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蝶阀,具体是锂电池除尘管道用蝶阀。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作为高效、环保的能源储存装置,在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灰尘和微粒,这些灰尘不仅会影响锂电池的性能和寿命,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因此,对锂电池生产环境中的灰尘进行有效控制成为了业界关注的重点。
2、除尘管道作为锂电池生产线上重要的除尘设备,其作用是收集并排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蝶阀作为除尘管道中的关键部件,负责控制管道的通断和流量调节。然而,由于灰尘的微小颗粒特性,它们往往容易附着在蝶阀的表面和内部,导致蝶阀的开启和关闭不灵活,甚至卡死,从而影响除尘管道的正常运行。
3、目前,针对蝶阀上的灰尘清除,主要采用喷气和毛刷两种方式。喷气方式通过高压气体吹扫蝶阀表面,虽然能够清除部分灰尘,但对于附着紧密的灰尘效果不佳。毛刷方式则是通过机械刷除来清除灰尘,但这种方式容易损伤蝶阀的表面,影响其密封性能。
4、更重要的是,现有的除尘手段更多地关注于灰尘的清除,而忽视了除尘前对于蝶阀的防护,以及除尘后对于蝶阀密封性的检测。密封性是蝶阀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除尘过程中导致蝶阀密封性下降,将直接影响除尘管道的整体性能,甚至可能导致灰尘泄漏,对锂电池生产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5、因此,有必要提供锂电池除尘管道用蝶阀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锂
2、阀体;
3、碟板,其转动设置于所述阀体中,用于分隔所述阀体,并对其进行空间划分以使得所述阀体具有进气端和排气端;
4、驱动器,其设置于所述阀体的外部,用于驱动所述碟板;
5、第一导流板,其转动设置于所述阀体的进气端,且由第一电机驱动;
6、第二导流板,其转动设置于所述阀体的进气端,且由第二电机驱动;
7、其中,所述第一导流板的转动轴线和第二导流板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导流板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碟板的转动轴线存在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为2r±2cm,其中r为碟板的半径,10cm<r<15cm;
8、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能够构成夹角,所述夹角能够引导流体减小对于碟板边缘的冲击;
9、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实现对于所述阀体的封堵;
10、当所述碟板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碟板刚好封堵所述阀体。
11、进一步,作为优选,当所述碟板在第一状态的基础上顺时针偏转80°-90°时,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呈对称偏转,且二者之间构成的夹角的范围为25°-40°。
12、进一步,作为优选,当所述碟板在第一状态的基础上顺时针偏转第一角度,且第一导流板与碟板之间的最小垂向距离l1小于第一阈值l时,调整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二导流板,使得二者的延长线均刚好与所述碟板错开。
13、进一步,作为优选,当所述碟板在第一状态的基础上顺时针偏转第二角度,且第一导流板与碟板之间的最小垂向距离l2大于第一阈值l时,调整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二导流板,使得第一导流板的端部与碟板靠近第一导流板的一端端部齐平,第二导流板的端部与所述碟板靠近第二导流板的一端端部齐平。
14、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阈值l为1/5r-1/3r。
15、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流板包括:
16、第一弧板,其内部具有第一空腔,且一侧表面具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喷孔;
17、第一轴筒,其半嵌入于所述第一弧板的底面;
18、第一让位槽,其开设于所述第一弧板的底面,且与所述第一轴筒同轴;
19、所述第一轴筒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轴筒密封转动设置于所述阀体上,所述第一轴筒的端部穿过所述阀体并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轴筒伸出所述阀体的部分具有第一进水孔,所述阀体上固定有第一供水仓,所述第一供水仓包裹所述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一供水仓与所述第一轴筒之间密封转动相连。
20、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流板包括:
21、第二弧板,其内部具有第二空腔,且一侧表面具有连通所述第二空腔的第二喷孔;
22、第二轴筒,其半嵌入于所述第二弧板的底面;
23、第二让位槽,其开设于所述第二弧板的底面,且与所述第二轴筒同轴;
24、所述第二轴筒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设置,所述第二轴筒密封转动设置于所述阀体上,所述第二轴筒的端部穿过所述阀体并由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轴筒伸出所述阀体的部分具有第二进水孔,所述阀体上固定有第二供水仓,所述第二供水仓包裹所述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二供水仓与所述第二轴筒之间密封转动相连;
25、所述第一让位槽用于容置第二轴筒,所述第二让位槽用于容置第一轴筒,所述第一轴筒与第二轴筒之间同轴转动相连。
26、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阀体的排气端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阀体的进气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碟板之间。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锂电池除尘管道用蝶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8、本蝶阀中引入了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二者可根据碟板的偏转情况进行相应的策略调整以使得在尽量不阻碍流体的情况下,对流体进行导流以保护碟板,实现了对于碟板的防护,减少了对于碟板的除尘次数,另外,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通过配合还可实现对于阀体的封堵进而配合进水口和湿度传感器实现对于阀体的密封性测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锂电池除尘管道用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除尘管道用蝶阀,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碟板(2)在第一状态的基础上顺时针偏转80°-90°时,所述第一导流板(5)与第二导流板(7)呈对称偏转,且二者之间构成的夹角的范围为25°-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除尘管道用蝶阀,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碟板(2)在第一状态的基础上顺时针偏转第一角度,且第一导流板(5)与碟板(2)之间的最小垂向距离L1小于第一阈值L时,调整第一导流板(5)以及第二导流板(7),使得二者的延长线均刚好与所述碟板(2)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除尘管道用蝶阀,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碟板(2)在第一状态的基础上顺时针偏转第二角度,且第一导流板(5)与碟板(2)之间的最小垂向距离L2大于第一阈值L时,调整第一导流板(5)以及第二导流板(7),使得第一导流板(5)的端部与碟板(2)靠近第一导流板(5)的一端端部齐平,第二导流板(7)的端部与所述碟板(2)靠近第二导流板(7)的一端端部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锂电池除尘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除尘管道用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5)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池除尘管道用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板(7)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除尘管道用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排气端设置有湿度传感器(9),所述阀体(1)的进气端设置有进水口(8),所述进水口(8)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5)与所述碟板(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锂电池除尘管道用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除尘管道用蝶阀,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碟板(2)在第一状态的基础上顺时针偏转80°-90°时,所述第一导流板(5)与第二导流板(7)呈对称偏转,且二者之间构成的夹角的范围为25°-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除尘管道用蝶阀,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碟板(2)在第一状态的基础上顺时针偏转第一角度,且第一导流板(5)与碟板(2)之间的最小垂向距离l1小于第一阈值l时,调整第一导流板(5)以及第二导流板(7),使得二者的延长线均刚好与所述碟板(2)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除尘管道用蝶阀,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碟板(2)在第一状态的基础上顺时针偏转第二角度,且第一导流板(5)与碟板(2)之间的最小垂向距离l2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春,袁振部,苏嘉镇,陈卿逸,
申请(专利权)人:纳路厦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