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防虫害,特别是涉及一种综合防控果实蝇的装置。
技术介绍
1、防虫害指的是通过相关方法达到减少害虫数量,达到减少农作物损失目的的行为,而果实蝇属于有害于农作物的害虫之一,故果农会在相应的果树上安置果树果实蝇防治装置,达到灭杀果实蝇的目的,有利于降低水果收成的损失。
2、经检索,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7826462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果树果实蝇防治装置,包括诱捕器,诱捕器底壁出口处设有连接管,连接管外侧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收集槽,诱捕器顶面中间位置设有加长杆,加长杆顶面固定设有柔性卡箍,柔性卡箍远离加长杆的端部穿设螺栓一并延伸至其另一端面处,螺栓一伸出柔性卡箍的端部设有与其相适配的螺母,诱捕器底面两侧均铰接设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诱捕器的端部设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一端铰接设有第二固定座,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通过螺栓二相连接。其能够对诱捕器在强风状态下进行稳定固定,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率,能够对收集后的果实蝇进行快速的清理,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3、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4、1、现有的果树果实蝇防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加液管向诱虫瓶内部导入诱虫剂,使得果实蝇进入诱捕器内部被电网罩灭杀,达到防控果实蝇的目的,但不便于自动的控制向诱剂瓶内部添加诱虫剂,造成诱剂瓶内部的诱虫剂量多或量少,会造成诱虫剂的浪费或引诱果实蝇的效果,且增加了诱剂瓶内部诱虫剂添加时工作者的操作量;
5、2、现有的果树果实蝇防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将收集槽从诱捕器上拆卸下来,以方便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防控果实蝇的装置,解决现有的果树果实蝇防治装置不便于自动添加诱虫剂,以及不便于自动排放果实蝇尸体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综合防控果实蝇的装置,包括诱捕器,所诱捕器上方设置的第二箱盖上方中部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上端连通的药剂箱上方设置有第一箱盖,药剂箱下方四个角落固接的支脚下方连接在第二箱盖上方角落上,第二箱盖下方中部设置有除虫组件,除虫组件包含有设置在第二箱盖下方中部的诱虫瓶,诱虫瓶内部抵接的活塞板下方呈矩形阵列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活塞板的侧壁连接在诱虫瓶内底侧壁上,活塞板上方中部连接的网孔管上端部连接有插入针头,插入针头位置与连接管位置对应;诱捕器下方中部设置有排虫组件,排虫组件包含有连通在诱捕器下方中部的收虫盒,收虫盒侧壁下部开设有出口,收虫盒侧壁下部连接的l型载板位置与出口位置对应。
4、进一步地,第二箱盖上方四个角落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下端与诱捕器上方角落螺纹连接,第一箱盖上方四个角落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下端与药剂箱上方角落螺纹连接。
5、进一步地,诱虫瓶外侧上部固接有第一回型座,第一回型座下方四个角落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上端与第二箱盖下方螺纹连接。
6、进一步地,第一回型座下方连接的电网罩套设在诱虫瓶外侧,诱虫瓶前后两侧上部对称开设有通槽。
7、进一步地,诱捕器外侧壁等间距开设有锥形通孔,锥形通孔内径尺寸从内到外递增。
8、进一步地,诱捕器内底侧壁左右对称固接的第一斜板位置与收虫盒入口端位置对应,收虫盒外侧上部固接有第二回型座,第二回型座下方四个角落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上端与诱捕器下方螺纹连接。
9、进一步地,收虫盒内底侧壁连接的第二斜板出料端与出口位置对应,l型载板前后两侧壁固接的侧挡板内侧壁与收虫盒外侧壁连接。
10、进一步地,第一箱盖上方中部连接的凸轴上端连接有卡箍,卡箍内侧壁设置有橡胶垫,卡箍远离凸轴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靠近凸轴的一端贯穿卡箍的另一端,第二螺栓靠近凸轴的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
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通过设置除虫组件,方便插入针头向上移动插入连接管内部,阻挡药剂箱内部的诱虫剂进入诱虫瓶内部,同样地,方便插入针头向下移出连接管的内部,使得药剂箱内部的诱虫剂进入诱虫瓶内部,实现诱虫瓶内部诱虫剂的自动添加,保证诱虫瓶内部的诱虫剂充足,且降低了工作者的操作量。
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排虫组件,方便收虫盒内部的果实蝇尸体穿过出口进入l型载板上,方便鸟类食用果实蝇,有效减少收虫盒内部果实蝇堆积的量,有效减少工作者清理收虫盒的次数,有利于降低工作者的工作负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防控果实蝇的装置,包括诱捕器(2),所诱捕器(2)上方设置的第二箱盖(22)上方中部连通有连接管(113),所述连接管(113)上端连通的药剂箱(1)上方设置有第一箱盖(11),所述药剂箱(1)下方四个角落固接的支脚(112)下方连接在第二箱盖(22)上方角落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盖(22)下方中部设置有除虫组件(3),所述除虫组件(3)包含有设置在第二箱盖(22)下方中部的诱虫瓶(31),所述诱虫瓶(31)内部抵接的活塞板(33)下方呈矩形阵列连接有弹簧(333),所述弹簧(333)远离活塞板(33)的侧壁连接在诱虫瓶(31)内底侧壁上,所述活塞板(33)上方中部连接的网孔管(331)上端部连接有插入针头(332),所述插入针头(332)位置与连接在连接管(113)内部下方的密封塞(114)的位置对应;所述诱捕器(2)下方中部设置有排虫组件(4),所述排虫组件(4)包含有连通在诱捕器(2)下方中部的收虫盒(41),所述收虫盒(41)侧壁下部开设有出口(413),所述收虫盒(41)侧壁下部连接的L型载板(42)位置与出口(413)位置对应。
2.根据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防控果实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瓶(31)外侧上部固接有第一回型座(311),所述第一回型座(311)下方四个角落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111)上端与第二箱盖(22)下方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综合防控果实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型座(311)下方连接的电网罩(32)套设在诱虫瓶(31)外侧,所述诱虫瓶(31)前后两侧上部对称开设有通槽(2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防控果实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器(2)外侧壁等间距开设有锥形通孔(21),所述锥形通孔(21)内径尺寸从内到外递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综合防控果实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器(2)内底侧壁左右对称固接的第一斜板(23)位置与收虫盒(41)入口端位置对应,所述收虫盒(41)外侧上部固接有第二回型座(411),所述第二回型座(411)下方四个角落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111)上端与诱捕器(2)下方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综合防控果实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虫盒(41)内底侧壁连接的第二斜板(412)出料端与出口(413)位置对应,所述L型载板(42)前后两侧壁固接的侧挡板(421)内侧壁与收虫盒(41)外侧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综合防控果实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盖(11)上方中部连接的凸轴(5)上端连接有卡箍(51),所述卡箍(51)内侧壁设置有橡胶垫(511),所述卡箍(51)远离凸轴(5)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52),所述第二螺栓(52)靠近凸轴(5)的一端贯穿卡箍(5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螺栓(52)靠近凸轴(5)的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5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防控果实蝇的装置,包括诱捕器(2),所诱捕器(2)上方设置的第二箱盖(22)上方中部连通有连接管(113),所述连接管(113)上端连通的药剂箱(1)上方设置有第一箱盖(11),所述药剂箱(1)下方四个角落固接的支脚(112)下方连接在第二箱盖(22)上方角落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盖(22)下方中部设置有除虫组件(3),所述除虫组件(3)包含有设置在第二箱盖(22)下方中部的诱虫瓶(31),所述诱虫瓶(31)内部抵接的活塞板(33)下方呈矩形阵列连接有弹簧(333),所述弹簧(333)远离活塞板(33)的侧壁连接在诱虫瓶(31)内底侧壁上,所述活塞板(33)上方中部连接的网孔管(331)上端部连接有插入针头(332),所述插入针头(332)位置与连接在连接管(113)内部下方的密封塞(114)的位置对应;所述诱捕器(2)下方中部设置有排虫组件(4),所述排虫组件(4)包含有连通在诱捕器(2)下方中部的收虫盒(41),所述收虫盒(41)侧壁下部开设有出口(413),所述收虫盒(41)侧壁下部连接的l型载板(42)位置与出口(413)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防控果实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盖(22)上方四个角落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111)下端与诱捕器(2)上方角落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箱盖(11)上方四个角落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111)下端与药剂箱(1)上方角落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防控果实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瓶(31)外侧上部固接有第一回型座(311),所述第一回型座(311)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生,顾浚潇,顾珺姝,
申请(专利权)人:广饶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