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船货舱通风,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1、集装箱船货舱内装载冷藏集装箱时,需采用有效的通风手段保证各个冷藏集装箱自身压缩机处的工作温度不超过限值,目前的设计中,往往利用横舱壁空间布置风道,与露天甲板风机连接并延伸向下布置,在各层装箱位置开设通风孔或安装通风支管以达到通风目的。
2、现在利用横舱壁空间布置风道实现货舱内通风的设计存在以下缺陷:
3、1.现有技术风道内需设置隔板或骨材结构保证船体强度与刚度,通过内部结构开孔保证空气流通,但内部结构的存在导致风道阻力增加,通风效率受到影响;
4、2.由于通风设计需保证各个位置处集装箱压缩机的通风,风道与露天甲板连接,延伸向下布置,占用较大横舱壁空间,必要时采用增加横舱壁整体厚度的方法进行解决,进一步增加船舶尺度与重量,且施工工作量大,并且占用通行空间,不利于冷藏集装箱的使用与维护。
5、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通风效率高、不额外占用横舱壁空间、不影响人员通行维护的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应用过程中,横舱壁内风道存在加固结构影响通风效率,额外占用横舱壁空间导致船体重量增加,影响人员通行维护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所述集装箱船包括船底层板、甲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船底层板和所
3、所述通风结构包括:
4、通风件,所述通风件设置有光滑的内壁以及由内壁围成的横向风道,所述横向风道沿所述集装箱船的横向布置,所述通风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横向风道内外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工作区域相连通;
5、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货舱内,所述支撑件支撑连接所述通风件的外壁之间。
6、优选的,所述货舱内沿竖直方向布置有主风道,所述主风道经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横向风道;
7、所述横向风道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通风部和进风部,所述通风部上设置有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部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部在径向上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通风部在径向上的截面尺寸。
8、优选的,所述进风部的底面低于所述通风部的底面,所述通风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横向风道内外的流水孔,所述流水孔位于所述横向风道的底面,其中所述流水孔的尺寸远小于所述出风口的尺寸。
9、优选的,所述进风部的底面在所述集装箱船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进导流面和出导流面,其中所述出导流面连接于所述进风部的底面和所述通风部的底面之间,所述进导流面的高度和所述出导流面的高度均以远离所述通风部底面的方式逐渐增加,所述主风道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和所述进导流面相交。
10、优选的,所述出风口沿所述横向风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出风口包括流动风口和散热风口,所述流动风口位于所述通风件在竖直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所述散热风口位于所述通风口在所述集装箱船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所述冷藏集装箱上设置有压缩机,所述散热风口朝向所述压缩机设置。
11、优选的,所述通风结构支撑连接于所述货舱内相对的两个横舱壁之间。
12、优选的,所述人员通道包括相连通的横通道、纵通道和竖通道;
13、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船底层板和所述通风件的下端面之间,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通风件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其中相邻所述支撑件相对的侧面之间形成所述纵通道,每一个所述支撑件上均开设在所述通风件的长度方向上相连通的横通孔,所述横通孔的内壁围成所述横通道,所述通风件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竖通孔,所述竖通孔以避让所述横向风道的方式布置,所述竖通孔和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的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竖通孔的内壁围成所述竖通道。
14、优选的,所述横向风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横向风道在所述集装箱船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竖通道设置于相邻两个横向风道之间。
15、优选的,所述人员通道的底面和所述船底层板的上端面相平齐,所述通风件的上端面和最下层平台相平齐。
16、优选的,所述通风件包括:
17、水平布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船底层板在竖直方向上相对间隔设置;
18、竖直布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连接于所述顶板靠近船首一侧的边沿和所述船底层板靠近船首一侧的边沿之间,所述后侧板连接于所述顶板靠近船尾一侧的边沿和所述船底层板靠近船尾一侧的边沿之间,所述顶板、所述船底层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内壁围成所述横向风道;
19、端侧板,所述端侧板封闭所述横向风道在所述集装箱船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端侧板分别连接所述顶板、所述船底层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
20、在所述集装箱船的宽度方向上,所述顶板包括依次连接的顶第一板和顶第二板,所述底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底第一板、底第二板和底第三板,所述前侧板包括前侧第一板和前侧第二板,所述后侧板包括后侧第一板和后侧第二板,所以端侧板包括端侧中板、端侧第一边板和端侧第二边板;
21、所述顶第一板、所述底第一板、所述前侧第一板和所述后侧第一板的内壁围成所述通风部;
22、所述顶第二板、所述底第二板、底第三板、所述前侧第二板和所述后侧第二板围城所述进风部;
23、所述端侧中板封闭所述通风部靠近所述集装箱船宽度方向上中心的一侧端口,所述端侧第一边板和所述端侧第二边板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所述端侧第一边板和所述端侧第二边板封闭所述通风部靠近所述集装箱船宽度方向上靠近船舷的一侧端口;
24、其中所述端侧第一边板和所述底第二板均为倾斜设置,所述端侧第一边板的内侧面为所述进导流面,所述底第二板的内侧面为出导流面。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6、该通风结构设置有横向风道以及连通横向风道内外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气流可通过进风口进入并通过出风口到达工作区域内,实现工作区域内空气的流动,满足冷藏集装箱的通风需求,其中通风件通过外部的支撑件支撑,确保其自身强度与刚度,通风件的内壁光滑且不布置结构,在通风过程中不额外增加横向风道阻力,提高通风效率;
27、该通风结构设置于工作区域内,且不高于最下层平台,不额外占用横舱壁空间,可减少横舱壁范围内风道布置数量,进而减少结构零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所述集装箱船(100)包括船底层板(101)、甲板(102)以及设置于所述船底层板(101)和所述甲板(102)之间货舱(103),所述货舱(103)内设置有多列冷藏集装箱(105),每列中的所述冷藏集装箱(105)均沿所述集装箱船(100)的宽度方向布置,且每列中的所述冷藏集装箱(105)在竖直方向上堆叠布置,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冷藏集装箱(105)之间设置有平台(104),在所述集装箱船(100)的长度方向上,相邻两列所述冷藏集装箱(105)之间预留有工作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200)位于所述工作区域内,且所述通风结构(200)不高于最下层所述平台(104),所述通风结构(200)内设置有人员通道(203),在竖直方向上所述人员通道(203)和所述平台(104)相连通,在所述集装箱船(100)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人员通道(203)经过各所述冷藏集装箱(105);
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货舱(103)内沿竖直方向布置有主风道(205),所述主风道(205)经所述进风口(2012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2011b)的底面低于所述通风部(2011a)的底面,所述通风件(201)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横向风道(2011)内外的流水孔(2014),所述流水孔(2014)位于所述横向风道(2011)的底面,其中所述流水孔(2014)的尺寸远小于所述出风口(2013)的尺寸。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2011b)的底面在所述集装箱船(100)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进导流面(2011b1)和出导流面(2011b2),其中所述出导流面(2011b2)连接于所述进风部(2011b)的底面和所述通风部(2011a)的底面之间,所述进导流面(2011b1)的高度和所述出导流面(2011b2)的高度均以远离所述通风部(2011a)底面的方式逐渐增加,所述主风道(205)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和所述进导流面(2011b1)相交。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013)沿所述横向风道(201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出风口(2013)包括流动风口(20131)和散热风口(20132),所述流动风口(20131)位于所述通风件(201)在竖直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所述散热风口(20132)位于所述通风口在所述集装箱船(100)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所述冷藏集装箱(105)上设置有压缩机(1051),所述散热风口(20132)朝向所述压缩机(1051)设置。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200)支撑连接于所述货舱(103)内相对的两个横舱壁之间。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通道(203)包括相连通的横通道(203a)、纵通道(203b)和竖通道(203c);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风道(20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横向风道(2011)在所述集装箱船(100)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竖通道(203c)设置于相邻两个横向风道(2011)之间。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通道(203)的底面和所述船底层板(101)的上端面相平齐,所述通风件(201)的上端面和最下层平台(104)相平齐。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件(201)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所述集装箱船(100)包括船底层板(101)、甲板(102)以及设置于所述船底层板(101)和所述甲板(102)之间货舱(103),所述货舱(103)内设置有多列冷藏集装箱(105),每列中的所述冷藏集装箱(105)均沿所述集装箱船(100)的宽度方向布置,且每列中的所述冷藏集装箱(105)在竖直方向上堆叠布置,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冷藏集装箱(105)之间设置有平台(104),在所述集装箱船(100)的长度方向上,相邻两列所述冷藏集装箱(105)之间预留有工作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200)位于所述工作区域内,且所述通风结构(200)不高于最下层所述平台(104),所述通风结构(200)内设置有人员通道(203),在竖直方向上所述人员通道(203)和所述平台(104)相连通,在所述集装箱船(100)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人员通道(203)经过各所述冷藏集装箱(105);
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货舱(103)内沿竖直方向布置有主风道(205),所述主风道(205)经所述进风口(2012)连通所述横向风道(2011);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2011b)的底面低于所述通风部(2011a)的底面,所述通风件(201)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横向风道(2011)内外的流水孔(2014),所述流水孔(2014)位于所述横向风道(2011)的底面,其中所述流水孔(2014)的尺寸远小于所述出风口(2013)的尺寸。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货舱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2011b)的底面在所述集装箱船(100)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进导流面(2011b1)和出导流面(2011b2),其中所述出导流面(2011b2)连接于所述进风部(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黄茜,罗镇泉,黄锦涛,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