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新型为支撑装置的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支撑智能型移动手机的移动装置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1、手持移动装置尤其是智能型移动手机所带来的巨大便利性,使得现今人们的生活已逐渐离不开这些装置,人手一机。然而,若是需要利用智能型移动手机长时间观看如影片或资料等内容时,使用者需要一直拿着智能型移动手机,较为不便。有鉴于此,本新型人感其未臻完善而竭其心智苦心研究,并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提供一种移动装置支撑结构,以期可以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具有简洁的结构设计,以便于将智能型移动手机以一角度与一平面形成大致直立的状态,以减轻使用者的手部与肩颈的负担。
2、本移动装置支撑结构,用于贴合并支撑一移动装置于一平面上,包含:一主支撑片体,包含一磁性物质,用于与该移动装置非永久性贴合;一辅助支撑片体,包含一能够与该磁性物质吸附的物质;以及一连接片体,该连接片体包含:一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不可分离地连接于该主支撑片体,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不可分离地连接于该辅助支撑片体,以及一弯折部,该弯折部可分离地连接于该主支撑片体和该辅助支撑片体上,其中,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与该弯折部三者彼此连接并且能够互相翻折,其中,该移动装置支撑结构进一步包含一收折状态以及一使用状态,当该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处于该收折状态时,该主支撑片体、该辅助支撑片体与该连接片体重合,以形成一大致为片状的结构,当该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处于该
3、在某些实施例中,该主支撑片体进一步包含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辅助支撑片体进一步包含一第三表面以及一第四表面,该弯折部进一步包含一第一弯折片以及一第二弯折片。
4、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弯折片进一步包含一第一接触面以及一第二接触面,该第二弯折片进一步包含一第三接触面以及一第四接触面。
5、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连接片体的该第一连接部不可分离地连接于该主支撑片体的该第二表面,该连接片体的该第二连接部不可分离地连接于该辅助支撑片体的该第四表面。
6、在某些实施例中,当该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处于该收折状态时,该第一弯折片与该第二连接部彼此翻折,该第一弯折片的该第一接触面贴合于该主支撑片体的该第二表面,该第二弯折片的该第四接触面贴合于该辅助支撑片体的该第四表面。
7、在某些实施例中,当该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处于该使用状态时,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一弯折片彼此翻折,该第二连接部与该第二弯折片彼此翻折,该第一弯折片的该第一接触面贴合于该辅助支撑片体的该第四表面,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一弯折片与该第二连接部的一部分、以及该第二弯折片彼此形成该大致为三角形的结构。
8、在某些实施例中,当该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处于该使用状态时,该移动装置贴合于该主支撑片体的该第一表面,使移动装置与该平面形成一第一角度。
9、在某些实施例中,当该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处于该使用状态时,该移动装置贴合于该辅助支撑片体的该第一表面,使移动装置与该平面形成一第二角度。
10、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角度以及该第二角度介于0°到90°之间,且该第一角度小于该第二角度。
11、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磁性物质的一磁力与一尺寸配置为对应于一无线充电标准。
12、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连接片体的该弯折部包含一磁性物质。
13、在某些实施例中,该主支撑片体包含一加强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贴合并支撑一移动装置在一平面上,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片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所述辅助支撑片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三表面以及一第四表面,所述弯折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弯折片以及一第二弯折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片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接触面以及一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弯折片进一步包括一第三接触面以及一第四接触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不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主支撑片体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连接片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不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辅助支撑片体的所述第四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处于所述收折状态时,所述第一弯折片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彼此翻折,所述第一弯折片的所述第一接触面贴合于所述主支撑片体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弯折片的所述第四接触面贴合于所述辅助支撑片体的所述第四表面。
6.如权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移动装置贴合于所述主支撑片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使移动装置与平面形成一第一角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移动装置贴合于所述辅助支撑片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使移动装置与所述平面形成一第二角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以及所述第二角度介于0°到90°之间,且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磁性物质的一磁力与一尺寸配置为对应于一无线充电标准。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体的所述弯折部包含一磁性物质,所述主支撑片体包含用于与所述移动装置非永久性贴合的磁性物质,所述辅助支撑片体包含用于与所述主支撑片体非永久性贴合的磁性物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片体包含一加强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片体为一移动装置背盖或保护壳型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贴合并支撑一移动装置在一平面上,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片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所述辅助支撑片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三表面以及一第四表面,所述弯折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弯折片以及一第二弯折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片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接触面以及一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弯折片进一步包括一第三接触面以及一第四接触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不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主支撑片体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连接片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不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辅助支撑片体的所述第四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处于所述收折状态时,所述第一弯折片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彼此翻折,所述第一弯折片的所述第一接触面贴合于所述主支撑片体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弯折片的所述第四接触面贴合于所述辅助支撑片体的所述第四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弯折片彼此翻折,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弯折片彼此翻折,所述第一弯折片的所述第一接触面贴合于所述辅助支撑片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本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聚创三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