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混凝土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传统的建筑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建筑速度和建筑质量的要求,因此建筑类机器人应运而生。建筑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主完成建筑施工任务的自动化设备,该类型机器人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安全事故。而在建筑机器人领域,造楼用机器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造楼用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施工现场自主完成建筑物结构构件的安装、焊接、混凝土浇筑以及检测评估等任务的机器人。本专利所述设备主要应用于检测评估领域。
2、在高层建筑中,对已施工混凝土墙面的检测往往是由人工开展的,这对检测人员的经验与专业素养提出了较大要求,检测人员需对混凝土表面质量是否存在裂缝、麻面、孔洞、露筋或者蜂窝进行视觉上的判断,这意味着判断结论往往不够具体、难以量化、无法形成有效的记录,造成检测过程效率低下、检测结果存在误差的隐患,同时,受限于造楼机作业特点,检测人员作为施工过程的一个环节,往往需要进行长期的现场作业,这加大了人员受伤风险,经济成本陡然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对已施工混凝土墙面的检测往往是由人工开展的,其判断结论往往不够具体、难以量化、无法形成有效的记录,造成检测过程效率低下、检测结果存在误差的隐患,同时,受限于造楼机作业特点,检测人员作为施工过程的一个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检测系统,包括:
3、轨道,其布置在造楼机内侧,并沿混凝土墙面周向布置;
4、混凝土检测机器人,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混凝土沿所述轨道移动的驱动组件和用于检测混凝土墙面的检测组件,所述混凝土检测机器人悬挂在所述轨道上;
5、智能回弹仪,其与所述混凝土检测机器人通讯连接。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检测机器人还包括:
7、壳体;
8、第一安装板,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9、第二安装板,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方,并和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10、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方,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方。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12、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
13、主动轮,其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方,并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
14、从动轮,其通过支架组件转动安装在所述主动轮的上方。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包括:
16、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主动轮的两侧;
17、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沿竖直方向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架,且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部分套设有弹簧,并通过紧固螺帽连接;
18、所述从动轮位于所述支架的两侧,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
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辅助轮,所述辅助轮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且所述辅助轮呈水平布置。
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轨道的底面设置有开口,所述从动轮位于所述轨道内,并与所述轨道设置有所述开口的一面的内表面贴合,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轨道设置有所述开口的一面的外表面贴合,所述辅助轮与所述轨道的开口的两侧接触。
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
22、辅助支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
23、安装架,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辅助支架转动连接;
24、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辅助支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以驱动所述安装架转动
25、3d摄像机,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26、2d摄像机,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底部;
27、陀螺仪,所述陀螺仪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底部。
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侧。
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轨道还布置有容纳仓,所述容纳仓用于容纳不工作时的混凝土检测机器人。
3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检测系统,其可对混凝土表面质量、强度、温湿度等指标进行自动化检测评估,将其机器人作为造楼机施工过程的一个环节,可有效替代人工检测,缩短检测周期,避免人员受伤,同时对于检测结果的量化有利于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有益于对检测结果的评价与反馈,有效解决人工检测带来的各类误差与风险,提高混凝土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检测机器人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辅助轮,所述辅助轮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且所述辅助轮呈水平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底面设置有开口,所述从动轮位于所述轨道内,并与所述轨道设置有所述开口的一面的内表面贴合,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轨道设置有所述开口的一面的外表面贴合,所述辅助轮与所述轨道的开口的两侧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9.根据权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还布置有容纳仓,所述容纳仓用于容纳不工作时的混凝土检测机器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检测机器人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辅助轮,所述辅助轮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且所述辅助轮呈水平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底面设置有开口,所述从动轮位于所述轨道内,并与所述轨道设置有所述开口的一面的内表面贴合,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梅杰,王磊,王平,熊学胜,葛畅,施成昊,常腾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