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柱内饰注塑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1、汽车柱内饰注塑成型设备是用于生产汽车内部装饰件的专用设备,特别是汽车a柱、b柱、c柱等部分的内饰,此类设备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将塑料原料熔化并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形成所需的内饰件。
2、目前用于汽车柱a柱内饰具有不同型号规格,而且用于汽车柱a柱内饰的注塑成型设备主要通过数控操作,而注塑成型设备若对不同型号的内饰进行注塑时,需要调整注塑成型设备的注塑数据,并改变用于a柱内饰的长度、宽度数据,但是每次加工不同型号规格的a柱内饰,需要对源代码进行修改,修改后还需对注塑成型设备进行测试,且修改源代码后进行测试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进而降低注塑成型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柱内饰注塑成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一种汽车柱内饰注塑成型设备,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内腔中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下端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连接有注塑组件,所述注塑组件的两端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远离注塑组件的一端套接有螺纹杆,每个所述螺纹杆远离升降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且传送带的表面开设有矩形凹槽,同时传送带的两端连接有支撑块,而支撑块靠近传送带的一端开设有移动滑槽;
3、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第二驱动电机、一个矩形支撑板和两个支撑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
4、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第一矩形升降板,所述第一矩形升降板的下端四个拐角处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矩形升降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控制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二矩形支撑板,且所述第一矩形升降板的下端连接有第三矩形支撑板。
5、优选地,所述第一矩形升降板的四个拐角处开设有圆形触发凹槽,所述第一矩形升降板四个拐角处开设的圆形触发凹槽与第一圆形连接块相契合,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贯穿第三矩形支撑板与第一矩形升降板的下端表面相连接,当第二控制器检测到第一圆形连接块与圆形触发凹槽相接触时,则启动电动伸缩杆做伸展操作。
6、优选地,所述矩形支撑板靠近第二驱动电机一端连接的第一矩形支撑块一端连接有矩形触发块,所述矩形触发块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控制器,且第一控制器靠近矩形触发块的一端开设有触发凹槽,而触发凹槽与矩形触发块相契合,当矩形触发块与第一控制器表面开设的触发凹槽相重合时,第一圆形连接块位于圆形触发凹槽的正上方。
7、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远离第二控制器的一端连接有内齿环,所述内齿环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远离内齿环的一端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远离第三齿轮的一端啮合有第四锥形齿轮。
8、优选地,所述第四锥形齿轮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第四锥形齿轮的一端套接有第一转动带,所述第一转动带远离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套接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远离第一转动带的一端套接有第二转动带,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
9、优选地,所述注塑组件包括有第四转动杆,所述第四转动杆的下端连接有圆形转动块,所述圆形转动块的四个方位连接有注塑机构,且所述圆形转动块的外侧连接有圆形框体,且圆形框体的下端表面开设有环形滑槽,而第四转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圆形转动块的上端表面。
10、优选地,所述注塑机构包括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下端连接有出料腔,所述出料腔的下端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下端连接有输料腔,所述输料腔的下端两侧连接有复位器,所述复位器的一端连接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套接有第三转动带,所述第三转动带远离第三驱动电机的一端套接有第二圆形连接块,所述第二圆形连接块远离第三转动带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圆形连接块,且所述第二圆形连接块的下方设置有注塑管,且第二圆形连接块通过贯穿输料腔与第三圆形连接块相接触。
11、优选地,所述第二圆形连接块的上端开设有矩形输料凹槽,所述第三圆形连接块的表面开设有矩形进料凹槽,所述第二圆形连接块上端开设的矩形输料凹槽与第三圆形连接块表面开设的矩形进料凹槽相契合,所述第四转动杆与第二转动带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圆形连接块的下端开设有半弧形连接凹槽,所述注塑管的上端连接有第四矩形连接块,而注塑管上端连接的第四矩形连接块与第二圆形连接块下端开设的半弧形连接凹槽相契合。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3、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注塑模具放置在矩形支撑板上端表面,然后通过注塑模具的整体质量带动矩形支撑板向下移动,由于复位弹簧的弹力,会让不同型号规格的模具下降的距离不同,然后通过电动伸缩杆根据第一矩形升降板上升的高度,调节内齿环转动的角度,从而调节第四转动杆的转动角度,进而调节若干个注塑机构的位置,这样可以让支撑组件、升降组件、驱动组件和注塑组件产生一个联动效果,同时可以根据内饰的不同信号选择相对应的注塑机构,从而避免修改源代码以及测试的过程,进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并提高了注塑设备的工作效率。
14、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输料腔装满注塑液时,输料管的上端会关闭储料腔中的出料口,以及让注塑管的上端与第二圆形连接块下端开设的半弧形连接凹槽相接触,此时,启动第三驱动电机并带动第三转动带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圆形连接块转动,直到注塑管上端连接的第四矩形连接块接触到半弧形连接凹槽的另一端,并让第二圆形连接块上端开设的矩形输料凹槽与第三圆形连接块开设的矩形进料凹槽相对应,进而让输料腔中的注塑液通过注塑管输送到注塑模具中,这样可以在注塑组件进行注塑操作时,每次输入的注塑液均相同,提高了注塑设备的注塑精度。
15、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矩形触发块与第一控制器一端开设的触发凹槽相重合,此时停止传送带并启动第二驱动电机并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矩形支撑块向支撑块的方向移动,直到支撑杆与矩形支撑板相分离,这样支撑杆与第一矩形支撑块会对矩形支撑板以及注塑模具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为根据内饰的不同型号调节注塑机构的位置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且还提高了本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注塑设备的注塑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柱内饰注塑成型设备,包括传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的内腔中安装有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的下端安装有升降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3)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的一端连接有注塑组件(5),所述注塑组件(5)的两端连接有升降杆(6),所述升降杆(6)远离注塑组件(5)的一端套接有螺纹杆(7),每个所述螺纹杆(7)远离升降杆(6)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柱内饰注塑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升降板(301)的四个拐角处开设有圆形触发凹槽,所述第一矩形升降板(301)四个拐角处开设的圆形触发凹槽与第一圆形连接块(212)相契合,所述电动伸缩杆(306)通过贯穿第三矩形支撑板(305)与第一矩形升降板(301)的下端表面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柱内饰注塑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支撑板(209)靠近第二驱动电机(201)一端连接的第一矩形支撑块(207)一端连接有矩形触发块(210),所述矩形触发块(21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控制器(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柱内饰注塑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有第二齿轮(401),所述第二齿轮(401)远离第二控制器(308)的一端连接有内齿环(402),所述内齿环(402)啮合有第三齿轮(409),所述第三齿轮(409)远离内齿环(402)的一端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403),所述第三锥形齿轮(403)远离第三齿轮(409)的一端啮合有第四锥形齿轮(4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柱内饰注塑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锥形齿轮(404)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转动杆(405),所述第二转动杆(405)远离第四锥形齿轮(404)的一端套接有第一转动带(406),所述第一转动带(406)远离第二转动杆(405)的一端套接有第三转动杆(407),所述第三转动杆(407)远离第一转动带(406)的一端套接有第二转动带(408),所述第二齿轮(401)与第二齿条(307)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柱内饰注塑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组件(5)包括有第四转动杆(501),所述第四转动杆(501)的下端连接有圆形转动块(502),所述圆形转动块(502)的四个方位连接有注塑机构(503),且所述圆形转动块(502)的外侧连接有圆形框体(5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柱内饰注塑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机构(503)包括有进料口(505),所述进料口(505)的下端连接有储料腔(506),所述储料腔(506)的下端连接有输料管(507),所述输料管(507)的下端连接有输料腔(508),所述输料腔(508)的下端两侧连接有复位器(513),所述复位器(513)的一端连接有第三驱动电机(509),所述第三驱动电机(509)的输出端套接有第三转动带(510),所述第三转动带(510)远离第三驱动电机(509)的一端套接有第二圆形连接块(511),所述第二圆形连接块(511)远离第三转动带(510)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圆形连接块(512),且所述第二圆形连接块(511)的下方设置有注塑管(5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柱内饰注塑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形连接块(511)的上端开设有矩形输料凹槽,所述第三圆形连接块(512)的表面开设有矩形进料凹槽,所述第二圆形连接块(511)上端开设的矩形输料凹槽与第三圆形连接块(512)表面开设的矩形进料凹槽相契合,所述第四转动杆(501)与第二转动带(408)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柱内饰注塑成型设备,包括传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的内腔中安装有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的下端安装有升降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3)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的一端连接有注塑组件(5),所述注塑组件(5)的两端连接有升降杆(6),所述升降杆(6)远离注塑组件(5)的一端套接有螺纹杆(7),每个所述螺纹杆(7)远离升降杆(6)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柱内饰注塑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升降板(301)的四个拐角处开设有圆形触发凹槽,所述第一矩形升降板(301)四个拐角处开设的圆形触发凹槽与第一圆形连接块(212)相契合,所述电动伸缩杆(306)通过贯穿第三矩形支撑板(305)与第一矩形升降板(301)的下端表面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柱内饰注塑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支撑板(209)靠近第二驱动电机(201)一端连接的第一矩形支撑块(207)一端连接有矩形触发块(210),所述矩形触发块(21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控制器(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柱内饰注塑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有第二齿轮(401),所述第二齿轮(401)远离第二控制器(308)的一端连接有内齿环(402),所述内齿环(402)啮合有第三齿轮(409),所述第三齿轮(409)远离内齿环(402)的一端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403),所述第三锥形齿轮(403)远离第三齿轮(409)的一端啮合有第四锥形齿轮(4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柱内饰注塑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锥形齿轮(404)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转动杆(405),所述第二转动杆(405)远离第四锥形齿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