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2890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39
本技术涉及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包括刀辊,沿刀辊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列动刀组一;每相邻两列动刀组一之间沿刀辊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一列动刀组二和一列动刀组三,每相邻两列动刀组一和两列动刀组一之间的一列动刀组二、一列动刀组三共同构成一队动刀群,每列动刀组一、每列动刀组二和每列动刀组三均为沿刀辊周向均布的多个动刀件构成,每一队动刀群中依次排列的一列动刀组一、一列动刀组二和一列动刀组三构成一组动刀。本技术解决了刀辊上的动刀在与定刀配合对废弃物进行破碎时,产生切割空档,切割阻力大,动刀不能四方位使用,导致刀辊上的动刀频繁更换、使用寿命短,维护成本高,切割破碎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破碎机,具体涉及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


技术介绍

1、工业固废燃料具有环保、可再生和节能的特点,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如服装鞋帽箱包类企业,加工产品的边角料,即为工业固废的一种,不包含金属等;为了提高燃烧效率和充分燃烧,降低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排放,需要使用破碎机将这些废弃物破碎至适当粒度,破碎机的定刀和动刀是破碎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刀固定在破碎机机体内部,定刀的主要作用是在物料通过破碎腔时,对其进行初步剪切和挤压,使物料变得更容易被进一步破碎,动刀安装在破碎机的刀辊上,随刀辊一起高速旋转。动刀的作用是在物料进入破碎腔后,与定刀协同作用,对物料进行复杂的剪切、撕裂和挤压,将物料破碎成满足需求的小颗粒。

2、目前使用的破碎机动刀在使用时,由于在刀辊轴向上相邻两个动刀之间留有间距,同时为了配合动刀的使用,定刀上也留有与相邻两个动刀间距相等的间隙,这就导致了动刀和定刀配合对废弃物进行破碎时,产生切割空档,刀辊轴向上相邻两个动刀之间的废弃物不容易被粉碎,刀辊需要长时间的转动,才能将破碎机内的废弃物达到破碎成满足需求的小颗粒的目的,造成破碎机的破碎效率低,而且刀辊上的动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动刀因为切割等其他因素,动刀的切割部位容易损坏,每个动刀不能使用四次,需要频繁的更换动刀,才能完成切割要求,导致动刀的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刀辊上的动刀在与定刀配合对废弃物进行破碎时,产生切割空档,导致刀辊上的动刀频繁更换、使用寿命短,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能够提高破碎机的破碎效率和降低动刀的使用成本。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包括刀辊,沿刀辊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列动刀组一;每相邻两列动刀组一之间沿刀辊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一列动刀组二和一列动刀组三,每相邻两列动刀组一和两列动刀组一之间的一列动刀组二、一列动刀组三共同构成一队动刀群,每列动刀组一、每列动刀组二和每列动刀组三均为沿刀辊周向均布的多个动刀件构成,每一队动刀群中依次排列的一列动刀组一、一列动刀组二和一列动刀组三构成一组动刀,每组动刀中位于不同列中的相邻三个动刀件为动刀单元,每个动刀单元中的三个动刀件均以所在动刀单元的第一个动刀件的中心为原点,沿圆周方向上依次呈螺旋偏移状态;

4、多列动刀组一中位于同一行的多个动刀件为动刀行一,动刀行一中的多个动刀件均以所在行的第一个动刀件的中心为原点,沿圆周方向上依次呈螺旋偏移状态;多列动刀组二中位于同一行的多个动刀件为动刀行二,动刀行二中的多个动刀件均以所在行的第一个动刀件的中心为原点,沿圆周方向上依次呈螺旋偏移状态;多列动刀组三中位于同一行的多个动刀件为动刀行三,动刀行三中的多个动刀件均以所在行的第一个动刀件的中心为原点,沿圆周方向上依次呈螺旋偏移状态。

5、进一步地,所述每相邻两列动刀组一之间的中心距被一列动刀组二、一列动刀组三分成三等分;每组动刀的一列动刀组一中的相邻两个动刀件中心之间的圆弧,共同被本组的一列动刀组二中的一个动刀件和一列动刀组三中的一个动刀件分成三等分。

6、进一步地,所述动刀件包括v型槽、固定座和动刀主体,所述v型槽设在刀辊的周壁上,v型槽内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可拆卸连接有、上端伸出v型槽的动刀主体,所述v型槽的底部为直线状态,直线状态的v型槽底部和刀辊的中轴线在正投影中呈十字交叉状态,所述动刀件的中心为v型槽底部中心。

7、进一步地,所述刀辊的侧壁呈展开状态时,刀辊两端的圆周所在的边为侧边,每列动刀组一、每列动刀组二和每列动刀组三中的v型槽的底部均与刀辊两端的侧边相互平行,所述动刀行一、动刀行二和动刀行三相互平行。

8、进一步地,所述每列动刀组一、每列动刀组二和每列动刀组三中均有2~4个动刀件。

9、进一步地,所述每列动刀组一、每列动刀组二和每列动刀组三中均有2个动刀件时,每一列的两个动刀件中心的夹角均为180°,共有两个动刀单元,每个动刀单元中任意相邻两个动刀件的中心夹角均为60°;所述每列动刀组一、每列动刀组二和每列动刀组三中均有3个动刀件时,每一列的相邻两个动刀件中心的夹角均为120°,共有三个动刀单元,每个动刀单元中任意相邻两个动刀件的中心夹角均为40°;每列动刀组一、每列动刀组二和每列动刀组三中均有4个动刀件时,每一列的相邻两个动刀件中心的夹角均为90°,共有四个动刀单元,每个动刀单元中任意相邻两个动刀件的中心夹角均为30°。

10、进一步地,所述动刀主体为边长40~80mm的正方形板体,动刀主体的厚度为17.5~35mm,所述动刀主体与固定座相背的一面为球形凹陷面,球形凹陷面的四条边构成动刀主体的刀刃,所述球形凹陷面的半径为36.5~76.5mm。

11、进一步地,所述一队动刀群中每相邻两列动刀组的中心距l1均为1倍的动刀主体边长;当刀辊的侧壁呈展开状态时,位于同一行中的每相邻两个动刀件之间偏移的长度l2均为动刀主体的厚度。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一个棱边为底,和v型槽底部对应,固定座连接在v型槽底部中心,动刀主体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动刀主体厚度所在面上的其中一个棱为底,对应v型槽的底部,对应v型槽底部的棱两侧的面接触v型槽的两侧壁,与底对应的另一个棱为顶部,动刀主体的顶部伸出v型槽,动刀主体顶部伸出的长度为动刀主体整体高度的1/4,动刀主体伸出v型槽外的部分构成动刀主体的切割部。

13、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动刀件的v型槽底部均设有容纳槽,每个动刀主体的底部位于容纳槽内、且和容纳槽的底面之间有间距。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5、本技术能够更多的利用相邻两列动刀组一之间的间距,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相同的刀辊直径、长度的情况下,按本技术的排列组合方式,可以更多的增加了切割位置,提高了相邻两列动刀组一之间废弃物的破碎效果,显著提高废弃物的破碎效率。

16、本技术的一个动刀单元上的三个动刀件是逐步依次切割,减少了由于动刀件和定刀配合时产生的冲击力,提高破碎机的稳定性。

17、本技术的任一动刀主体进行破碎的切割部磨损后,拆卸下动刀主体,使动刀主体上未被磨损的切割部位于v型槽外,再与固定座连接,能够提高动刀主体的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降低维护费用。

18、本技术的动刀主体底部的刀刃位于容纳槽内,能够避免动刀主体破碎废弃物时,因动刀主体震动,动刀主体底部的刀刃碰撞v型槽,造成动刀主体底部的刀刃损坏,能够对位于v型槽内的动刀主体底部的刀刃进行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包括刀辊(1),其特征在于,沿刀辊(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列动刀组一(2a);每相邻两列动刀组一(2a)之间沿刀辊(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一列动刀组二(2b)和一列动刀组三(2c),每相邻两列动刀组一(2a)和两列动刀组一(2a)之间的一列动刀组二(2b)、一列动刀组三(2c)共同构成一队动刀群,每列动刀组一(2a)、每列动刀组二(2b)和每列动刀组三(2c)均为沿刀辊(1)周向均布的多个动刀件构成,每一队动刀群中依次排列的一列动刀组一(2a)、一列动刀组二(2b)和一列动刀组三(2c)构成一组动刀,每组动刀中位于不同列中的相邻三个动刀件为动刀单元(2d),每个动刀单元(2d)中的三个动刀件均以所在动刀单元(2d)的第一个动刀件的中心为原点,沿圆周方向上依次呈螺旋偏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相邻两列动刀组一(2a)之间的中心距被一列动刀组二(2b)、一列动刀组三(2c)分成三等分;每组动刀的一列动刀组一(2a)中的相邻两个动刀件中心之间的圆弧,共同被本组的一列动刀组二(2b)中的一个动刀件和一列动刀组三(2c)中的一个动刀件分成三等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刀件包括V型槽(2)、固定座(3)和动刀主体(4),所述V型槽(2)设在刀辊(1)的周壁上,V型槽(2)内连接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上可拆卸连接有、上端伸出V型槽(2)的动刀主体(4),所述V型槽(2)的底部为直线状态,直线状态的V型槽(2)底部和刀辊(1)的中轴线在正投影中呈十字交叉状态,所述动刀件的中心为V型槽(2)底部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辊(1)的侧壁呈展开状态时,刀辊(1)两端的圆周所在的边为侧边,每列动刀组一(2a)、每列动刀组二(2b)和每列动刀组三(2c)中的V型槽(2)的底部均与刀辊(1)两端的侧边相互平行,所述动刀行一(3a)、动刀行二(3b)和动刀行三(3c)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列动刀组一(2a)、每列动刀组二(2b)和每列动刀组三(2c)中均有2~4个动刀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列动刀组一(2a)、每列动刀组二(2b)和每列动刀组三(2c)中均有2个动刀件时,每一列的两个动刀件中心的夹角均为180°,共有两个动刀单元(2d),每个动刀单元(2d)中任意相邻两个动刀件的中心夹角均为60°;所述每列动刀组一(2a)、每列动刀组二(2b)和每列动刀组三(2c)中均有3个动刀件时,每一列的相邻两个动刀件中心的夹角均为120°,共有三个动刀单元(2d),每个动刀单元(2d)中任意相邻两个动刀件的中心夹角均为40°;每列动刀组一(2a)、每列动刀组二(2b)和每列动刀组三(2c)中均有4个动刀件时,每一列的相邻两个动刀件中心的夹角均为90°,共有四个动刀单元(2d),每个动刀单元(2d)中任意相邻两个动刀件的中心夹角均为3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刀主体(4)为边长40~80mm的正方形板体,动刀主体(4)的厚度为17.5~35mm,所述动刀主体(4)与固定座(3)相背的一面为球形凹陷面,球形凹陷面的四条边构成动刀主体(4)的刀刃,所述球形凹陷面的半径为36.5~76.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队动刀群中每相邻两列动刀组的中心距L1均为1倍的动刀主体(4)边长;当刀辊(1)的侧壁呈展开状态时,位于同一行中的每相邻两个动刀件之间偏移的长度L2均为动刀主体(4)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的一个棱边为底,和V型槽(2)底部对应,固定座(3)连接在V型槽(2)底部中心,动刀主体(4)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座(3)上,所述动刀主体(4)厚度所在面上的其中一个棱为底,对应V型槽(2)的底部,对应V型槽(2)底部的棱两侧的面接触V型槽(2)的两侧壁,与底对应的另一个棱为顶部,动刀主体(4)的顶部伸出V型槽(2),动刀主体(4)顶部伸出的长度为动刀主体(4)整体高度的1/4,动刀主体(4)伸出V型槽(2)外的部分构成动刀主体(4)的切割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动刀件的V型槽(2)底部均设有容纳槽(8),每个动刀主体(4)的底部位于容纳槽(8)内、且和容纳槽(8)的底面之间有间距。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包括刀辊(1),其特征在于,沿刀辊(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列动刀组一(2a);每相邻两列动刀组一(2a)之间沿刀辊(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一列动刀组二(2b)和一列动刀组三(2c),每相邻两列动刀组一(2a)和两列动刀组一(2a)之间的一列动刀组二(2b)、一列动刀组三(2c)共同构成一队动刀群,每列动刀组一(2a)、每列动刀组二(2b)和每列动刀组三(2c)均为沿刀辊(1)周向均布的多个动刀件构成,每一队动刀群中依次排列的一列动刀组一(2a)、一列动刀组二(2b)和一列动刀组三(2c)构成一组动刀,每组动刀中位于不同列中的相邻三个动刀件为动刀单元(2d),每个动刀单元(2d)中的三个动刀件均以所在动刀单元(2d)的第一个动刀件的中心为原点,沿圆周方向上依次呈螺旋偏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相邻两列动刀组一(2a)之间的中心距被一列动刀组二(2b)、一列动刀组三(2c)分成三等分;每组动刀的一列动刀组一(2a)中的相邻两个动刀件中心之间的圆弧,共同被本组的一列动刀组二(2b)中的一个动刀件和一列动刀组三(2c)中的一个动刀件分成三等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刀件包括v型槽(2)、固定座(3)和动刀主体(4),所述v型槽(2)设在刀辊(1)的周壁上,v型槽(2)内连接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上可拆卸连接有、上端伸出v型槽(2)的动刀主体(4),所述v型槽(2)的底部为直线状态,直线状态的v型槽(2)底部和刀辊(1)的中轴线在正投影中呈十字交叉状态,所述动刀件的中心为v型槽(2)底部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辊(1)的侧壁呈展开状态时,刀辊(1)两端的圆周所在的边为侧边,每列动刀组一(2a)、每列动刀组二(2b)和每列动刀组三(2c)中的v型槽(2)的底部均与刀辊(1)两端的侧边相互平行,所述动刀行一(3a)、动刀行二(3b)和动刀行三(3c)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破碎机动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列动刀组一(2a)、每列动刀组二(2b)和每列动刀组三(2c)中均有2~4个动刀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金阳李冰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模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