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处理剂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处理剂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4923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润滑助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处理剂及其制备工艺,所述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氢氟醚40~100份,异构烷烃10~50份,硅氧烷10~5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稀释剂中的溶剂组合物不会对地球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不易燃,使用安全;与硅油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稀释性能好;无腐蚀性,不会造成对产品材质或人体的损害,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稀释剂和复合硅油制备得到的处理剂粘附性能强、在针头表面形成的油膜强度高,不易在使用过程中因摩擦破裂,有助于提升医疗注射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润滑助剂,尤其涉及一种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处理剂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医疗领域中的注射针、输液针、采血针的针头一般由不锈钢管材拉制而成,经过后续加工后,需要进行清洗,在组装好后还要对针头表面进行硅化处理,硅化处理的目的是在针头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有机硅油层,以使得针尖的表面易于滑动从而避免损伤组织膜和导致发炎,同时缓解接受治疗的病人所经受的疼痛。目前为止,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润滑物质为高分子硅氧烷聚合物(简称硅油),但具有良好润滑性能的硅油通常具有较高的粘度,无法利用现有的喷涂等技术在注射器上良好涂布,而是需要将有机硅油溶解在一种易挥发的溶剂中,形成有机硅油的稀溶液,然后再将针头浸泡在这种溶液中一段时间,让针头沾附一层溶液,干燥一段时间,待溶液中的易挥发的溶剂挥发完后,便在针头表面留下薄薄的一层有机硅油,形成极为光滑的表面,尽可能减小其在穿刺过程中的磨擦阻力。经稀释的硅油需要满足施工时便于涂覆,不易氧化,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且形成的润滑油膜强度高、不易破裂与脱落、经久耐用,能够对注射器的针尖起到防锈保护作用。对稀释剂要求主要为:表面张力低,化学性质稳定,闪点高,挥发性适中,无腐蚀性,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不对地球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目前,用于溶解、稀释有机硅油的常用溶剂有1,1-二氯-1-氟乙烷、二氯甲烷、三氟三氯乙烷、氯仿,己烷,甲苯,甲醇,乙醇等,现阶段一次性医疗器件行业生产使用的硅化用稀释剂主要以hcfc-141b为主要组分的混配物,但由于hcfc-141b为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已经开始淘汰。此外,以hfc-365mfc、hfc-43-10mee为主要组分的稀释剂,其核心组分也属于hfc类物质,也面临着淘汰。为了防止ods对环境和大气层的破坏,急需寻找一种141b的非ods替代品。

3、此外,当前市场上所提供的表面硅化处理剂,在应用于医疗针头时,还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油膜强度低、处理剂对针头的粘附性能较弱。这一缺陷在实际医疗操作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在针头穿刺皮肤的过程中,处理剂很容易因摩擦而被蹭掉。这不仅影响了硅化处理剂本应发挥的减少摩擦、缓解疼痛的作用,导致患者在接受注射时依旧感受到明显的疼痛,降低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此外,处理剂的易脱落还可能对针头的润滑性造成负面影响,增加穿刺时的阻力,进而可能加重对皮肤组织的损伤,导致肌肉组织的损伤和发炎。因此,研发一种环保、具有更强粘附性、能够牢固附着于针头表面、不易被蹭掉的硅化处理剂,对于提升医疗注射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经济环保、粘附性能强、油膜强度高、润滑效果好的非ods的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处理剂及其制备工艺。

2、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3、氢氟醚                     40~100份;

4、异构烷烃                   10~50份;

5、硅氧烷                     10~50份。

6、进一步的,所述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7、氢氟醚                     70~90份;

8、异构烷烃                   30~40份;

9、硅氧烷                     10~30份。

10、进一步的,所述硅氧烷为环状硅氧烷。

11、进一步的,所述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12、表面活性剂          0.5~3份;

13、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4、一种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用于制备上述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所述制备工艺包括:

15、在装有温度计、冷凝管、搅拌器的三口烧瓶中,按重量配比依次加入异构烷烃、硅氧烷;在30~50℃下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配方量的氢氟醚和表面活性剂,并继续搅拌10~30min,然后过滤、除去微量杂质,得所述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

16、一种注射针表面硅化用处理剂,按重量份计,所述硅化用处理剂包括如下原料:

17、复合硅油            2~7份;

18、稀释剂              80~100份;

19、其中,所述稀释剂为上述的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

20、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硅油包括:

21、聚二甲基硅氧烷           70~150份;

22、第一改性硅油             20~30份;

23、第二改性硅油             10~20份;

24、第三改性硅油             5~10份;

25、氨基硅油                 10~15份。

2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改性硅油为经扩链处理的线性羟基硅油;

27、所述第一改性硅油的制备过程如下:

28、将线性羟基硅油、扩链剂和催化剂按照重量配比添加至反应器中,其中,所述线性羟基硅油、扩链剂和催化剂的重量配比为(1~2):(0.8~1):(0.01~0.05),混合均匀后加热,在50~65℃下反应4~6h后,即得所述第一改性硅油。

29、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二改性硅油包括如下原料:

30、含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80~100份;

31、含si-h基的聚硅氧烷                10~20份;

32、催化剂                            0.01~0.03份;

33、所述第二改性硅油的制备过程如下:

34、将含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含si-h基的聚硅氧烷和催化剂按照重量配比添加至反应器中,在30~50℃下搅拌、反应5~10min后,即得所述第二改性硅油。

35、一种注射针表面硅化用处理剂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用于制备上述注射针表面硅化用处理剂,所述制备工艺包括步骤:

36、s1,复合硅油的制备:按重量配比称取配方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第一改性硅油、第二改性硅油、第三改性硅油和氨基硅油,然后在室温下,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第二改性硅油混合,在搅拌3~5min后;加入第一改性硅油,并在室温下搅拌10~30min;之后将混合液加热至40~50℃,首先加入第三改性硅油,搅拌反应5~10min后,添加配方量的氨基硅油,并继续在40~50℃下搅拌、反应20~30min,得所述复合硅油;

37、s2,表面硅化用处理剂的制备:按重量配比称取配方量的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烷为环状硅氧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5.一种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用于制备上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所述制备工艺包括:

6.一种注射针表面硅化用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硅化用处理剂包括如下原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针表面硅化用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硅油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射针表面硅化用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改性硅油为经扩链处理的线性羟基硅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射针表面硅化用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二改性硅油包括如下原料:

10.一种注射针表面硅化用处理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用于制备上述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注射针表面硅化用处理剂,所述制备工艺包括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烷为环状硅氧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5.一种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用于制备上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注射针表面硅化用稀释剂,所述制备工艺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励峰刘春发
申请(专利权)人:科创衢州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