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道杀菌,特别是涉及一种通风管道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1、通风管道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用金属或复合管道,是为了使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的一种市政基础设施,一般有:净化系统送回风管、中央空调通风管、工业送排风通风管、环保系统吸排风管、矿用抽放瓦斯管、矿用涂胶布风筒等。而现有的通风管道由于内部比较阴暗,很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如果不进行杀菌,会导致外部新鲜空气将管道内的细菌带入屋内,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一部分通风管道只用于室内的内循环风,无新鲜空气的补充,通风管道内滋生的菌落以及室内的细菌会往复循环逐渐增加,对室内空气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目前的通风管道内一般仅仅安装滤网等过滤灰尘的装置,未安装杀菌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文件提供了一种通风管道杀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管道杀菌装置,通过管道、纳米银纤维织布套和紫外线杀菌灯的结合对经过的空气杀菌,除臭效率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通风管道杀菌装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并且所述管道两端均固定有法兰盘,所述管道上下内壁间固定有若干平行竖向设置的立板;所述立板位于所述管道的进风口一端固定有挂载板;所述挂载板上套设有纳米银纤维织布套;所述管道进风口端上下壁分别安装一个紫外线杀菌灯。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道进风口端上下壁分别固定一个三角形管;所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道出风口端两侧壁间由上至下等间距固定有倾斜向下设置的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竖向高度不小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风板之间的间距。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道出风口端两侧壁最下方固定有斜向上设置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竖向高度不小于最下方所述第一导风板下端距离所述管道内底面间的距离。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挂载板上开设若干圆通孔。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道进风口端的法兰盘上安装有风机。
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技术通过在管道内部设置一排平行设置的纳米银纤维织布套与经过管道的风大面积接触,有利于细菌经过时的拦截滞留,附着在纳米银纤维织布套表面的细菌配合紫外线杀菌灯的共同作用,加快杀菌速率。
11、2、本技术通过管道、纳米银纤维织布套和紫外线杀菌灯的结合有效加快杀菌除臭效率,另外纳米银纤维织布套和紫外线杀菌灯为可更换部分,后期更换方便。
12、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管道杀菌装置,包括管道(1);所述管道(1)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并且所述管道(1)两端均固定有法兰盘,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管道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进风口端上下壁分别固定一个三角形管(13);所述紫外线杀菌灯(3)固定在所述三角形管(13)面向所述纳米银纤维织布套(2)的一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管道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出风口端两侧壁间由上至下等间距固定有倾斜向下设置的第一导风板(14);所述第一导风板(14)竖向高度不小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风板(14)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管道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出风口端两侧壁最下方固定有斜向上设置的第二导风板(15);所述第二导风板(15)竖向高度不小于最下方所述第一导风板(14)下端距离所述管道(1)内底面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管道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板(12)上开设若干圆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管道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管道杀菌装置,包括管道(1);所述管道(1)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并且所述管道(1)两端均固定有法兰盘,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管道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进风口端上下壁分别固定一个三角形管(13);所述紫外线杀菌灯(3)固定在所述三角形管(13)面向所述纳米银纤维织布套(2)的一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管道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出风口端两侧壁间由上至下等间距固定有倾斜向下设置的第一导风板(14);所述第一导风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华,杜万龙,陈振洲,庞绍龙,肖正天,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时一元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