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5456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将沸石、河沙和土壤按照一定体积比混合,将混合得到的基质进行辐照灭菌,在基质中添加无磷营养液,经混合后得到培养基质;S2、对宿主植物种子消毒并用蒸馏水清洗,清洗后对其催芽;S3、在培养钵和培养槽中均填装适量的培养基质,采用混接法将菌剂接种到培养钵内的培养基质中,在培养钵和培养槽的培养基质内同时播种已发芽种子,2~4周后将培养钵内的培养基质和菌根化植株均移栽至培养槽的预留生长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的“菌根化育苗+移栽”流程及培养装置更加简单,所需原始菌剂量更少,成本低效率高,便于菌根真菌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丛枝菌根真菌扩繁的,特别是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


技术介绍

1、面对资源日益短缺、能源逐渐匮乏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压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生物肥料凭借其能改善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植物的抗病和抗逆性、减少化肥用量以及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等多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2、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是一种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能与大部分植株根系形成共生关系的专性活体营养型真菌。am共生体在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性、改良土壤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作物增产、土壤增肥和植被恢复等农林业和环境领域。

3、目前根据现有技术,am真菌还不能在离体条件下纯培养,只能通过与宿主植物共生,通过获取植物中的营养物质保证自身的正常生长和繁殖。经过国内外研究人员多年的探究,专利技术出多种方法用于am真菌菌剂的生产,如盆栽培养法、营养液培养法、双重无菌培养法和玻璃珠分室培养法等。目前最常用的扩繁am真菌菌剂的方法还是am真菌-植物盆栽培养法。此方法是将含有am真菌的固体或者液体菌剂接种到栽培有宿主植物的基质中,共培养一段时间后风干含有am真菌的基质,即可获得am真菌菌剂。此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其生产出的菌剂可靠性较高,一直是科研和生产使用最广泛的扩繁方法。

4、然而,目前已公开的以盆栽培养法为基础改进的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大多培养装置结构复杂体积较小,不利于实现大规模扩繁;2)扩繁基质成分结构复杂且保水性差,培养过程需频繁浇水,耗费较多人力物力;3)传统接种方式为接种1000~1500孢子/kg基质或者相当于基质体积3~5%的菌剂,大量扩繁时所需原始菌剂量较多,且不能保证原始菌剂的充分利用,影响扩繁菌剂的质量。

5、基于am真菌菌剂多方面的优点和日益增长的科研和生产使用需求,为了能快速高效的生产大量高质量菌剂,需要一种有利于对丛枝菌根真菌进行大面积的批量扩繁、减少菌剂使用量的同时使得am真菌侵染概率更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的扩繁方法来促进am真菌的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有利于对丛枝菌根真菌进行大面积的批量扩繁、减少菌剂使用量的同时使得am真菌侵染概率更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的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3、s1、将一定粒径大小的沸石、河沙和土壤按照一定体积比混合,将混合得到的基质进行辐照灭菌,在基质中添加无磷营养液,经混合后得到培养基质;

4、s2、对宿主植物种子消毒并用蒸馏水清洗,清洗后对其催芽;

5、s3、在培养钵和培养槽中均填装适量的培养基质,采用混接法将菌剂接种到培养钵内的培养基质中,在培养钵和培养槽的培养基质内同时播种已发芽种子,2~4周后将培养钵内的培养基质和菌根化植株均移栽至培养槽的预留生长位置,以在培养槽内培养植株;

6、s4、当植株生长4~5个月后,对其减水枯干,将植株地下部的根系剪碎干燥后与培养基质混合,即可得所需的丛枝菌根真菌。

7、所述的培养钵为栽培用盆,培养槽为栽培用槽或苗床。

8、在步骤s3中,在向培养钵和培养槽中填装培养基质前,用70%酒精喷洒培养钵和培养槽的表面以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时间为10min。

9、所述步骤s1中,基质为粒径小于3mm的沸石、河沙和土壤,按照(4~7):(2~3):(1~3)的体积比混合,也可向其内添加蛭石、浮石或泥炭成分。

10、所述步骤s1中,无磷营养液的浓度为:n元素90 mg/kg基质,k元素120 mg/kg基质,例如0.10g尿素/kg基质,0.31g kno3/kg基质。

11、所述步骤s3中,菌剂为包含孢子、菌丝及被侵染根段的固体类型,接种量为1000~1500孢子/kg基质,或者为基质体积的3~5%。

12、所述宿主植物种子为三叶草、玉米、高粱、苏丹草、百喜草、苜蓿、白车轴草、香葱、洋葱中任意两种或多种。

13、所述步骤s3中,播种密度为100~200株/m2。

14、所述步骤s3中,培养过程中将基质的含水量控制在15% ;植株生长期间根据植株长势添加适量的n营养元素。

1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6、1.该方法由现有的培养钵扩繁改成可规模化的培养槽进行扩繁,在保证菌剂质量的同时增加了产量,也提高了扩繁的效率;扩繁基质为简单易得的沸石河沙和土壤等混合灭菌所得,具有很强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成分结构简单且成本低;肥料可为尿素和kno3,配比简单且成本低廉,因此以上优点都有利于对丛枝菌根真菌进行大面积的批量扩繁。

17、2.前期只使用少量菌剂通过混接法在培养钵中菌根化育苗,保证了am真菌培养钵内的侵染和繁殖,进而移栽到培养区中进行大规模的侵染,在减少菌剂使用量的同时使得am真菌侵染概率更高,使am真菌的质量更好。

18、3.整个培养的管理过程简单化,省时省力,便于扩繁技术的普及和am真菌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钵为栽培用盆,培养槽为栽培用槽或苗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在向培养钵和培养槽中填装培养基质前,用70%酒精喷洒培养钵和培养槽的表面以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时间为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基质为粒径小于3mm的沸石、河沙和土壤,按照(4~7):(2~3):(1~3)的体积比混合,也可向其内添加蛭石、浮石或泥炭成分。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无磷营养液的浓度为:N元素90 mg/kg基质,K元素120 mg/kg基质,例如0.10g尿素/kg基质,0.31g KNO3/kg基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菌剂为包含孢子、菌丝及被侵染根段的固体类型,接种量为1000~1500孢子/kg基质,或者为基质体积的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植物种子为三叶草、玉米、高粱、苏丹草、百喜草、苜蓿、白车轴草、香葱、洋葱中任意两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播种密度为100~200株/m2。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培养过程中将基质的含水量控制在15% ;植株生长期间根据植株长势添加适量的N营养元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钵为栽培用盆,培养槽为栽培用槽或苗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在向培养钵和培养槽中填装培养基质前,用70%酒精喷洒培养钵和培养槽的表面以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时间为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基质为粒径小于3mm的沸石、河沙和土壤,按照(4~7):(2~3):(1~3)的体积比混合,也可向其内添加蛭石、浮石或泥炭成分。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大量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无磷营养液的浓度为:n元素90 mg/kg基质,k元素1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利国付荣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必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