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中温低循环烧结余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518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3
本技术涉及烧结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中温低循环烧结余热装置,包括换热箱,所述换热箱一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换热箱另一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排气管上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回转窑烧结产生的余热会通过进气管导入到换热箱内部的蛇形管中,此时风机将外部的气流通过引风管导入到换热箱内部,气流与蛇形管内的余热进行热交换,完成交换后,通过出气管排出,能够代替燃煤热风炉的热源,实现回转窑余热的回收利用,且交换完成的余热废气通过排气管排出,此时温度传感器对排出的余热进行实时检测,从而监测余热的利用率,然后通过过滤箱对其进行过滤,避免余热废气直接排出而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烧结余热利用,具体为一种环保中温低循环烧结余热装置


技术介绍

1、回转窑在建材、冶金、化工、环保等许多生产行业中,用回转圆筒设备对固体物料进行机械、物理或化学处理。回转窑的应用起源于水泥生产,1824年英国水泥工j阿斯普专利技术了间歇操作的土立窑;1883年德国狄茨世专利技术了连续操作的多层立窑;1885英国人兰萨姆专利技术了回转窑,在英、美取得专利后将它投入生产,很快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回转窑的使用,使得水泥工业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回转窑应用的研究,很快回转窑被广泛应用到许多工业领域,并在这些生产中越来越重要,成为相应企业生产的核心设备,随着环保政策要求越来越紧,回转窑烧结产生的余热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一种利用回转窑中温低循环烧结余热代替燃煤热风炉热源,从而满足水泥立磨烘干热源的供给。

2、但是现有的余热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很好的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利用率不高,而且不能对回转窑产生的烟气进行过滤,导致排放烟气容易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中温低循环烧结余热装置。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中温低循环烧结余热装置,包括换热箱,所述换热箱一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换热箱另一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排气管上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一阀门一侧,所述排气管一端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一端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一端设置有出气管,所述过滤箱顶端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一侧设置有泵体,所述泵体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换热箱顶端一侧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换热箱底端一侧设置有引风管,所述引风管上设置有风机,所述换热箱内部设置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一端与进气管相通,所述蛇形管另一端与排气管相通,所述过滤箱内部中间处设置隔板,所述过滤箱内一侧顶端设置有固定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固定管连接,所述固定管底端设置有喷头,所述过滤箱内另一侧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一侧设置有吸附板,所述过滤箱底端一侧设置有排污管。

5、为了提高对废气的过滤,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滤网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滤网均采用可拆卸连接,所述吸附板采用活性炭材质。

6、为了提高固定管的使用效果,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喷头设置有多个并均匀的布置在固定管底部。

7、为了提高水箱的实用性,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水箱顶端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水箱为不锈钢材质,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透明玻璃。

8、为了提高换热箱的使用效果,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换热箱外部设置有保温层。

9、为了提高过滤箱的耐用性,本技术改进有,所述过滤箱上设置有防锈蚀层,所述防锈蚀层为冷镀锌漆层。

10、为了提高设备的换热效率,本技术改进有,所述蛇形管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蛇形管均匀的布置在换热箱内部。

11、为了方便对过滤箱进行清理,本技术改进有,所述过滤箱一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与过滤箱为螺栓连接。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中温低循环烧结余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该环保中温低循环烧结余热装置,回转窑烧结产生的余热会通过进气管导入到换热箱内部的蛇形管中,此时风机将外部的气流通过引风管导入到换热箱内部,气流与蛇形管内的余热进行热交换,完成交换后,通过出气管排出,能够代替燃煤热风炉的热源,实现回转窑余热的回收利用,且交换完成的余热废气通过排气管排出,此时温度传感器对排出的余热进行实时检测,从而监测余热的利用率,然后通过过滤箱对其进行过滤,避免余热废气直接排出而造成环境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中温低循环烧结余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箱(1),所述换热箱(1)一端设置有进气管(2),所述换热箱(1)另一端设置有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所述排气管(3)上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所述温度传感器(4)位于第一阀门(5)一侧,所述排气管(3)一端设置有导管(6),所述导管(6)一端设置有过滤箱(7),所述过滤箱(7)一端设置有出气管(11),所述过滤箱(7)顶端设置有水箱(8),所述水箱(8)一侧设置有泵体(9),所述泵体(9)上设置有连接管(10),所述换热箱(1)顶端一侧设置有导气管(12),所述导气管(1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3),所述换热箱(1)底端一侧设置有引风管(15),所述引风管(15)上设置有风机(16),所述换热箱(1)内部设置有蛇形管(14),所述蛇形管(14)一端与进气管(2)相通,所述蛇形管(14)另一端与排气管(3)相通,所述过滤箱(7)内部中间处设置隔板(20),所述过滤箱(7)内一侧顶端设置有固定管(17),所述连接管(10)一端与固定管(17)连接,所述固定管(17)底端设置有喷头(18),所述过滤箱(7)内另一侧设置有滤网(21),所述滤网(21)一侧设置有吸附板(22),所述过滤箱(7)底端一侧设置有排污管(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中温低循环烧结余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21)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滤网(21)均采用可拆卸连接,所述吸附板(22)采用活性炭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中温低循环烧结余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8)设置有多个并均匀的布置在固定管(17)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中温低循环烧结余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8)顶端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水箱(8)为不锈钢材质,所述水箱(8)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透明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中温低循环烧结余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1)外部设置有保温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保中温低循环烧结余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7)上设置有防锈蚀层,所述防锈蚀层为冷镀锌漆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环保中温低循环烧结余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管(14)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蛇形管(14)均匀的布置在换热箱(1)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环保中温低循环烧结余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7)一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与过滤箱(7)为螺栓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中温低循环烧结余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箱(1),所述换热箱(1)一端设置有进气管(2),所述换热箱(1)另一端设置有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所述排气管(3)上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所述温度传感器(4)位于第一阀门(5)一侧,所述排气管(3)一端设置有导管(6),所述导管(6)一端设置有过滤箱(7),所述过滤箱(7)一端设置有出气管(11),所述过滤箱(7)顶端设置有水箱(8),所述水箱(8)一侧设置有泵体(9),所述泵体(9)上设置有连接管(10),所述换热箱(1)顶端一侧设置有导气管(12),所述导气管(1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3),所述换热箱(1)底端一侧设置有引风管(15),所述引风管(15)上设置有风机(16),所述换热箱(1)内部设置有蛇形管(14),所述蛇形管(14)一端与进气管(2)相通,所述蛇形管(14)另一端与排气管(3)相通,所述过滤箱(7)内部中间处设置隔板(20),所述过滤箱(7)内一侧顶端设置有固定管(17),所述连接管(10)一端与固定管(17)连接,所述固定管(17)底端设置有喷头(18),所述过滤箱(7)内另一侧设置有滤网(21),所述滤网(21)一侧设置有吸附板(22),所述过滤箱(7)底端一侧设置有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志庆任羽飞黄敏黄梦伟李祥彬孙俊卿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卓越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