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干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44676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0
本技术涉及污泥干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干化系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干化机、吸收式热泵、高温循环管路和低温循环管路。通过设置吸收式热泵,实现热量从第二换热介质向第一换热介质的转移。一方面利用第二换热介质中的热量对第一换热介质进行升温,减少第一换热介质升温所需要的蒸汽量;另一方面,吸热剂吸收第二换热介质中的热量使第二换热介质的温度降低,在第二换热介质再次流经污泥干化机时有效降低循环风管中空气的温度。吸收式热泵的设置,减少了热量向外界的排放,实现了低温热源热量的重复利用,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泥干化,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介绍

1、污泥干化又称污泥脱水,是指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过程,一般指采用污泥干化场(床)等自蒸发设施。污泥浓缩后,用物理方法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便于污泥的运送、堆积、利用或作进一步处理。目前污泥干化包括蒸发式和机械脱水式两种。

2、现在技术中多采用污泥干化机来进行污泥的蒸发式脱水,在该方法中高温水作为污泥干化的热源,对污泥干化机中的循环气进行加热,循环空气携带污泥中的水分形成含较高水分的热空气;低温水对热空气进行冷却,降低循环空气中的含水量,同时获取循环空气中的热量。在该方法中,低温水吸收污泥干化机中热空气冷凝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为了实现低温水的循环使用,需要通过冷却塔进一步降低低温水的温度,直接由冷却塔将热量排放至大气中,造成热量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通过在污泥干化系统中加入吸收式热泵,使与循环空气换热后的低温水的热量转移到对循环空气加热的高温水,减少能量的损失,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2、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

3、污泥干化机,所述污泥干化机包括污泥输送装置、循环风管和循环风机;所述污泥输送装置用以输送污泥,所述循环风机设置于所述循环风管上,以使所述污泥干化机中的空气在所述循环风管中循环流动,所述循环风管经过所述污泥输送装置;

>4、吸收式热泵,所述吸收式热泵包括吸热部和放热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驱动热源为蒸汽;高温循环管路,所述高温循环管路经过所述污泥干化机和所述吸收式热泵,并为第一换热介质提供流通通道;所述高温循环管路包括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提供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在所述高温循环管路中流动的动力;

5、低温循环管路,所述低温循环管路经过所述污泥干化机和所述吸收式热泵,并为第二换热介质提供流通通道;所述低温循环管路包括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提供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在所述低温循环管路中流动的动力;所述第二换热介质的热量在所述吸收式热泵内向所述第一换热介质转移。

6、可选地,所示污泥干化系统还包括:

7、加热器,所述高温循环管路和所述循环风管流经所述加热器,以使所述高温循环管路中的热量转移至所述循环风管;

8、冷却器,所述低温循环管路和所述循环风管流经所述冷却器,以使所述循环风管中的热量转移至所述低温循环管路。

9、可选地,所述高温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设置于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和所述放热部的输入端之间;

10、所述低温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设置于所述冷却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吸热部的输入端之间。

11、可选地,所述污泥干化系统还包括:

12、闭式冷却塔,所述闭式冷却塔设置于所述低温循环管路的路径上,且所述闭式冷却塔的输入端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输出端相连,以使所述第二换热介质的温度降低到预设温度。

13、可选地,所述低温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吸收式热泵和所述污泥干化机之间的管道上,以使所述第二换热介质的温度降低到预设温度。

14、可选地,所述污泥干化系统还包括:

15、第一测温装置,所述第一测温装置设置于所述高温循环管路上,用以测量流入所述污泥干化机的所述第一换热介质的温度;

16、第二测温装置,所述第二测温装置设置于所述低温循环管路上,用以监测流入所述污泥干化机的所述第二换热介质的温度。

17、可选地,所述高温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压力监测装置,用以监测所述高温循环管路内的管道内的压力;

18、所述低温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压力监测装置,用以监测所述低温循环管路内的管道内的压力。

19、可选地,所述污泥干化机为多个,多个所述污泥干化机并联设置;

20、所述吸收式热泵为多个,多个所述吸收式热泵并联设置;

21、所述闭式冷却塔为多个,多个所述闭式冷却塔并联设置。

22、可选地,所述高温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动态平衡阀,所述第一动态平衡阀设置于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

23、所述低温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动态平衡阀,所述第二动态平衡阀设置于所述冷却器的输出端。

24、在本技术的污泥干化系统中,通过设置吸收式热泵,实现热量从第二换热介质向第一换热介质的转移。一方面利用第二换热介质中的热量对第一换热介质进行升温,能够减少第一换热介质升温所需要的蒸汽量;另一方面,吸热剂吸收第二换热介质中的热量,第二换热介质的温度降低,在第二换热介质再次流经污泥干化机时吸收热量,使流经低温循环管路的循环风的温度降低。吸收式热泵的设置,减少了热量向外界的排放,实现了低温热源热量的重复利用,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

25、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机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系统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吸收式热泵和所述污泥干化机之间的管道上,以使所述第二换热介质的温度降低到预设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机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系统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循环管路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涛杜莉莉罗军成崔帅鹏王首强陈港龙王朝伟冯洲健纪卫宇程明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紫盈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