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太阳能电池划伤的背面图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591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8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太阳能电池划伤的背面图形,其包括印刷在太阳能电池上的鱼叉主体,所述鱼叉主体的底部为弧形边;所述鱼叉主体的内部镂空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实际使用时,将底部设置为弧形边后,改变背面主栅鱼叉主体底部与相邻电池片上正面栅线的接触角度,从而改善栅线划伤的问题,同时,在印刷时通过对鱼叉主体进行镂空设置,使得浆料不涂敷在镂空位置处,在浆料印刷完成后浆料形成自流平,从而对镂空位置进行填补,最终形成完整的鱼叉图形,通过设置镂空可减少浆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鱼叉主体的厚度,进一步改善栅线划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改善太阳能电池划伤的背面图形


技术介绍

1、晶硅太阳能电池需要靠金属电极将光照下电池产生的电流输送到外部电路中去,目前晶硅太阳能电池主要采用丝网印刷与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电池电极;先通过丝网印刷将所需金属浆料分别印刷在电池的正面和背面,经烘干后烧结,在烧结过程中实现电极与硅片的接触,形成电流传输通道,完成金属电极的制备;

2、丝网印刷主要作用:将导电浆料通过局部网孔透墨,漏印至硅片上,网版开口的形状决定了印刷电极的形状;针对perc双面电池,则其两面都需要进行丝网印刷制成电极;为了便于后续焊接焊带,通常会将主栅端部的形状设置呈鱼叉形或其他形状;

3、电池片在包装时,通常叠放在一起,由于电池片背面主栅鱼叉底部呈直角,即鱼叉底部呈直边,且电池片背面主栅鱼叉位置底部与正面栅线直接硬接触,当两个电池片直接发生滑动时,滑动过程中易将正面栅线划伤。

4、因此,需要一种改善太阳能电池划伤的背面图形,以克服上述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太阳能电池划伤的背面图形,实现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问题的目的。

2、本技术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善太阳能电池划伤的背面图形,包括印刷在太阳能电池上的鱼叉主体,所述鱼叉主体的底部为弧形边;所述鱼叉主体的内部镂空设置。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4、所述鱼叉主体底部弧形边的半径为4.0592mm,弧长为2.5415mm。

5、所述鱼叉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梯形镂空,所述梯形镂空的梯形上底为0.02mm,下底为0.04mm,所述梯形镂空之间的间距为0.15mm,所述梯形镂空距离鱼叉主体外侧的距离为0.07mm,所述梯形镂空距离鱼叉主体内侧的距离为0.03mm。

6、所述梯形镂空的面积为鱼叉主体面积的15%。

7、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8、在实际使用时,将底部设置为弧形边后,改变背面主栅鱼叉主体底部与相邻电池片上正面栅线的接触角度,从而改善栅线划伤的问题,同时,在印刷时通过对鱼叉主体进行镂空设置,使得浆料不涂敷在镂空位置处,在浆料印刷完成后浆料形成自流平,从而对镂空位置进行填补,最终形成完整的鱼叉图形,通过设置镂空可减少浆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鱼叉主体的厚度,进一步改善栅线划伤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太阳能电池划伤的背面图形,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在太阳能电池上的鱼叉主体(1),所述鱼叉主体(1)的底部为弧形边(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太阳能电池划伤的背面图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叉主体(1)底部弧形边(2)的半径为4.0592mm,弧长为2.54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太阳能电池划伤的背面图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叉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梯形镂空,所述梯形镂空的梯形上底为0.02mm,下底为0.04mm,所述梯形镂空之间的间距为0.15mm,所述梯形镂空距离鱼叉主体(1)外侧的距离为0.07mm,所述梯形镂空距离鱼叉主体(1)内侧的距离为0.03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太阳能电池划伤的背面图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镂空的面积为鱼叉主体(1)面积的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太阳能电池划伤的背面图形,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在太阳能电池上的鱼叉主体(1),所述鱼叉主体(1)的底部为弧形边(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太阳能电池划伤的背面图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叉主体(1)底部弧形边(2)的半径为4.0592mm,弧长为2.54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太阳能电池划伤的背面图形,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宁彭平高志强李旭杰刘小良王亚行
申请(专利权)人: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