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污泥干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1、污泥干化设备用于冷凝干化污泥,污泥干化后易于进一步地加工为再生材料,从而可以减少污泥对环境的污染。
2、相关技术中,污泥干化设备利用污泥干化机对污泥冷凝干化时,污泥干化机可以使用冷气对污泥冷凝干化,因此污泥干化机内的冷气温度会影响污泥干化机的干化效率。现有的污泥干化设备使用换热系统与污泥干化机换热以降低污泥干化机中冷气的温度。
3、现有的换热系统中设置有一个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介质与第二换热器的换热量不足,流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介质的温度较高,第一换热器与污泥干化机换热后污泥干化机内的冷气温度较高,影响了污泥干化机的干化效率,提高了污泥干化设备的能耗,如果额外增加第二换热器,需要对应增加温度调节装置的数量,从而导致换热系统的使用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第一换热器与污泥干化机换热后污泥干化机内的冷气温度,提高污泥干化机的干化效率,降低污泥干化设备的能耗,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流动有第一换热介质,且所述第一换热器适于与所述污泥干化设备的污泥干化机换热;多个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器均连通,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器均用于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内流出的第一换热介质换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换热器与外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第二换热器的数量,并且利用外部管路内的第二换热介质与第一换热介质换热,在不额外增加温度调节装置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换热系统的换热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降低第一换热器与污泥干化机换热后污泥干化机内的冷气温度,从而可以提高污泥干化机的干化效率,进而可以降低污泥干化设备的能耗。
5、优选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换热器与内循环换热装置连通,所述内循环换热装置内流动有第三换热介质,所述内循环换热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三换热介质的温度,以及驱动所述第三换热介质从所述内循环换热装置流动至对应的所述第二换热器,以及驱动所述第三换热介质从对应的所述第二换热器流动至所述内循环换热装置,所述第三换热介质适于与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换热器内换热。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循环换热装置驱动第三换热介质流动,可以使第三换热介质在第二换热器与内循环换热装置之间循环流动。通过内循环换热装置冷却第三换热介质,可以使流入第二换热器的第三换热介质的温度低于流入相同的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介质的温度,第三换热介质与第一换热介质换热后可以使第一换热介质的温度降低且第三换热介质的温度升高,内循环换热装置可以持续降低流入内循环换热装置的第三换热介质的温度,以尽量避免与内循环换热装置对应的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
7、优选的,所述外部管路为再生水排水管道。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再生水的使用成本较低,利用再生水排水管道内的再生水冷却第二换热器可以使再生水的冷量被充分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少换热系统中设置的温度调节装置的数量,也可以降低第二换热器的冷却能耗成本。
9、优选的,所述的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连通流路和第二连通流路,所述第一连通流路和所述第二连通流路均连通于所述第一换热件和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一连通流路用于将所述第一换热介质从所述第一换热件导流至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连通流路用于将所述第一换热介质从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器导流至所述第一换热件;沿所述再生水排水管道内所述第二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一连通流路适于与所述再生水排水管道的进液侧连通或阻断,所述第二连通流路适于与所述再生水排水管道的排液侧连通或阻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连通流路和第二连通流路配合以对第一换热介质导流,实现了第一换热介质在多个第二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之间循环流动的技术效果。并且,当第二换热器内发生堵塞时,通过使第一连通流路与再生水排水管道的进液侧连通、且第二连通流路与再生水排水管道的排液侧连通,再生水排水管道的进液侧的再生水可以流入第二换热器内以冲刷第二换热器。再生水将脏污从第二换热器内冲出后,含有脏污的再生水可以朝向再生水排水管道的排液侧流回再生水排水管道内,含有脏污的再生水可以通过再生水排水管道将脏污排放至指定排污区域,如此可以减少第二换热器内的脏污,尽量防止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受到影响,进而可以提高换热系统的换热性能。并且,利用再生水冲刷清洗第二换热器的成本较低,有助于降低换热系统的维护成本。
11、优选的,所述的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连通阀和第二连通阀,所述第一连通阀设于所述第一连通流路且用于连通或阻断所述第一连通流路和所述再生水排水管道,所述第二连通阀设于所述第二连通流路且用于连通或阻断所述第二连通流路和所述再生水排水管道。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换热器堵塞时,通过控制第一连通阀和第二连通阀开启,可以使第一连通流路与再生水排水管道连通,且可以使第二连通流路与再生水排水管道连通,从而可以实现再生水流入第一连通流路和流出第二连通流路以冲刷第二换热器的技术效果。当第二换热器清洗完成后时,通过控制第一连通阀和第二连通阀关闭,可以使第一连通流路与再生水排水管道阻断,且可以使第二连通流路与再生水排水管道阻断,从而可以实现限制再生水流入第一连通流路的技术效果。
13、优选的,所述的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三连通阀,所述第三连通阀设于所述第一连通流路且用于连通或阻断第一连通流路,沿所述第一连通流路内所述第一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三连通阀位于所述第一连通阀的进液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换热系统利用再生水冲洗第二换热器时,通过关闭第三连通阀,第三连通阀能够限制第一换热介质朝向第二换热器流动,从而可以防止第一换热介质与再生水混合,进而降低了第一换热介质对第二换热器的冲洗效果的影响。
15、优选的,所述的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还包括:第四连通阀,所述第四连通阀设于所述第二连通流路且用于连通或阻断第二连通流路,沿所述第二连通流路内所述第一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四连通阀位于所述第二连通阀的出液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换热系统利用再生水冲洗第二换热器时,通过关闭第四连通阀,第四连通阀能够限制再生水朝向第一换热器流动,从而可以防止再生水与第一连通流路和第二连通流路内的第一换热介质混合,进而有效地防止了第一换热介质被污染,可以保持第二换热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换热器(102)与内循环换热装置(100)连通,所述内循环换热装置(100)内流动有第三换热介质,所述内循环换热装置(100)用于调节所述第三换热介质的温度,以及驱动所述第三换热介质从所述内循环换热装置(100)流动至对应的所述第二换热器(102),以及驱动所述第三换热介质从对应的所述第二换热器(102)流动至所述内循环换热装置(100),所述第三换热介质适于与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换热器(102)内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管路为再生水排水管道(1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通流路(103)和第二连通流路(104),所述第一连通流路(103)和所述第二连通流路(104)均连通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01)和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器(102)之间,所述第一连通流路(103)用于将所述第一换热介质从所述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通阀(31)和第二连通阀(32),所述第一连通阀(31)设于所述第一连通流路(103)且用于连通或阻断所述第一连通流路(103)和所述再生水排水管道(106),所述第二连通阀(32)设于所述第二连通流路(104)且用于连通或阻断所述第二连通流路(104)和所述再生水排水管道(1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通阀(33),所述第三连通阀(33)设于所述第一连通流路(103)且用于连通或阻断第一连通流路(103),沿所述第一连通流路(103)内所述第一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三连通阀(33)位于所述第一连通阀(31)的进液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连通阀(34),所述第四连通阀(34)设于所述第二连通流路(104)且用于连通或阻断第二连通流路(104),沿所述第二连通流路(104)内所述第一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四连通阀(34)位于所述第二连通阀(32)的出液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药水箱(20),所述药水箱(20)用于存储除垢药水,所述药水箱(20)设于所述第一连通流路(103)与所述再生水排水管道(106)的进液侧之间,且所述药水箱(20)适于分别与所述第一连通流路(103)和所述再生水排水管道(106)的进液侧连通或阻断。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流路(103)和/或所述第二连通流路(104)设有蓄水件(10),所述蓄水件(10)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换热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换热器(102)与内循环换热装置(100)连通,所述内循环换热装置(100)内流动有第三换热介质,所述内循环换热装置(100)用于调节所述第三换热介质的温度,以及驱动所述第三换热介质从所述内循环换热装置(100)流动至对应的所述第二换热器(102),以及驱动所述第三换热介质从对应的所述第二换热器(102)流动至所述内循环换热装置(100),所述第三换热介质适于与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换热器(102)内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管路为再生水排水管道(1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通流路(103)和第二连通流路(104),所述第一连通流路(103)和所述第二连通流路(104)均连通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01)和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器(102)之间,所述第一连通流路(103)用于将所述第一换热介质从所述第一换热器(101)导流至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器(102),所述第二连通流路(104)用于将所述第一换热介质从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器(102)导流至所述第一换热器(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通阀(31)和第二连通阀(32),所述第一连通阀(31)设于所述第一连通流路(103)且用于连通或阻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鹏翔,林霞亮,柯顺,陈家俊,毛乾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水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