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船舶的过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船舶的过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5918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过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的过驳装置。船舶的过驳装置包括转运组件、过驳导轨和升降组件,转运组件包括转运驱动件和转运架,转运驱动件驱动转运架在收纳于设备舱内的收纳位置和伸出设备舱的水密门的极限位置之间往复移动。转运架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升降导轨。过驳导轨沿高度方向安装于船舷侧。当转运架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升降导轨的底端与过驳导轨的顶端相对接。升降组件包括升降驱动件和用于收放接驳船的升降架,升降驱动件驱动升降架沿相对接的升降导轨和过驳导轨升降移动,升降架在过驳导轨上具有接驳人员的接驳位置和收放接驳船的收放位置,水面低于接驳位置且高于收放位置。船舶的过驳装置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过驳,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的过驳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船舶的过驳装置作业方式主要包括如下三种:1)钢丝绳收放方式:人员先登上接驳船(一般为小艇),再利用卷扬机将接驳船吊离水面或下放至水面。2)船尾斜台方式:接驳船利用自身动力冲上斜台返回母船,同样通过自身动力以倒车方式离开母船。3)船尾舱池方式:在船舶尾部开设一个空间较大且浸入水下的舱室,接驳船直接开进舱室内,人员从舱室登艇或从接驳船登上母船。

2、上述几种船舶的过驳装置作业时需要多名操作人员,且对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高,接驳船布放和回收流程繁多,操作繁琐,效率低下。而且,在船舶的过驳装置作业时,卷扬机吊放方式或冲斜台方式都容易导致海水及海浪对接驳船产生强烈冲击,从而对接驳船及接驳船上的人员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而吊放方式在解除钢丝绳卸扣或对接母船钢丝绳卸扣时,存在因接驳船摆动而导致人员受伤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的过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过驳装置作业时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提高船舶的过驳装置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船舶的过驳装置,包括:

4、转运组件,所述转运组件包括转运驱动件和转运架,所述转运驱动件驱动所述转运架在收纳于设备舱内的收纳位置和伸出所述设备舱的水密门的极限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转运架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升降导轨;

5、过驳导轨,沿所述高度方向安装于船舷侧;当所述转运架移动至所述极限位置时,所述升降导轨的底端与所述过驳导轨的顶端相对接;

6、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驱动件和用于收放接驳船的升降架,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升降架沿相对接的所述升降导轨和所述过驳导轨升降移动,所述升降架在所述过驳导轨上具有接驳人员的接驳位置和收放所述接驳船的收放位置,水面低于所述接驳位置且高于所述收放位置。

7、作为船舶的过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转运架还包括座架和斜撑杆,所述升降导轨设置于所述座架上,且所述斜撑杆倾斜设置于所述升降导轨与所述座架之间,以使所述转运架形成三角架。

8、作为船舶的过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座架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组,所述设备舱内设置有滑轨,所述转运驱动件驱动所述行走轮组沿所述滑轨在所述收纳位置与所述极限位置之间移动。

9、作为船舶的过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座架的底端还安装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滑轨配合,以将所述转运架锁定于所述极限位置或者解锁所述转运架。

10、作为船舶的过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升降架包括主架体,所述主架体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沿所述主架体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滚轮模块,所述滚轮模块倾斜设置,以使至少两个所述滚轮组件围成与所述接驳船底部轮廓相适配的v形架。

11、作为船舶的过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滚轮模块包括滚轮架、滚轮轴和滚轮,所述滚轮架安装于所述主架体上,所述滚轮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所述滚轮,所述滚轮轴倾斜并活动设置于所述滚轮架上,以使所述v形架的v形角度可调。

12、作为船舶的过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主架体远离所述升降导轨的一侧设置有护栏,所述主架体与所述护栏围成容纳所述接驳船的u形槽。

13、作为船舶的过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护栏的内侧壁安装有缓冲垫。

14、作为船舶的过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升降架的顶端设置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上绕设有吊绳,所述升降驱动件通过收放所述吊绳驱动所述升降架沿相对接的所述升降导轨和所述过驳导轨升降移动。

15、作为船舶的过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升降导轨和所述过驳导轨均具有轨道板;

16、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所述第一导轮分别与所述轨道板宽度方向的两侧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轮分别与所述轨道板厚度方向的两侧滑动配合。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8、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船舶的过驳装置包括转运组件、过驳导轨和升降组件,当转运架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升降导轨的底端与过驳导轨的顶端相对接。升降驱动件驱动升降架沿升降导轨和过驳导轨升降移动。当升降架移动至高于水面的接驳位置时,能够实现人员安全上下船。当升降架移动至低于水面的收放位置时,能够实现接驳船的布放回收。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船舶的过驳装置实现了接驳船的自动布放回收,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船舶的过驳装置的作业效率。同时,相对接的升降导轨和过驳导轨能够对升降架和接驳船的升降移动具有导向限位作用,避免升降架和接驳船受到风浪发生晃动,提高了升降架和接驳船升降移动过程的稳定性,保证人员安全登入接驳船或从接驳船安全上船,提高了船舶的过驳装置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船舶的过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的过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架(12)还包括座架(122)和斜撑杆(123),所述升降导轨(121)设置于所述座架(122)上,且所述斜撑杆(123)倾斜设置于所述升降导轨(121)与所述座架(122)之间,以使所述转运架(12)形成三角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的过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122)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组(13),所述设备舱(10)内设置有滑轨(102),所述转运驱动件(11)驱动所述行走轮组(13)沿所述滑轨(102)在所述收纳位置与所述极限位置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的过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122)的底端还安装有锁止件(14),所述锁止件(14)与所述滑轨(102)配合,以将所述转运架(12)锁定于所述极限位置或者解锁所述转运架(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的过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31)包括主架体(311),所述主架体(311)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沿所述主架体(311)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滚轮模块(312),所述滚轮模块(312)倾斜设置,以使至少两个所述滚轮组件围成与所述接驳船(20)底部轮廓相适配的V形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的过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模块(312)包括滚轮架(3121)、滚轮轴(3122)和滚轮(3123),所述滚轮架(3121)安装于所述主架体(311)上,所述滚轮轴(3122)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所述滚轮(3123),所述滚轮轴(3122)倾斜并活动设置于所述滚轮架(3121)上,以使所述V形架的V形角度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的过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311)远离所述升降导轨(121)的一侧设置有护栏(313),所述主架体(311)与所述护栏(313)围成容纳所述接驳船(20)的U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的过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313)的内侧壁安装有缓冲垫(314)。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的过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31)的顶端设置有定滑轮(32),所述定滑轮(32)上绕设有吊绳(33),所述升降驱动件通过收放所述吊绳(33)驱动所述升降架(31)沿相对接的所述升降导轨(121)和所述过驳导轨(2)升降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的过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导轨(121)和所述过驳导轨(2)均具有轨道板(21);

...

【技术特征摘要】

1.船舶的过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的过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架(12)还包括座架(122)和斜撑杆(123),所述升降导轨(121)设置于所述座架(122)上,且所述斜撑杆(123)倾斜设置于所述升降导轨(121)与所述座架(122)之间,以使所述转运架(12)形成三角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的过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122)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组(13),所述设备舱(10)内设置有滑轨(102),所述转运驱动件(11)驱动所述行走轮组(13)沿所述滑轨(102)在所述收纳位置与所述极限位置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的过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122)的底端还安装有锁止件(14),所述锁止件(14)与所述滑轨(102)配合,以将所述转运架(12)锁定于所述极限位置或者解锁所述转运架(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的过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31)包括主架体(311),所述主架体(311)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沿所述主架体(311)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滚轮模块(312),所述滚轮模块(312)倾斜设置,以使至少两个所述滚轮组件围成与所述接驳船(20)底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灿峰巫振汉王静施理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