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精密零件加工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散热模具。
技术介绍
1、在精密零件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注塑模具,在先的注塑模具存在工件冷却后不易取出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1922458413.5公开了一种带有二次顶出机构的精密机械零件加工模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块,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顶杆,且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套,固定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杆,下模块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顶部活动套接有上模块,上模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盒,且固定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注入管,下模块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成型盒,成型盒的正面开设有成型腔,且成型盒的正面开设有流通槽,成型盒正面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下模块正面的一侧开设有中空槽,且中空槽内腔的一侧螺纹套接有螺栓。
2、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通过顶杆将工件顶出下模块,但在工件冷却过程中仍然存在冷却速度较慢的问题,导致整个工件的加工工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散热模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通过限位杆相连,所述下模座下方有顶杆,上方有盒仓,所述盒仓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成型盒,所述上模座上连接有注入管,所述下模座安装在外壳上,所述外壳内连接有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和所述上模座相连,下压机构能够控制上模座的升降;所述盒仓内有冷却管,冷却管内通冷却液能够辅助成型盒内的工件降温;所述冷却管两
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压机构包括液压缸、连接杆、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所述液压缸装在所述外壳内顶面,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连接有第一压杆,所述第一压杆连接有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压杆为l型杆,所述上模座上开有滑孔,所述滑孔下端开通,所述第一压杆和所述第二压杆在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一压杆之间装有提压板,所述上模座上开有提压槽,所述提压槽和所述滑孔相连通,所述提压板在所述提压槽内滑动连接,液压缸伸长第一段能够驱动冷却阀,第二段能够压紧上模座,缩短时,先松开上模座,再使第一压杆离开冷却阀。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阀包括第一管壳和第一机壳,所述第一管壳内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中部上方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装有第一隔膜,所述开口上方还装有所述第一机壳,所述第一机壳内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机壳顶面和所述第一隔板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三压杆,所述第三压杆下端通过第一阀头连接第一隔膜,上端连接第二压板,所述第三压杆上还装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一隔板之间压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第一压杆滑动连接;第一隔膜在第一弹簧作用下处于开启状态,冷却液能够通过冷却阀进入冷却管;在上模座扣合时,第一压杆下压第二压板,将第一隔膜下压封堵第一管道即可阻止冷却液继续进入冷却管。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管进口端的所述冷却阀后端和出口端的所述冷却阀前端分别通过三通管件连接排放管和进气管,所述排放管和所述进气管上均装有吹扫阀,所述吹扫阀和所述第二压杆滑动连接,进气管能够向冷却管内吹送热风,将冷却液吹出冷却管,便于熔融原料流动。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吹扫阀包括第二管壳和第二机壳,所述第二管壳内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中部上方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装有第二隔膜,所述开口上还装有所述第二机壳,所述第二机壳内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方为外气缸,所述第二隔板上方还同轴设置了内气缸,所述内气缸内滑动连接有内活塞,所述第二隔板上开有密封孔,所述密封孔内滑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端连接所述内活塞,下端通过第二阀头连接所述第二隔膜;所述连杆上还装有第三压板,所述第三压板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下方,且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压装了第二弹簧,所述连杆和所述密封孔之间装有o型圈;所述外气缸内滑动连接了外活塞,所述外活塞为环形活塞,上端通过架杆连接第四压杆,所述第二机壳顶面有穿孔,所述第四压杆在所述穿孔内滑动连接且上端连接有第四压板,所述第四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杆滑动连接;所述内气缸的缸壁上开有第一导气孔和第二导气孔;第二隔膜在第二弹簧作用下下压封闭第二管道,当第二压杆下压时,能够使第二隔膜上移,打开第二管道,使热风进入冷却管。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管为蛇形盘管。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盒仓内设置冷却管,并向冷却管内通入冷却液,冷却液流动吸收成型盒内工件的温度能够辅助工件快速降温;设置冷却阀和吹扫阀,冷却阀连接供液管和回液管,吹扫阀连接进气管和排放管,使冷却阀、吹扫阀与上模座的升降联动,在上模座下降时,封闭冷却阀阻断冷却液进入,打开吹扫阀通过热风吹出冷却液,以便于熔融原料在成型盒内流动,在工件基本成型后,使压杆离开冷却阀和吹扫阀,阻止热风进入,同时向冷却管内通入冷却液,冷却液沿冷却管流动辅助工件降温,实现了模具的自动散热,提高冷却速度,缩短加工工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散热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和所述下模座(2)通过限位杆相连,所述下模座(2)下方有顶杆(4),上方有盒仓,所述盒仓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成型盒(5),所述上模座(1)上连接有注入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安装在外壳(3)上,所述外壳(3)内连接有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和所述上模座(1)相连;所述盒仓内有冷却管(13);所述冷却管(13)两端通过冷却阀(18)分别连接供液管(16)和回液管(14),所述冷却阀(18)和所述下压机构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散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机构包括液压缸(7)、连接杆(9)、第一压杆(11)和第二压杆(12),所述液压缸(7)装在所述外壳(3)内顶面,所述液压缸(7)的伸缩端连接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下端连接有第一压杆(11),所述第一压杆(11)连接有第二压杆(12),所述第二压杆(12)为L型杆,所述上模座(1)上开有滑孔(10),所述滑孔(10)下端开通,所述第一压杆(11)和所述第二压杆(12)在所述滑孔(10)内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9)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散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阀(18)包括第一管壳(1801)和第一机壳(1804),所述第一管壳(1801)内有第一管道(1802),所述第一管道(1802)中部上方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装有第一隔膜(1803),所述开口上方还装有所述第一机壳(1804),所述第一机壳(1804)内有第一隔板(1809),所述第一机壳(1804)顶面和所述第一隔板(1809)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三压杆(1806),所述第三压杆(1806)下端通过第一阀头(1805)连接第一隔膜(1803),上端连接第二压板(1810),所述第三压杆(1806)上还装有第一压板(1807),所述第一压板(1807)和所述第一隔板(1809)之间压装有第一弹簧(1808);所述第二压板(1810)和所述第一压杆(1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散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3)进口端的所述冷却阀(18)后端和出口端的所述冷却阀(18)前端分别通过三通管件连接排放管(17)和进气管(15),所述排放管(17)和所述进气管(15)上均装有吹扫阀(19),所述吹扫阀(19)和所述第二压杆(12)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散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阀(19)包括第二管壳(1901)和第二机壳(1905),所述第二管壳(1901)内有第二管道(1902),所述第二管道(1902)中部上方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装有第二隔膜(1903),所述开口上还装有所述第二机壳(1905),所述第二机壳(1905)内有第二隔板(1916),所述第二隔板(1916)上方为外气缸(1910),所述第二隔板(1916)上方还同轴设置了内气缸(1911),所述内气缸(1911)内滑动连接有内活塞(1909),所述第二隔板(1916)上开有密封孔,所述密封孔内滑动连接有连杆(1906),所述连杆(1906)上端连接所述内活塞(1909),下端通过第二阀头(1904)连接所述第二隔膜(1903);所述连杆(1906)上还装有第三压板(1907),所述第三压板(1907)位于所述第二隔板(1916)下方,且与所述第二隔板(1916)之间压装了第二弹簧(1908),所述连杆(1906)和所述密封孔之间装有O型圈;所述外气缸(1910)内滑动连接了外活塞(1912),所述外活塞(1912)为环形活塞,上端通过架杆(1913)连接第四压杆(1914),所述第二机壳(1905)顶面有穿孔,所述第四压杆(1914)在所述穿孔内滑动连接且上端连接有第四压板(1915),所述第四压板(1915)和所述第二压杆(12)滑动连接;所述内气缸(1911)的缸壁上开有第一导气孔(1917)和第二导气孔(19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散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3)为蛇形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散热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和所述下模座(2)通过限位杆相连,所述下模座(2)下方有顶杆(4),上方有盒仓,所述盒仓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成型盒(5),所述上模座(1)上连接有注入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安装在外壳(3)上,所述外壳(3)内连接有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和所述上模座(1)相连;所述盒仓内有冷却管(13);所述冷却管(13)两端通过冷却阀(18)分别连接供液管(16)和回液管(14),所述冷却阀(18)和所述下压机构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散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机构包括液压缸(7)、连接杆(9)、第一压杆(11)和第二压杆(12),所述液压缸(7)装在所述外壳(3)内顶面,所述液压缸(7)的伸缩端连接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下端连接有第一压杆(11),所述第一压杆(11)连接有第二压杆(12),所述第二压杆(12)为l型杆,所述上模座(1)上开有滑孔(10),所述滑孔(10)下端开通,所述第一压杆(11)和所述第二压杆(12)在所述滑孔(10)内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9)和所述第一压杆(11)之间装有提压板(8),所述上模座(1)上开有提压槽,所述提压槽和所述滑孔(10)相连通,所述提压板(8)在所述提压槽内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散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阀(18)包括第一管壳(1801)和第一机壳(1804),所述第一管壳(1801)内有第一管道(1802),所述第一管道(1802)中部上方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装有第一隔膜(1803),所述开口上方还装有所述第一机壳(1804),所述第一机壳(1804)内有第一隔板(1809),所述第一机壳(1804)顶面和所述第一隔板(1809)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三压杆(1806),所述第三压杆(1806)下端通过第一阀头(1805)连接第一隔膜(1803),上端连接第二压板(1810),所述第三压杆(1806)上还装有第一压板(1807),所述第一压板(1807)和所述第一隔板(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民,李兆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晓宝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