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轻型飞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超轻型飞机的差动式副翼。
技术介绍
1、超轻型飞机具有尺寸小、重量轻、结构简洁、操纵简单、易于维护、起飞距离短、对起飞场地要求低等优点。
2、为了提高超轻型飞机的机动性和可玩性,在机翼上安装有副翼,通过对副翼的操控可使飞机实现横滚。为了解决横滚时飞机出现侧滑的问题,目前的飞机通常采用差动式副翼,差动式副翼能够使一侧副翼的上偏角大于另一副翼的下偏角,平衡空气阻力,避免飞机出现侧滑。随着飞控技术的发展,目前飞机的左右副翼都安装有独立的电控系统和液压助力操纵机构,很容易实现左右副翼的差动。但是对于超轻型飞机来说,不适于采用复杂的电控系统和液压助力操纵机构,只能采用简单的机械机构来实现副翼的差动,而且由于缺少液压助力,飞行员需要用力扳动驾驶杆才能抵消副翼偏转所产生的气阻力矩。因此,超轻型飞机的差动式副翼在设计上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轻型飞机的差动式副翼,其目的在于:
2、1、通过简单的机械机构来实现副翼的差动;
3、2、对驾驶杆的扳动起到助力作用,降低飞行员对驾驶杆施加的扳动力矩。
4、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超轻型飞机的差动式副翼,包括:
6、驾驶杆,铰接在座舱内,其下端对称地设有一对呈八字形的圆弧槽;
7、一对气弹簧,对称地铰接在驾驶杆的两侧,其伸缩端
8、曲柄滑杆机构,沿横向对称设置,其由左曲柄、左一连杆、横向滑杆、右一连杆、右曲柄构成;其中,左曲柄具有左一摇臂和左二摇臂,右曲柄具有右一摇臂和右二摇臂,左一摇臂与左一连杆铰接,右一摇臂与右一连杆铰接,副翼未偏转时,左一摇臂与左一连杆、右一摇臂与右一连杆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
9、左副翼驱动机构,沿纵向设置,其由左二摇臂、左二连杆和左副翼摇臂构成;
10、右副翼驱动机构,沿纵向设置,其由右二摇臂、右二连杆和右副翼摇臂构成;
11、钢丝绳和定滑轮,设置在驾驶杆与横向滑杆之间;
12、驾驶杆向右侧扳动时,通过钢丝绳驱动横向滑杆向左侧滑动,进而通过曲柄滑杆机构、左副翼驱动机构、右副翼驱动机构使右副翼向上偏转的角度大于左副翼向下偏转的角度;与此同时,左侧气弹簧上的滚轮运动至圆弧槽的近端,右侧气弹簧上的滚轮运动至圆弧槽的远端并伸长做功,右侧气弹簧对驾驶杆施加的扭转力矩大于左侧气弹簧对驾驶杆施加的阻力矩,对驾驶杆的向右侧扳动起到助力的作用;反之亦然。
13、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后,相比于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简单的机械机构使右副翼向上偏转的角度大于左副翼向下偏转的角度,实现了左右副翼的差动,解决飞机在横滚时容易出现侧滑的问题;
15、2、通过气弹簧的释能以及助推力矩的增加,对驾驶杆的扳动起到了助力作用,大幅降低了飞行员对驾驶杆施加的操控力矩;
16、3、副翼偏转后会产生气阻力矩,驾驶杆回位时可利用气阻力矩对气弹簧做功,使气弹簧重新处于压缩储能的状态。
17、4、本专利技术构思巧妙,仅通过简单的机械机构就实现了副翼的差动和对驾驶杆的助力,全程不借助电控系统和液压助力元件。
18、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左二摇臂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左一摇臂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右二摇臂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右一摇臂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19、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后,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在相同的转角下,左二摇臂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左一摇臂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右二摇臂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右一摇臂到旋转中心的距离,能够使左二摇臂、右二摇臂的转动距离更大,进而增大左右副翼的上下偏转角度。
20、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左一摇臂与左二摇臂、右一摇臂与右二摇臂之间的夹角为70-110°。
21、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后,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左一摇臂与左二摇臂、右一摇臂与右二摇臂之间的夹角为70-110°,有利于左二摇臂、右一摇臂推动左副翼驱动机构、右副翼驱动机构运动,进而使左右副翼产生上下偏转。
22、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左二连杆与左副翼摇臂、右二连杆和右副翼摇臂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
23、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后,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左二连杆与左副翼摇臂、右二连杆和右副翼摇臂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能够进一步地使右副翼向上偏转的角度大于左副翼向下偏转的角度,有利于提高左右副翼的差动效果。
24、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在驾驶杆的下端对称地设置有一对滑轮,一对滑轮分别与钢丝绳连接。
25、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后,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滑轮可减少摩擦,降低行员对驾驶杆操纵力。
26、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所述气弹簧的铰接点位于同侧圆弧槽的圆心上。
27、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后,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将气弹簧的铰接点设置于同侧圆弧槽的圆心上,驾驶杆向右侧扳动时可使左侧气弹簧处于基本不做功状态(不伸缩状态),而左侧气弹簧处于做功状态(伸长状态),可提高气弹簧对驾驶杆的助力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轻型飞机的差动式副翼,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轻型飞机的差动式副翼,其特征是:左二摇臂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左一摇臂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右二摇臂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右一摇臂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轻型飞机的差动式副翼,其特征是:左一摇臂与左二摇臂、右一摇臂与右二摇臂之间的夹角为70-1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轻型飞机的差动式副翼,其特征是:左二连杆与左副翼摇臂、右二连杆和右副翼摇臂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轻型飞机的差动式副翼,其特征是:在驾驶杆的下端对称地设置有一对滑轮,一对滑轮分别与钢丝绳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轻型飞机的差动式副翼,其特征是:所述气弹簧的铰接点位于同侧圆弧槽的圆心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轻型飞机的差动式副翼,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轻型飞机的差动式副翼,其特征是:左二摇臂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左一摇臂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右二摇臂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右一摇臂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轻型飞机的差动式副翼,其特征是:左一摇臂与左二摇臂、右一摇臂与右二摇臂之间的夹角为70-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轻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