聚乙烯薄膜(2)、加厚膜块(4)、第一拽拉细绳(6)以及第二拽拉细绳(8),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主体(1)左侧开口处设置有两个聚乙烯薄膜(2),两个所述聚乙烯薄膜(2)之间设置有粘和层(3),所述加厚膜块(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加厚膜块(4)分别固定在两个聚乙烯薄膜(2)相对外端上下侧,所述第一拽拉细绳(6)两端以及第二拽拉细绳(8)两端通过高强度粘胶(5)分别固定在多个加厚膜块(4)内侧,所述第一拽拉细绳(6)中部系有第一拽拉环(7),所述第二拽拉细绳(8)中部系有第二拽拉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主体(1)整体采用聚乙烯膜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和层(3)为粘和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拽拉环(7)与第二拽拉环(9)均为同种PP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拽拉细绳(6)以及第二拽拉细绳(8)均为同种涤纶细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薄膜,包括包装袋主体(1)、聚乙烯薄膜(2)、加厚膜块(4)、第一拽拉细绳(6)以及第二拽拉细绳(8),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主体(1)左侧开口处设置有两个聚乙烯薄膜(2),两个所述聚乙烯薄膜(2)之间设置有粘和层(3),所述加厚膜块(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加厚膜块(4)分别固定在两个聚乙烯薄膜(2)相对外端上下侧,所述第一拽拉细绳(6)两端以及第二拽拉细绳(8)两端通过高强度粘胶(5)分别固定在多个加厚膜块(4)内侧,所述第一拽拉细绳(6)中部系有第一拽拉环(7),所述第二拽拉细绳(8)中部系有第二拽拉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石生仑,杨军伟,孙智明,孙恩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巨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