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膜,特别涉及一种超薄的相变绝缘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器件和设备正逐渐向微型化和高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势带来了更高的功率密度和热流密度,使得电子器件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热失效的风险。为了提高电子器件的散热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满足高性能电子产品的需求,高效的散热方式变得尤为重要。
2、传统的散热方法往往无法满足现代电子器件对于高效散热的需求。特别是,在音频放大器、电源模块开关和功率半导体(如封装、mos和igbts)等应用中,需要一种既能提供良好绝缘性(高击穿电压),又能保持低热阻和一定机械强度的超薄材料。
3、现有的热界面材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散热效率,但它们通常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厚度较大、热阻较高、绝缘性能不足或成本过高。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超薄相变绝缘复合膜,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薄的相变绝缘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能提供良好绝缘性(高击穿电压),又能保持低热阻和一定机械强度的超薄材料。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薄的相变绝缘复合膜,该相变绝缘复合膜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3、共混物材料8-11份、氧化铝50-65份、氮化硼12-20份、硅烷偶联剂4-6份、抗氧剂0.2-0.5份、全精炼石蜡2-3份、可挥发性溶剂20-25份。
4、优选地,所述共混物材料
5、所述橡胶合成物选自乙烯-丙烯橡胶、epr、epdm、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乙烯/丁烯、聚乙烯-丁烯-苯乙烯、聚乙烯-丙烯-苯乙烯、氢化聚丁二烯、氢化聚烷基二烯单醇、氢化聚丁二烯单醇、氢化聚丙二烯单醇、氢化聚戊二烯单醇、氢化聚烷基二烯二醇”氢化聚丁二烯二醇、氢化聚丙二烯二醇、氢化聚戊二烯二醇、和氢化聚异戊二烯、聚烯烃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6、优选地,所述增塑剂选自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苯多酸酯类、苯甲酸酯类、多元醇酯类、氯代烃类、环氧类、聚酯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7、其他还有按作用(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以及按功能等方式分类;苯二甲酸酯类是增塑剂中量最大的一类,又以邻苯二甲酸酯类为最多,约占增塑剂市场份额的80%以上;所述苯二甲酸酯类选自邻、间、对三种苯二甲酸酯类,所述邻苯二甲酸酯选自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op中的一种或多种;这里优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8、优选地,所述增粘树脂包括天然系列增粘树脂和合成系列增粘树脂;
9、所述天然系列增粘树脂选自松香、松香衍生物、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松香选自脂松香、妥尔油松香、木松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松香衍生物选自氢化松香、歧化松香、聚合松香、酯化松香、马来酸化松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萜烯树脂选自α-萜烯树脂、β-萜烯树脂、萜烯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所述合成系列增粘树脂选自聚合树脂和缩合树脂,所述聚合树脂选自c5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c5/c9石油树脂、二环戊二烯(dcpd)树脂、古马隆-茚树脂、苯乙烯系列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缩合树脂选自烷基酚醛树脂、二甲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11、优选地,所述氧化铝选自α型氧化铝、γ型氧化铝、β型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α型氧化铝粉末是所有氧化铝中最稳定的物相无机物,因此在市场上用途作用最多的就是α型氧化铝粉末,这里优先选用粒径范围在0.1-1μm的α型氧化铝。
12、优选地,所述氮化硼选自六方氮化硼(hbn)、菱方氮化硼(rbn)、立方氮化硼(cbn)和纤锌矿氮化硼(wbn)中的一种,其中硼的含量占43.6%、氮的含量占56.4%,这里优先选用片径范围2-10μm的立方氮化硼。
13、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硫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乙烯基硅烷、脲基硅烷、异氰酸酯基硅烷、醇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氨基硅烷:如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用于改善织物的水性和耐洗性,同时增强材料表面的黏附性;环氧基硅烷:如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用于提高树脂与基体或填充剂之间的粘结力;硫基硅烷:用于橡胶工业,尤其是轮胎生产中,以提高橡胶的物理性质和性能;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用于改善无机填料在有机聚合物中的分散性和粘合性;乙烯基硅烷: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用于改善有机媒质中无机颜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脲基硅烷:如γ-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是一种中性水溶性化合物,可以与大部分树脂在低温下进行反应;异氰酸酯基硅烷:如1h,1h,2h,2h-全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用于改善涂料和树脂的耐候性和耐化学腐蚀性;醇基硅烷:如3-丙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通常用于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耐水性和力学性能等,这里优先选用长链的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这里使用的硅烷偶联剂更具体的是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14、优选地,全精炼石蜡又称精白蜡,全精炼石蜡外观为白色固体,有块状和颗粒状产品,其产品熔点较高,含油量少,在常温下不黏结,不发汗,无油腻感,防水,防潮和电绝缘性好,由于精致程度深,稠环芳烃含量低,化学稳定性和光热安定性良好,韧性强,可塑性好,颜色洁白,无机械杂质及水分,无嗅味;全精炼石蜡可溶于:苯.醚.氯仿,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松节油,石油,固定油类。
15、优选地,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264、抗氧剂1076、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多种;
16、所述可挥发性溶剂选自:甲醇、二氯甲烷、正庚烷、甲苯类、正己烷、戊烷、汽油、苯、苯乙烯、丁基甲苯、乙烯基甲苯、三氯乙烯、二硫化碳、磷酸三邻甲酚,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这里优先选用二甲苯作为可挥发性溶剂。
17、优选地,所述共混物材料的制备工艺:
18、步骤a1:按质量份称取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15、氢化聚丁二烯5-12份、增塑剂3-8份、增粘树脂20-25份,石蜡油40-45份和抗氧剂5-10份加入到双行星搅拌机中,加热温度设置为120℃-125℃,搅拌分散后,每间隔1-1.5h刮沾附在搅拌桨和内壁上的物料;
19、步骤a2:待到物料完全熔融后,将温度降为100℃-105℃,开始逐步抽真空,且分几次抽真空到-0.1mpa,防止物料因为压力上浮进入管腔内;
20、步骤a3:通过目孔观察到没有液态的物料没有气泡产生时,且整体物料呈现褐色粘稠状液体时再保持真空状态搅拌30-40min后趁热出料。
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的超薄相变绝缘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步骤s1:共混物材料原料制备:按质量份称取苯乙烯-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的相变绝缘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该相变绝缘复合膜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的相变绝缘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物材料由烃橡胶合成物或橡胶合成物、氢化聚丁二烯、增塑剂、增粘树脂、石蜡油和抗氧剂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的相变绝缘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选自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苯多酸酯类、苯甲酸酯类、多元醇酯类、氯代烃类、环氧类、聚酯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的相变绝缘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树脂包括天然系列增粘树脂和合成系列增粘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的相变绝缘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选自α型氧化铝、γ型氧化铝、β型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的相变绝缘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硼选自六方氮化硼、菱方氮化硼、立方氮化硼和纤锌矿氮化硼中的一种,其中硼的含量占43.6%、氮的含量占56.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的相变绝缘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氨基硅烷、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的相变绝缘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264、抗氧剂1076、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的相变绝缘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物材料的制备工艺:
10.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超薄相变绝缘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的相变绝缘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该相变绝缘复合膜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的相变绝缘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物材料由烃橡胶合成物或橡胶合成物、氢化聚丁二烯、增塑剂、增粘树脂、石蜡油和抗氧剂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的相变绝缘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选自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苯多酸酯类、苯甲酸酯类、多元醇酯类、氯代烃类、环氧类、聚酯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的相变绝缘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树脂包括天然系列增粘树脂和合成系列增粘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的相变绝缘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选自α型氧化铝、γ型氧化铝、β型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广超,罗裕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联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