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浇铸,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
技术介绍
1、在进行汽车缸体的铸造时,需要先通过型砂制成汽车缸体的型砂模具,涂抹脱模剂后,将模具合并在一起,将熔融状态的金属液倒入模具中,通过重力使得熔融的金属液填满模具的型腔,为了延长金属溶液在模具中的流动时间,延后冷却时间,大多都会将模具进行加热处理,将金属溶液的可流动时间延长至几分钟,接着,在模具冷却后取下模具,去除残留在成型缸体上的型砂后就能获得粗加工的汽车缸体,经过后续的一系列打磨加工,才能获得成品的汽车缸体。
2、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汽车缸体内部结构复杂,制作出的型砂模具的型腔复杂多道,为此,完全依靠熔融金属液在重力状态下流动填满型腔的方法存在很大的限制性,很容易出现金属溶液在冷却固化后,依然有部分型腔没有被完全填满的情况,导致成型品出现多孔、残缺的问题,并且现有的模具排放金属溶液中的气体,完全依靠金属溶液中的气体自流动,从模具上开设的排气孔排走,排气孔开设的孔径又比较小,这种排气方式的排气效率底下,很容易出现残留大量气体在金属溶液中,导致成型品出现气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具备液压柱进行往复运动带动金属溶液进行往复流动而快速填满型腔,液压柱的压力使得金属溶液中的气体更快的排出金属溶液,液压柱进行缓冲运动而延长气体排出金属溶液的时间,活塞板的往复运动使得排气孔处的气压变低而加快金属溶液中气体的排出,活塞板将抽取的气体压入气囊中使得限位板逐渐脱离受力板,单独分离压力板进行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包括铸件模具,所述铸件模具的顶端开设有均布的排气孔,所述铸件模具的两侧顶部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倾倒管,用于导入金属溶液;所述倾倒管的顶端设置有调节缸,所述调节缸从上到下分为盖板、换气缸和液压缸,所述换气缸内腔底端设置有隔断板将换气缸的内腔与液压缸的内腔隔离开;所述液压缸的内腔中设置有液压柱,用于对倾倒管内的金属溶液施加压力和吸力,所述液压柱的底部中心开设有活动槽,用于提供对金属溶液施加外力的缓冲空间,所述活动槽内设置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的底端设置有传压杆,所述传压杆的底端设置有压力板,用于将金属溶液与液压柱分离,所述液压柱的底部开设有圆周均布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设置有l形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水平部位探入活动槽内,所述受力板位于限位板水平部位的上方,用于对受力板施加向上的限制力。
3、优选的,所述液压柱的顶端中心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贯穿隔断板至换气缸的内腔中设置有活塞板。
4、优选的,所述换气缸的底部设置有液压阀ⅰ,所述液压阀ⅰ与活塞板和隔断板之间的空间接通,所述液压缸的顶部设置有液压阀ⅱ,所述液压阀ⅱ与隔断板和液压柱之间的空间接通,用于提供两种不同的液压油流向。
5、优选的,所述铸件模具的上方设置有聚气箱,所述聚气箱的底端设置有均布的插接管,所述插接管的底部插入排气孔内,用于引导金属溶液中排出的气体进入聚气箱。
6、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单向阀ⅰ,所述单向阀ⅰ与聚气箱之间设置有输气管,用于引导聚气箱内的气体进入盖板和活塞板之间的空间内。
7、优选的,所述液压柱内开设有布气腔,所述布气腔的顶端中心至活塞板的顶端之间开设有往复孔,所述盖板的底端中心设置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底部插入往复孔内,所述中心管的顶部设置有单向阀ⅱ,用于将活塞板与盖板之间的气体输入布气腔内。
8、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位于收纳腔内垂直于水平面的部位正对活动槽的一端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和布气腔之间设置有连通管,用于将布气腔内的气体输入气囊内。
9、优选的,所述布气腔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外界接通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套接有泄压阀,用于排出气囊和布气腔内的气体。
10、优选的,所述铸件模具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两侧通过金属杆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固定箍,所述固定箍对调节缸进行固定,所述聚气箱的顶端通过金属杆与固定架固定。
1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通过在倾倒管上设置液压缸,使得液压缸内的液压柱带动压力板在倾倒管内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对铸件模具型腔内的金属溶液施加间歇性的抽吸力以及挤压力,使得型腔内的金属溶液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并且在挤压力下更容易到达细小型腔的部位,从而使得金属溶液在短时间内就能填满整个型腔。
12、同时,通过金属溶液的不断流动状态,使得金属溶液中的气体也能加快流动速度,特别是在提供的挤压力下,使得金属溶液中的气体能从位于排气孔内的金属溶液表面喷出,加快了残留气体的排放速度,增大了金属溶液中气体的排放量。
13、同时,通过活塞板向下运动,使得换气缸内的气腔空间变大,压力变小,打开单向阀ⅰ,抽取聚气箱、插接管以及排气孔内的气体进入气腔中,使得排气孔内的气压降低,此时金属溶液中的高温气体与排气孔内形成更大的气压差,将进一步的加快金属溶液中气体的排出。
14、同时,活塞板向上运动时,换气缸内吸取的气体将通过单向阀ⅱ压入中心管内,并流入布气腔中,通过连通管压入气囊内,克服气囊的弹力、限位板的摩擦力,使得气囊内的气体压缩并不断的推动气囊胀大,使得胀大的气囊推动限位板向远离液压柱中心线的方向移动,使得限位板最终完全缩入收纳腔内,致使受力板失去限制与液压柱分离,此时液压柱可以从倾倒管内取出,避免因为挤压倾倒管内的金属溶液而出现金属溶液表面与压力板之间压力过低,无法取出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铸件模具(1),所述铸件模具(1)的顶端开设有均布的排气孔(2),所述铸件模具(1)的两侧顶部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倾倒管(3),用于导入金属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柱(12)的顶端中心设置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顶端贯穿隔断板(101)至换气缸(10)的内腔中设置有活塞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缸(10)的底部设置有液压阀Ⅰ(28),所述液压阀Ⅰ(28)与活塞板(14)和隔断板(101)之间的空间接通,所述液压缸(11)的顶部设置有液压阀Ⅱ(29),所述液压阀Ⅱ(29)与隔断板(101)和液压柱(12)之间的空间接通,用于提供两种不同的液压油流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件模具(1)的上方设置有聚气箱(5),所述聚气箱(5)的底端设置有均布的插接管(6),所述插接管(6)的底部插入排气孔(2)内,用于引导金属溶液中排出的气体进入聚气箱(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9)上设置有单向阀Ⅰ(91),所述单向阀Ⅰ(91)与聚气箱(5)之间设置有输气管(8),用于引导聚气箱(5)内的气体进入盖板(9)和活塞板(14)之间的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柱(12)内开设有布气腔(20),所述布气腔(20)的顶端中心至活塞板(14)的顶端之间开设有往复孔(19),所述盖板(9)的底端中心设置有中心管(26),所述中心管(26)的底部插入往复孔(19)内,所述中心管(26)的顶部设置有单向阀Ⅱ(27),用于将活塞板(14)与盖板(9)之间的气体输入布气腔(2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3)位于收纳腔(22)内垂直于水平面的部位正对活动槽(15)的一端设置有气囊(24),所述气囊(24)和布气腔(20)之间设置有连通管(25),用于将布气腔(20)内的气体输入气囊(24)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腔(20)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外界接通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套接有泄压阀(21),用于排出气囊(24)和布气腔(20)内的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件模具(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的顶部两侧通过金属杆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固定箍(7),所述固定箍(7)对调节缸进行固定,所述聚气箱(5)的顶端通过金属杆与固定架(4)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铸件模具(1),所述铸件模具(1)的顶端开设有均布的排气孔(2),所述铸件模具(1)的两侧顶部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倾倒管(3),用于导入金属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柱(12)的顶端中心设置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顶端贯穿隔断板(101)至换气缸(10)的内腔中设置有活塞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缸(10)的底部设置有液压阀ⅰ(28),所述液压阀ⅰ(28)与活塞板(14)和隔断板(101)之间的空间接通,所述液压缸(11)的顶部设置有液压阀ⅱ(29),所述液压阀ⅱ(29)与隔断板(101)和液压柱(12)之间的空间接通,用于提供两种不同的液压油流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件模具(1)的上方设置有聚气箱(5),所述聚气箱(5)的底端设置有均布的插接管(6),所述插接管(6)的底部插入排气孔(2)内,用于引导金属溶液中排出的气体进入聚气箱(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缸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9)上设置有单向阀ⅰ(91),所述单向阀ⅰ(91)与聚气箱(5)之间设置有输气管(8),用于引导聚气箱(5)内的气体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祖桢,徐荣林,邓威威,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浩天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