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特别涉及一种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为缓解地面空间紧张、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基础设施效能,城市轨道交通网线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和成熟。然而,随着城市空间的日益紧凑和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轨交周边地下空间的开发建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核心城区或特殊地质条件下,邻隧施工不仅需要快速高效以减少对轨交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还必须确保结构的长期安全稳定性和使用功能舒适性,这其中包含了对防水和减振性能的严格要求。
2、目前国内工程建设通常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结构的方法施工基础底板,传统现浇底板尽管在整体性和操作性方面具有优势,但也存在以下缺陷:现浇底板需要在现场搭建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并等待养护,施工周期较长;现场条件复杂多变,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和开裂、渗漏等问题,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此外,常规的现浇底板不考虑减振隔音设计,且混凝土本身的密度和刚性有助于振动传递而非吸收。
3、鉴于此,针对轨道交通周边的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快速施工、防水安全与振动控制等高标准要求,研究一种能够快速高效施工且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新型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力求在保证基础底板高质量快速施工的同时,实现结构受力、底板防水与房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包括预制底板结构和现浇底板结构,所述预制底板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预制底板垫层、第一防水层、预制底板结构层、预制底板减振层、第二防水层、预制底板构造层和周边竖向围合设置的封头模板,所述预制底板结构设置于工程桩和结构柱之间,并避让工程桩和结构柱布置;所述现浇底板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现浇底板垫层、现浇底板防水层、现浇底板结构层和现浇底板减振填充层,所述现浇底板结构设置于预制底板结构之间,覆盖工程桩上方和结构柱下方;通过现浇底板结构层主筋和预制底板结构层预留主筋的受力连接,以及工程桩纵筋和结构柱主筋的锚入固定,并整体浇筑混凝土,使预制底板结构、现浇底板结构、工程桩和结构柱形成一体;在现浇底板减振填充层与预制底板构造层顶面由下至上满堂铺设粘结层和饰面层。
4、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底板结构的第一防水层采用防水卷材空铺于垫层上,并在周边向上延伸至结构层顶面形成围边封闭,所述预制底板结构的第二防水层采用防水涂料贴附于减振层之上,并在周边向上延伸至构造层顶面形成围边封闭。
5、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底板减振层包括水平满铺于预制底板结构层上的减振垫板以及紧贴封头模板内侧竖向敷设的围边减振垫,围边减振垫在角部转折延伸至减振垫板上方,两者相互搭接形成振动隔离。
6、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底板结构的封头模板沿预制底板周边竖向布置,将预制底板垫层至构造层围合封闭,并在预制底板结构层预留主筋位置设置穿越孔洞,封头模板的高度与预制底板等厚。
7、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底板结构的封头模板在转角位置向下留设有外伸刃脚,外伸刃脚的长度为l/5~l/3,l为封头模板边长,宽度为50~500mm。
8、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底板结构的封头模板外侧分别在预制底板结构层和构造层预设有围边止水钢板和橡胶止水带。
9、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底板结构层预留主筋是结构层的受力主筋,是所述预制底板结构层主筋穿过封头模板的外伸段,在封头模板外侧的外伸长度大于或等于35d。
10、进一步地,所述现浇底板减振填充层是在现浇底板结构层顶面采用一定强度的吸音减振材料密实填充或填充至结构柱侧面,并与预制底板构造层顶面平齐。
11、进一步地,所述吸音减振材料需满足在100kpa荷载下的平均变压缩曲线斜率不超过8mm/h的强度要求。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步骤s1、工厂生产预制底板结构成品构件,施工现场开挖至基底进行桩头和地基清理;
14、步骤s2、将预制底板结构构件运输至现场,通过封头模板外伸刃脚进行定位安装;
15、步骤s3、在现浇底板结构区域依次敷设现浇底板垫层和防水层;
16、步骤s4、在现浇底板结构区域进行工程桩纵筋、结构柱主筋和结构层钢筋的排布固定,并与周边预制底板结构层预留主筋进行受力连接;
17、步骤s5、整体浇筑施工现浇底板结构层和结构柱混凝土,使预制底板结构、现浇底板结构、工程桩和结构柱形成一体;
18、步骤s6、待混凝土到达强度后,在现浇底板结构层顶面和结构柱侧面施工现浇底板减振填充层;
19、步骤s7、在现浇底板减振填充层与预制底板构造层顶面由下至上满堂铺设粘结层和饰面层。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21、(1)本专利技术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工厂内标准化、规模化和精细化生产主要部件,随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定位安装,再配合现浇底板结构区域少量现浇作业形成底板整体结构,能有效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质量、节省项目成本,同时减少现场施工的噪音、粉尘等污染,属于环境友好型绿色工法。
22、(2)本专利技术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预制底板结构生产阶段就根据防水和减振需求预先设计防水做法和减振构造,通过防水层、减振层与结构层和构造层的紧密结合,以及预制底板和现浇底板接缝处的封闭隔离处理,实现结构受力、底板防水与房屋减振性能的一体化,有利于建筑物安全性、耐久性和舒适性的提升。
23、(3)本专利技术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预制底板结构设置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并在周边向上延伸至结构层和构造层顶面,并在封头模板外侧预设围边止水钢板和橡胶止水带,共同构成多道围边封闭防水体系,使预制底板内部及与现浇底板之间在水平和竖向均形成完整的止水隔离,确保了整体连接后基础底板的防水性能。
24、(4)本专利技术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预制底板减振层将预制底板构造层与下方直接承受地铁振动影响的预制底板结构层完全隔离开,通过现浇底板减振填充层将饰面层与下方直接承受地铁振动影响的现浇底板结构层完全隔离开,达到减轻构造层和减振填充层上方底板顶部满堂饰面层振动效应的目的。
25、(5)本专利技术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预制底板结构预留主筋与现浇底板结构层主筋的受力连接以及工程桩纵筋和结构柱主筋的锚入固定并整体浇筑混凝土,使预制底板结构、现浇底板结构、工程桩和结构柱形成一体,不仅增强了基础底板的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底板结构和现浇底板结构,所述预制底板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预制底板垫层、第一防水层、预制底板结构层、预制底板减振层、第二防水层、预制底板构造层和周边竖向围合设置的封头模板,所述预制底板结构设置于工程桩和结构柱之间,并避让工程桩和结构柱布置;所述现浇底板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现浇底板垫层、现浇底板防水层、现浇底板结构层和现浇底板减振填充层,所述现浇底板结构设置于预制底板结构之间,覆盖工程桩上方和结构柱下方;通过现浇底板结构层主筋和预制底板结构层预留主筋的受力连接,以及工程桩纵筋和结构柱主筋的锚入固定,并整体浇筑混凝土,使预制底板结构、现浇底板结构、工程桩和结构柱形成一体;在现浇底板减振填充层与预制底板构造层顶面由下至上满堂铺设粘结层和饰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结构的第一防水层采用防水卷材空铺于垫层上,并在周边向上延伸至结构层顶面形成围边封闭,所述预制底板结构的第二防水层采用防水涂料贴附于减振层之上,并在周边向上延伸至构造层顶面形成围边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减振层包括水平满铺于预制底板结构层上的减振垫板以及紧贴封头模板内侧竖向敷设的围边减振垫,围边减振垫在角部转折延伸至减振垫板上方,两者相互搭接形成振动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结构的封头模板沿预制底板周边竖向布置,将预制底板垫层至构造层围合封闭,并在预制底板结构层预留主筋位置设置穿越孔洞,封头模板的高度与预制底板等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结构的封头模板在转角位置向下留设有外伸刃脚,外伸刃脚的长度为L/5~L/3,L为封头模板边长,宽度为50~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结构的封头模板外侧分别在预制底板结构层和构造层预设有围边止水钢板和橡胶止水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结构层预留主筋是结构层的受力主筋,是所述预制底板结构层主筋穿过封头模板的外伸段,在封头模板外侧的外伸长度大于或等于35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底板减振填充层是在现浇底板结构层顶面采用一定强度的吸音减振材料密实填充或填充至结构柱侧面,并与预制底板构造层顶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减振材料需满足在100kPa荷载下的平均变压缩曲线斜率不超过8mm/h的强度要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底板结构和现浇底板结构,所述预制底板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预制底板垫层、第一防水层、预制底板结构层、预制底板减振层、第二防水层、预制底板构造层和周边竖向围合设置的封头模板,所述预制底板结构设置于工程桩和结构柱之间,并避让工程桩和结构柱布置;所述现浇底板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现浇底板垫层、现浇底板防水层、现浇底板结构层和现浇底板减振填充层,所述现浇底板结构设置于预制底板结构之间,覆盖工程桩上方和结构柱下方;通过现浇底板结构层主筋和预制底板结构层预留主筋的受力连接,以及工程桩纵筋和结构柱主筋的锚入固定,并整体浇筑混凝土,使预制底板结构、现浇底板结构、工程桩和结构柱形成一体;在现浇底板减振填充层与预制底板构造层顶面由下至上满堂铺设粘结层和饰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结构的第一防水层采用防水卷材空铺于垫层上,并在周边向上延伸至结构层顶面形成围边封闭,所述预制底板结构的第二防水层采用防水涂料贴附于减振层之上,并在周边向上延伸至构造层顶面形成围边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减振层包括水平满铺于预制底板结构层上的减振垫板以及紧贴封头模板内侧竖向敷设的围边减振垫,围边减振垫在角部转折延伸至减振垫板上方,两者相互搭接形成振动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铮,林巧,薛晨峰,单永华,周婉,黄炳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