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6721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道路滤床,所述道路滤床的顶部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设而成,且透水混凝土的厚度在三十到四十毫米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道路滤床、广场滤床、屋面建筑、景观滤床和导水天沟的设置,能够快速对雨水进行导引,经渗水管或水渠的引流能够把雨水集中到储水池内储存、调节和沉淀,接着,提升泵能够把储水池内的雨水送入污水处理设备内进行处理,而通过石墨烯基金属网膜过滤板后的过滤水体能够经排液管进入净水池存储,用于后期景观和绿化使用,且占地面积小和景观性好以及造价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为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海绵城市等概念的提出,初期雨水径流、城市面源污染等问题,逐渐受到重视。水资源的短缺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不便,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而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初期雨水是指降雨初期不同汇水区域和管道中形成的径流。根据经验,一般将降雨初期10-15min径流量作为初期雨水的量。初期雨水污染主要是降雨初期雨滴在淋洗大气,冲刷城市路面、建筑物、废弃物等造成的。其中污染物主要有氮氧化物、重金属、cod以及病原体等。其对水质的影响影响大致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污染冲击效应以及联合冲击效应。如不考虑回收利用,初期雨水最终会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未经处理的初期雨水携带各类污染物质会导致受纳水体水质下降,威胁到受纳水体生态安全,对水生生物的生理活动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进入地下水还会导致进入地下水也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美国国家环保局的调查表明,约30%的地表水体中污染物超标都是由面源污染造成的。车伍等的研究估算,北京市的城市径流所带来的污染负荷占了总污染负荷的12%以上,上海地区可能会超过20%,中心建成区水体这个比例可能会超过12%。

2、而生态绿地集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于一体,是一种有效地初期雨水控制手段。王宝山等研究了以植物、沙土、砂和砾石搭建的生态绿地对初期雨水的径流污染的控制效果,其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绿地对雨水径流中的悬浮颗粒和总磷由很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90%以上和47.1%,但是对cod的去除效果不佳。

3、目前,有较多雨污未分流或雨污分流不彻底的污水厂存在着雨天溢流现象,据调研显示有43.3%的污水处理厂存在着雨天进水量过大,导致雨水和污水混合溢流的情况,污水处理厂的超负荷运行导致大量雨污混合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但若针对仅在雨天的溢流现象推行对污水处理厂工艺的改造扩容,或改变工艺在很多情况下难以推进且经济效益低,不仅如此,许多地区的雨污水水管道存在着错混搭现象,大量低浓度的污染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到受纳水体中,使得河流污染现象难以彻底根绝,在管网改造难以推进的情况下,利用占地面积小,景观性好,造价低的石墨烯金属网膜过滤系统结合人工滤床进行初期雨水的处理是具有较好的凸出优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具备占地面积小和景观性好以及造价低的优点,解决了许多地区的雨污水水管道存在着错混搭现象,大量低浓度的污染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到受纳水体中,使得河流污染现象难以彻底根绝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3、道路滤床,所述道路滤床的顶部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设而成,且透水混凝土的厚度在三十到四十毫米之间,同时,透水混凝土的底部从上往下依次铺设有细石层、煤矸石层、石块基层;

4、广场滤床,所述广场滤床的顶部采用透水砖铺设而成,且透水砖的底部从上往下依次铺设有石英砂层、细石层、瓷砂滤料层、基石层,所述广场滤床和道路滤床的内侧均设置有渗水管;

5、景观滤床,所述景观滤床的顶部铺设有绿植,所述景观滤床的表面设置有数量为多个、且上端放置溢流盖板的溢流井,且溢流井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渗水管连通的导水管,所述溢流井的内侧设置有滤框,所述滤框的内侧设置有与溢流盖板底部固定连接的截污挂篮;

6、屋面建筑,所述屋面建筑的上端设置有导水天沟,所述导水天沟的底部连通有与渗水管和溢流井连通的引水管;

7、储水池,所述储水池与渗水管的终端连通;

8、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污水处理设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的进液端通过管道延伸至储水池内腔的下端,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左侧的下端连通有内表面安装控制阀体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远离污水处理设备的一端连通有用于景观和绿化用水的净水池。

9、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侧下端固定连接均液网板的均液罩,且均液罩的顶部与提升泵的出液端连通。

10、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贯穿至污水处理设备左侧外部的搅拌杆,且搅拌杆位于污水处理设备内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搅拌件。

11、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半齿轮,所述搅拌杆位于污水处理设备左侧上方和下方的对应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滑座,所述导向滑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框体,所述框体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与半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板,所述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板,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左侧的中端通过旋转轴活动连接有顶部与第二齿板啮合的辅助齿轮。

12、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内腔的下端设置有石墨烯基金属网膜过滤板,所述石墨烯基金属网膜过滤板位于污水处理设备内腔的上方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左端贯穿污水处理设备的左侧、且延伸至污水处理设备的外部,所述螺纹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辅助齿轮底部啮合的清洁齿轮,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与石墨烯基金属网膜过滤板的顶部接触的清洁刷板。

13、优选的,所述框体正面的上端固定安装有l形连接板,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左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添加剂箱,所述添加剂箱底部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定量筒,所述定量筒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正面和l形连接板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拉杆。

14、优选的,所述定量筒的后侧连通有内表面设置第二单向阀的送液管,且送液管远离定量筒的一端和均液罩的后端连通。

15、优选的,所述排液管靠近定量筒的一端连通有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远离送液管的一端和添加剂箱后侧的下端连通。

16、优选的,所述添加剂箱内的添加剂为混合后液体。

17、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步骤一:通过道路滤床、广场滤床、屋面建筑、景观滤床和导水天沟的设置,能够快速对雨水进行导引,使得导引的雨水经快速渗透和引流,进入溢流井和渗水管内,且滤框和截污挂篮能够对进入溢流井内的水体进行过滤,避免大颗粒杂质经导水管进入渗水管,避免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堵塞的情况;

19、步骤二:经渗水管或水渠的引流能够把雨水集中到储水池内储存、调节和沉淀;

20、步骤三:接着,提升泵能够把储水池内的雨水送入污水处理设备内,进而能够对污水进行处理;

21、步骤四:而通过污水处理设备后的过滤水体能够经排液管进入净水池存储,用于后期景观和绿化使用。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3、1.本专利技术通过道路滤床、广场滤床、屋面建筑、景观滤床和导水天沟的设置,能够快速对雨水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设备(10)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侧下端固定连接均液网板(24)的均液罩(25),且均液罩(25)的顶部与提升泵(15)的出液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设备(10)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6),所述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贯穿至污水处理设备(10)左侧外部的搅拌杆(29),且搅拌杆(29)位于污水处理设备(10)内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搅拌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2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半齿轮(19),所述搅拌杆(29)位于污水处理设备(10)左侧上方和下方的对应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滑座(38),所述导向滑座(38)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框体(36),所述框体(36)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与半齿轮(19)啮合的第一齿板(35),所述框体(3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板(20),所述污水处理设备(10)左侧的中端通过旋转轴活动连接有顶部与第二齿板(20)啮合的辅助齿轮(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设备(10)内腔的下端设置有石墨烯基金属网膜过滤板(27),所述石墨烯基金属网膜过滤板(27)位于污水处理设备(10)内腔的上方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28),且螺纹杆(28)的左端贯穿污水处理设备(10)的左侧、且延伸至污水处理设备(10)的外部,所述螺纹杆(2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辅助齿轮(21)底部啮合的清洁齿轮(37),所述螺纹杆(28)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与石墨烯基金属网膜过滤板(27)的顶部接触的清洁刷板(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36)正面的上端固定安装有L形连接板(23),所述污水处理设备(10)左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添加剂箱(14),所述添加剂箱(14)底部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定量筒(18),所述定量筒(18)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活塞(30),所述活塞(30)的正面和L形连接板(23)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拉杆(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筒(18)的后侧连通有内表面设置第二单向阀(34)的送液管(33),且送液管(33)远离定量筒(18)的一端和均液罩(25)的后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液管(33)靠近定量筒(18)的一端连通有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单向阀(32)的进液管(31),所述进液管(31)远离送液管(33)的一端和添加剂箱(14)后侧的下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箱(14)内的添加剂为混合后液体。

10.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设备(10)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侧下端固定连接均液网板(24)的均液罩(25),且均液罩(25)的顶部与提升泵(15)的出液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设备(10)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6),所述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贯穿至污水处理设备(10)左侧外部的搅拌杆(29),且搅拌杆(29)位于污水处理设备(10)内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搅拌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2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半齿轮(19),所述搅拌杆(29)位于污水处理设备(10)左侧上方和下方的对应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滑座(38),所述导向滑座(38)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框体(36),所述框体(36)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与半齿轮(19)啮合的第一齿板(35),所述框体(3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板(20),所述污水处理设备(10)左侧的中端通过旋转轴活动连接有顶部与第二齿板(20)啮合的辅助齿轮(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合人工滤床与网膜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设备(10)内腔的下端设置有石墨烯基金属网膜过滤板(27),所述石墨烯基金属网膜过滤板(27)位于污水处理设备(10)内腔的上方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留红李志坚叶宾杜尔登李致庆郑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元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