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面救援爬行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623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冰面救援爬行锥,所属冰面救援技术领域,包括筒体,筒体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收纳筒,筒体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箱,半齿轮通过通槽延伸至筒体的内腔,筒体内置有齿条,齿条与半齿轮相啮合,在救援使用的时候,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半齿轮转动,与半齿轮啮合的齿条带动活动杆移动,当半齿轮光滑的另外半周随着电机转动至齿条所在位置上的时候,利用弹簧的弹力带动锥体移动至收纳筒的内部,即半齿轮转动一周后,锥体往复移动一次,即探出收纳筒外部在收回至内部,通过往复移动的锥体节省了相关人员救援过程的体力,从而提高了救援过程的效率,避免因为体力消耗过大造成更大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冰面救援,具体涉及一种冰面救援爬行锥


技术介绍

1、春季天气和冰面情况复杂多变,冰层较薄,冰面承载力降低,不可预见的危险和安全隐患较多,极易发生冰面塌陷溺水事故,在冰面上发生意外的时候,可以通过爬行锥应急救援,以保证相关人员的安全性;

2、相关技术(公开号为:cn216301430u)中公开了一种冰面救援爬行锥,其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将锥杆插入冰层、土层或岩石缝隙等在峭壁或陡坡上形成一个稳定合适的借力点,使用户能够通过这个借力点安全的爬上峭壁或陡坡,同时也使冰面救援人员能够通过本装置快速的在冰面上爬行至待救者的身边,有效的提高救援的效率,使待救者被就下了的机率更大,保护装置的设计能够将锥杆包裹在内,从而使锥杆不容易弯曲变形,对锥杆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避免用户或他人被本装置误伤,该装置不仅能够使用户在攀爬时更加的省力,而且极大的提高了用户攀爬时的安全性,适合户外爱好者或冰面救援等人员攀爬或自救使用;

3、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发现相关技术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在危险发生的时候,遇难人员使用爬行锥的过程中,通过该锥体在扎入冰面的过程中使用力度更大,通过力度迫使锥体漏出外部,进行爬行,加剧救援过程体力的使用,从而影响救援效果,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冰面救援爬行锥;

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本申请的
技术介绍
部分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爬行锥救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冰面救援爬行锥,采用锥体机构结合省力操作机构达到提高冰面救援效率的效果。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2、一种冰面救援爬行锥,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收纳筒,所述筒体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箱,所述筒体的侧壁开设有通槽,所述驱动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侧壁套接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通过所述通槽延伸至所述筒体的内腔,所述筒体内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半齿轮相啮合,所述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的一端,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锥体,所述锥体滑动连接在所述收纳筒的内侧壁,所述活动杆依次贯穿于所述筒体的侧壁以及收纳筒的侧壁并延伸至内腔,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壁套接有弹簧。

3、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冰面救援爬行锥,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筒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固定安装在所述齿条的侧壁,所述第二导向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杆的侧壁。

5、所述收纳筒的两侧壁分别对称的固定安装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外侧壁缠绕有绑带,所述绑带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轴的侧壁,所述绑带的另一端通过开孔延伸出外部,两个所述绑带分别对称的安装有卡扣。

6、所述收纳箱与所述活动轴之间对称的设置有回卷弹簧。

7、所述收纳筒的内腔嵌入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套接在所述锥体的外侧壁。

8、所述收纳筒的外侧壁套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为弹性体。

9、所述驱动箱的侧壁均匀对称的开设有散热孔。

10、本技术的一种冰面救援爬行锥,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1、一、在救援使用的时候,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半齿轮转动,半齿轮转动一周后,锥体往复移动一次,即探出收纳筒外部在收回至内部,通过往复移动的锥体节省了相关人员救援过程的体力,从而提高了救援过程的效率,避免因为体力消耗过大造成更大的危险。

12、二、在通过齿条与转动的半齿轮啮合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使得齿条同时随着第一导向块贴合在导向杆的外表面滑动,同时活动杆随着第二导向块贴合在导向杆的外表面滑动,通过与活动方向相平行的导向杆,保证了活动杆带动锥体往复移动过程的稳定性,避免位置偏移,从而保证了冰面爬行过程的稳固性。

13、三、在两个绑带延伸出外部的那端固定安装卡扣的两部分,在爬行锥使用的过程中,分别在收纳箱内将绑带拉伸出,然后通过卡扣固定在手臂上,从而避免救援过程中爬行锥脱离,进而保证了救援过程的稳定性。

14、四、通过支撑座对锥体移动方向的限位,保证了锥体移动方向的稳定性,避免位置偏移,从而保证了救援应用过程的稳固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冰面救援爬行锥,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收纳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箱(3),所述筒体(1)的侧壁开设有通槽(15),所述驱动箱(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输出轴的外侧壁套接有半齿轮(20),所述半齿轮(20)通过所述通槽(15)延伸至所述筒体(1)的内腔,所述筒体(1)内置有齿条(19),所述齿条(19)与所述半齿轮(20)相啮合,所述齿条(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6)的一端,所述活动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锥体(7),所述锥体(7)滑动连接在所述收纳筒(2)的内侧壁,所述活动杆(6)依次贯穿于所述筒体(1)的侧壁以及收纳筒(2)的侧壁并延伸至内腔,所述活动杆(6)的外侧壁套接有弹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面救援爬行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导向杆(21),所述导向杆(21)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向块(18)和第二导向块(16),所述第一导向块(18)固定安装在所述齿条(19)的侧壁,所述第二导向块(16)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杆(6)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面救援爬行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筒(2)的两侧壁分别对称的固定安装有收纳箱(4),所述收纳箱(4)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活动轴(23),所述活动轴(23)的外侧壁缠绕有绑带(5),所述绑带(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轴(23)的侧壁,所述绑带(5)的另一端通过开孔延伸出外部,两个所述绑带(5)分别对称的安装有卡扣(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冰面救援爬行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4)与所述活动轴(23)之间对称的设置有回卷弹簧(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面救援爬行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筒(2)的内腔嵌入安装有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套接在所述锥体(7)的外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面救援爬行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筒(2)的外侧壁套接有防滑套(11),所述防滑套(11)为弹性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面救援爬行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3)的侧壁均匀对称的开设有散热孔(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面救援爬行锥,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收纳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箱(3),所述筒体(1)的侧壁开设有通槽(15),所述驱动箱(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输出轴的外侧壁套接有半齿轮(20),所述半齿轮(20)通过所述通槽(15)延伸至所述筒体(1)的内腔,所述筒体(1)内置有齿条(19),所述齿条(19)与所述半齿轮(20)相啮合,所述齿条(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6)的一端,所述活动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锥体(7),所述锥体(7)滑动连接在所述收纳筒(2)的内侧壁,所述活动杆(6)依次贯穿于所述筒体(1)的侧壁以及收纳筒(2)的侧壁并延伸至内腔,所述活动杆(6)的外侧壁套接有弹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面救援爬行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导向杆(21),所述导向杆(21)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向块(18)和第二导向块(16),所述第一导向块(18)固定安装在所述齿条(19)的侧壁,所述第二导向块(16)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明孙珑妍张振夫叶茂楚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蓝火焰安全科技辽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