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伏,特别是涉及一种轻量化光伏板组件。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光伏组件主要由组件本体和光伏边框组成,组件本体由底板、光伏层和玻璃板组成,其中底板和光伏层之间、光伏层和玻璃板之间设置胶层,光伏边框主要由四个型材组成,型材端部切出45度的切口进行定位和连接。
2、针对光伏系统主要由光伏支架和光伏组件组成,光伏组件阵列安装于光伏支架上,在光伏组件运输搬运时、光伏组件安装在光伏支架的过程中,若是光伏组件重量较大,则不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且过度消耗人力,同时光伏组件重量较大则整体光伏系统重量较大,比如屋顶的光伏系统,则会对屋顶造成较大压力,对安装点造成稳定性影响。
3、因此设计出轻量化的光伏组件是本领域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光伏板组件,通过设计新型结构的底板结构,通过冲压内腔的设计形成安装腔用于光伏层和玻璃板的定位安装,同时通过底板外侧支沿的折边,能够形成双层结构起到光伏边框的作用,生产出无框的光伏板组件,能够极大程度降低光伏板组件的重量,实现轻量化,利于光伏板组件的转运搬运和安装。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轻量化光伏板组件,包括底板、光伏层、玻璃板和四个角撑件;
4、所述底板上设有内凹状的冲压内腔,所述底板远离冲压内腔的外侧位置形成外周边,所述外周边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切口,四个所述切口将外周边形成四个支沿,所述支沿底面开设
5、所述光伏层和玻璃板通过胶层固定在冲压内腔内;
6、所述支沿通过折弯形成竖边部,所述竖边部底沿处通过折弯形成横边部,所述横边部内侧延伸至冲压内腔底面且与冲压内腔底面贴合,所述横边部和竖边部垂直分布且连接处为折弯槽;
7、所述竖边部、横边部和冲压内腔外壁之间形成空腔,所述角撑件为直角杆件,四个所述角撑件设置在冲压内腔的四个边角处的外侧,所述角撑件的两个杆体分别间隙设置相邻两个空腔内。
8、进一步地,所述冲压内腔的四个侧边为斜边,所述角撑件内侧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冲压内腔上斜边的外侧贴合。
9、进一步地,所述胶层包括下胶层和上胶层,所述下胶层设置在光伏层和冲压内腔之间,所述上胶层设置在玻璃板和光伏层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玻璃板和光伏层周侧面和冲压内腔之间形成密封间隙,所述密封间隙内填充有防水胶。
11、进一步地,所述冲压内腔边角处外侧的两个竖边部和横边部之间形成细缝,所述细缝为焊缝或填充有连接胶。
12、进一步地,所述竖边部和冲压内腔折弯处的高点与玻璃板顶面平齐。
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技术通过设计新型结构的底板结构,通过冲压内腔的设计形成安装腔用于光伏层和玻璃板的定位安装,同时通过底板外侧支沿的折边,能够形成双层结构起到光伏边框的作用,生产出无框的光伏板组件,能够极大程度降低光伏板组件的重量,实现轻量化,利于光伏板组件的转运搬运和安装,且能够降低整体光伏系统的重量,减少对光伏系统安装点所承担的压力。
15、2、本技术通过角撑件的设计,能够填充在底板的四个边角处,能够提高光伏板组件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在支沿折弯成型过程中,角撑件依旧具备内撑的作用,便于横边部和竖边部的成型。
16、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量化光伏板组件,包括底板(1)、光伏层(2)和玻璃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角撑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光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内腔(101)的四个侧边为斜边,所述角撑件(4)内侧设有斜面(401),所述斜面(401)与冲压内腔(101)上斜边的外侧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光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包括下胶层(6)和上胶层(5),所述下胶层(6)设置在光伏层(2)和冲压内腔(101)之间,所述上胶层(5)设置在玻璃板(3)和光伏层(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光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3)和光伏层(2)周侧面和冲压内腔(101)之间形成密封间隙(7),所述密封间隙(7)内填充有防水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光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内腔(101)边角处外侧的两个竖边部(105)和横边部(106)之间形成细缝(8),所述细缝(8)为焊缝或填充有连接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光伏板组件,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光伏板组件,包括底板(1)、光伏层(2)和玻璃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角撑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光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内腔(101)的四个侧边为斜边,所述角撑件(4)内侧设有斜面(401),所述斜面(401)与冲压内腔(101)上斜边的外侧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光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包括下胶层(6)和上胶层(5),所述下胶层(6)设置在光伏层(2)和冲压内腔(101)之间,所述上胶层(5)设置在玻璃板(3)和光伏层(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琦,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迈科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