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炒锅。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油溅炒锅设计方法及其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厨房烹饪时,人们较多选择煎、炒、炸一类烹饪方法,而在炒制食物的过程中,食物上附着的水分与锅中的热油接触会引起剧烈油溅并产生油烟,热油会以不确定的方向溅出,对烹饪者造成伤害,甚至部分烹饪者为此产生心理阴影。传统的应对方法是手持锅盖进行防护,即所谓的挡油,但是用手维持锅盖十分影响配菜下锅,下调料,划锅铲等操作,且锅盖自身比较重,体积面积也比较大,难以长时间用手维持。
2、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起,有多位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时至今日,防油溅炒锅这一类产品仍难以推广,大多数人还是宁愿选择手拿锅盖挡油甚至不挡油。
3、现有的一类防油溅技术思路是对锅盖进行改造,在锅盖上增设操作窗口或其它功能配件,如文献号为cn103284616a的中国专利,使用时将锅盖置于锅口防油溅,该类方案虽有较好的防油溅效果,但缺陷明显:烹饪时锅中会产生大量水蒸气,导致锅盖内壁起雾遮挡视线,而锅盖内壁冷凝水会回流至锅中引发二次油溅,锅内水蒸气以及回流冷凝水还会影响炒菜的口感品质,油烟不及时排出也会污染食物,将锅盖置于锅口,其遮挡面积过大也会影响配菜下锅及锅铲操作,以上缺陷会导致产品使用体验不佳,其便捷程度不如随手拿锅盖挡油,且按照改造锅盖的思路,以上缺陷大多难以克服。
4、另有一类技术的思路是设计围挡装置,如文献号为cn207012064u的中国专利,其将围挡置于锅口边沿,部分或全部围住锅口抵挡油溅,此类设计的围挡本身为立体结
5、再有一类技术的思路是设计一块挡油板侧立于锅边或锅把,此类方案尚存在以下缺陷未克服:
6、1、使用人烹饪时并不会理想化的将锅具置于灶台上完全静止不动,而会习惯性调整锅具的位置、晃锅润油、甚至颠锅,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挡油装置的连接件横向晃动不稳定,且连接件相互贴合的垂直接触面不可避免的存在空隙,会加剧该问题进一步降低了使用安全性,以上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都对挡油装置的连接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该问题,如果在凹凸连接件相互贴合的垂直接触面加设紧固件,如:固紧弹片、弹片槽或弹性硅橡胶,能缩小接触面的空隙加固连接避免横向晃动。但是,使用人将挡油板连接至支架时,会遇到紧固件自有阻力,为了克服该阻力,使用人又需要用力下压才能彻底对接牢固,下压行为有可能导致锅体重心失衡,该情况出现在灶台高温区域尤其是锅中有热油时,容易发生危险。有个别方案采用螺丝螺母固定挡油板,不便于安装拆除,倘若长期安装于炒锅,势必一直影响使用人烹饪操作,其便捷性实用性依然不如手持锅盖挡油。有方案提到采用固卡方式连接,但卡扣在使用时温度急剧升高,使用人在此期间安装拆除高温卡扣会造成烫伤,倘若每次使用都要刻意等待降温,又增加了使用难度,不如手持锅盖便捷。由此可见,在防油溅炒锅
对支架连接件的设计要求比较高,尤其比生活中常见的手机支架一类连接件要求更高,其高求主要体现为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连接的便捷程度要接近或达到随手拿起锅盖、连接以后无需用手维持、安装拆除不需要直接用手触碰连接件以免烫手、具备无需用力下压的连接方案、不能使用连接加固件但连接后又足够稳定能承受使用人晃锅等行为影响且耐高温。以上看似矛盾的问题,均涉及到产品安全,此类专利没有明确指出,也没有具体解决方案,在已公布的专利技术中,也没有类似设计的支架结构。
7、2、挡油板侧立于炒锅边缘,无论是支架还是挡油板都容易受到火焰的高温侵害,以上方案中有提到挡油板的材质为透光耐高温,但此类材质还不足以防火,如果把厚重的防火玻璃制成挡油板,势必导致锅体重心倾斜,其实用性安全性不如手持锅盖;而制成较薄的钢化玻璃挡油板,防火性能机械性能又会降低;如采用透光耐高温塑料,遇火容易燃烧;如在塑料中添加阻燃剂,也不能解决塑料热变形的问题;挡油装置防火性能及由此牵扯到的锅体重心问题都关系到安全,不能简单地通过透光耐高温材料解决,需要进行整体考虑设计合理,以上看似矛盾的问题,此类专利没有明确指出,也没有具体解决方案。
8、3、关于重心问题,个别专利的解决方案是设置两块挡油板分别侧立于锅体两侧,这会导致装置过于复杂繁琐,且锅具笨重,同样不如手持锅盖方便。
9、上述缺陷最终都指向的共同点:多年以来,专利技术人都陷入结构创新的思维陷阱,新设计了多种结构装置导致便捷程度都不如手持锅盖,缺少整体安全设计,缺少防火防下压防烫手防重心不稳等安全措施,忽略了炒锅防油溅
对连接件的高要求,导致产品实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油溅炒锅设计方法及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专利技术人陷入防油溅炒锅结构创新的思维陷阱,缺少整体安全设计,缺少防火防下压烫手防重心不稳安全措施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防油溅炒锅设计方法,包括用于支撑连接挡油板的炒锅支架位置设计、挡油板材质安全设计、支架连接件免手触碰防下压稳定性设计、炒锅重量配比设计。
3、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支撑连接挡油板的炒锅支架位置设计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1,用于支撑连接挡油板的炒锅支架是否位于易触火高温区,若是则进入步骤1.1;否则进入步骤1.2,
5、步骤1.1,支架位于易触火高温区内,具体为锅体边缘或锅把连接头,则进行支架防火设计和挡油板防火设计,
6、步骤1.2,支架位于易触火高温区外,具体为锅把靠近锅体一侧,则选择性进行支架防火设计和挡油板防火设计。
7、进一步的,所述挡油板材质安全设计具体为从轻量化、阻燃、透光和耐高温特性进行设计。
8、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连接件免手触碰防下压稳定性设计具体为从顺滑插接防下压设计、免手触碰设计和加固稳定性设计思路进行设计;所述炒锅重量配比设计具体为挡油板与炒锅支架连接后,质量配比是否符合要求,若否,则调整配件重量,直至质量配比符合要求。
9、一种防油溅炒锅,采用上述的设计方法,包括锅体、连接头和锅把,所述锅把通过连接头与锅体连接,所述锅把上设有高精度凹凸式支架;所述支架上可拆卸连接有挡油板;所述挡油板与锅体水平面呈一定夹角设置,用于阻挡锅体中飞溅的油。
10、进一步的,所述挡油板底部设有凸块;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挡油板上凸块配合的凹槽;所述凸块与凹槽通过磁力吸附;所述支架开设有与挡油板卡合的侧缝。
11、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上设有斜坡面,且斜坡面上设有防粘涂层;所述斜坡面位于凹槽的上端,用于配合与挡油板及其凸块的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挡油板上部设有透明窗,下部为防火材质或覆盖有防火涂层。
13、进一步的,所述挡油板为透光耐高温阻燃塑料,并设有把手和挂孔。
14、进一步的,所述锅把和支架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油溅炒锅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连接挡油板的炒锅支架位置设计、挡油板材质安全设计、支架连接件免手触碰防下压稳定性设计、炒锅重量配比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油溅炒锅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油溅炒锅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材质安全设计具体为从轻量化、阻燃、透光和耐高温特性进行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油溅炒锅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连接件免手触碰防下压稳定性设计具体为顺滑插接防下压设计、免手触碰设计和加固稳定性设计思路进行;
5.一种防油溅炒锅,采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设计方法,包括锅体(1)、连接头(2)和锅把(3),所述锅把(3)通过连接头(2)与锅体(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把(3)上设有高精度凹凸式支架(4);所述支架(4)上可拆卸连接有挡油板(5);所述挡油板(5)与锅体(1)水平面呈一定夹角设置,用于阻挡锅体(1)中飞溅的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油溅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5)底部设有凸块(6);所述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油溅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上设有斜坡面(9),且斜坡面(9)上设有防粘涂层(10);所述斜坡面(9)位于凹槽(7)的上端,用于配合与挡油板(5)及其凸块(6)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油溅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5)上部设有透明窗,下部为防火材质或覆盖有防火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油溅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5)为透光耐高温阻燃塑料,并设有把手(11)和挂孔(12)。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油溅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把(3)和支架(4)以及挡油板(5)的总质量小于所述锅体(1)质量的35%。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油溅炒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锅体(1)上的副耳,所述副耳与锅把(3)对称设置;所述锅把(3)和支架(4)以及挡油板(5)的总质量减去副耳的质量小于所述锅体(1)质量的35%。
12.一种防油溅炒锅,采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设计方法,包括锅体(1)、连接头(2)和锅把(3),所述锅把(3)通过连接头(2)与锅体(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上设有高精度凹凸式支架(4);所述支架(4)上可拆卸连接有挡油板(5);所述挡油板(5)与锅体(1)水平面呈一定夹角设置,用于阻挡锅体(1)中飞溅的油;所述支架(4)为防火材质或外壁附着防火涂层;所述挡油板(5)底部为防火材质或底部附着防火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油溅炒锅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连接挡油板的炒锅支架位置设计、挡油板材质安全设计、支架连接件免手触碰防下压稳定性设计、炒锅重量配比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油溅炒锅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油溅炒锅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材质安全设计具体为从轻量化、阻燃、透光和耐高温特性进行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油溅炒锅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连接件免手触碰防下压稳定性设计具体为顺滑插接防下压设计、免手触碰设计和加固稳定性设计思路进行;
5.一种防油溅炒锅,采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设计方法,包括锅体(1)、连接头(2)和锅把(3),所述锅把(3)通过连接头(2)与锅体(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把(3)上设有高精度凹凸式支架(4);所述支架(4)上可拆卸连接有挡油板(5);所述挡油板(5)与锅体(1)水平面呈一定夹角设置,用于阻挡锅体(1)中飞溅的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油溅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5)底部设有凸块(6);所述支架(4)上设有与挡油板(5)上凸块(6)配合的凹槽(7);所述凸块(6)与凹槽(7)通过磁力吸附;所述支架(4)开设有与挡油板(5)卡合的侧缝(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油溅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行路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