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余钢水返生产利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铸余钢水直返空钢包利用钢包溢渣的控制方法,属于炼钢连铸。
技术介绍
1、铸余钢水返生产利用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
2、第一种铸余处理模式是大包铸余倒入渣盆,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后,通过抱罐车运输至钢渣处理场地,经过重锤分离处理,磁选含铁比例高的部分返回炼钢厂,作为废钢处理,经转炉或电炉进行冶炼处理;第一种处理模式的缺点是处理时长,且铸余变成冷态,温度损失了。
3、第二种铸余处理模式是采取铸余返铁包利用,将大包铸余倒入垫底铁水的铁包,3-5包铸余后兑入铁水,返回转炉或电炉重新冶炼。第二种铸余返铁包模式,铸余及垫底铁水等待时间长,温度损失大,且经转炉或电炉冶炼又增加金属料损失。
4、第三种铸余处理模式是将铸余倒到已出完钢水的钢包内,经精炼工序处理。第三种模式铸余返已出完钢水的钢包内,在返的过程中会发生等待,且但在大包铸余直返钢包过程中由于碳氧返用极易造成钢包渣发泡或溢渣,烧坏氩气管及人身伤害事故。
5、申请公布号为cn102766725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不锈钢连铸注余的热态利用方法,将内有注余的钢包运输至电炉加料工作线,停止电炉送电,开出电炉;ⅱ运输及利用将钢包中的钢渣和钢水全部倒入脱磷后的铁包中,然后随脱磷铁水兑入电炉中,作为电炉冶炼不锈钢原料利用,连铸注余与脱磷铁水的配比是:连铸注余2-5吨;脱磷铁水80-120吨;ⅲ开回电炉,送电冶炼;该方法将铸余钢水、钢渣倒入铁水包中进行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余钢水直返空钢包利用钢包溢渣的控制方法,主要解决现有铸余钢水直返空钢包利用吹氩处理过程中钢包溢渣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方法实现了铸余钢水的安全回收利用,降低了铸余钢水返生产利用的成本;本专利技术方法缩短了现有铸余钢水返生产时处理时间、减少了铸余钢水温度损失,避免了含铸余钢水的钢包在转炉出钢过程中钢包渣发泡及溢渣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路是,对已浇完炉次钢包中的铸余钢水进行倒渣处理;将上一炉次钢包中铸余钢水兑入已设定好的底吹流量的本炉次空钢包内;对转炉出钢钢水进行脱氧、合金化处理;将钢包中的钢水运至吹氩站进行吹氩处理,经吹氩站处理后的钢水进行连铸浇铸。
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余钢水直返空钢包利用钢包溢渣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采用顶底复吹转炉冶炼;转炉冶炼终点的控制,取样检测转炉吹炼终点钢水中w[c]和钢水温度,检测到转炉吹炼终点钢水中w[c]为0.03%~0.08%,转炉吹炼终点钢水温度≥1650℃时,转炉吹炼结束;
5、2)对已浇完炉次钢包中的铸余钢水进行倒渣处理,铸余余钢量小于10吨时,将铸余钢包用行车吊至渣盆上方倾翻钢包倒渣;
6、3)在本炉次空钢包中兑入铸余钢水,在兑入铸余钢水前先开启钢包底吹氩装置,底吹氩气流量5~25nm3/h;将经倒渣处理后的铸余钢水兑入空钢包,控制铸余钢水的兑入时间≤5min;控制空钢包兑入铸余钢水结束至转炉开始出钢的时间间隔<6min;
7、4)转炉吹炼结束后立即出钢,转炉开始出钢时,控制钢包底吹氩气流量为15-35nm3/h;对转炉出钢钢水进行脱氧、合金化处理,控制钢水中铝含量为钢水中铝含量的0.02-0.04%;当钢水中w[c]≤0.08%时,出钢结束时,向钢包内钢水中加入石灰对钢包渣进行改性;所述石灰的加入量为1.0~1.2千克/吨钢,石灰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ao≥90%、sio2≤3.5%和烧损不大于5%;
8、5)将钢包中的钢水运至吹氩站进行钢水中铝元素、碳元素含量的调控,将钢包中的钢水运至吹氩站,控制进吹氩站钢水的温度≥1615℃,向钢水内通入氩气搅拌钢水3~4分钟;停止向钢水内通入氩气,取样检测钢水中的铝含量;再次向钢水内通入氩气,向钢水内喂入铝线,铝线的加入量根据成品钢水中铝含量而定;喂完铝线,关闭氩气,吹氩站钢水处理结束,控制吹氩站出站钢水中w[al]为0.045%~0.055%;
9、6)对钢水进行板坯连铸,得到连铸板坯。
10、进一步,步骤5)中,当钢包渣层厚度≤150mm,控制开始向钢水内喂入铝线至吹氩结束的吹氩时间≥6min;当钢包渣层厚度>150mm,控制开始向钢水内喂入铝线至吹氩结束的吹氩时间≥9min。
11、重复本专利技术步骤,开始将将本炉次铸余钢水返钢包利用。
12、本专利技术方法基于申请人的如下研究:
13、申请人发现,已浇完炉次铸余钢水兑入本炉次已出完钢的钢包内这种模式,本炉次满包钢水等待上一炉次铸余钢水的时间不可控,时短时长;等待上一炉次铸余钢水的时间长,容易造成钢水温降大;此外,上一炉次铸余钢水返生产利用时,钢水中碳含量高;当钢水中碳的质量含量大于0.06%时,在补碳或吹氩处理时易出现钢包渣发泡严重,钢包溢渣严重,烧坏氩气管,很容易人身伤害事故。
14、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先倒出已浇完炉次铸余钢水中的大部分铸余氧化钢渣;在转炉出钢过程,铸余钢水经脱氧、合金化及钢包渣改性处理后,再经吹氩站吹氩处理,可以避免钢包渣发泡,产生溢渣处理,可以减少过lf炉精炼处理这道工序,降低了炼钢成本。
15、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本铸余钢水热态循环处理后直接浇铸,缩短铸余处理周期,减少了温降,大大提高了铸余金属料的利用率。2、铸余返钢包利用使得炼钢所产生的渣钢直接循环利用,减少加工成本,减少排放,对提高企业资源循环综合回收利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余钢水直返空钢包利用钢包溢渣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余钢水直返空钢包利用钢包溢渣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当钢包渣层厚度≤150mm,控制开始向钢水内喂入铝线至吹氩结束的吹氩时间≥6min;当钢包渣层厚度>150mm,控制开始向钢水内喂入铝线至吹氩结束的吹氩时间≥9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余钢水直返空钢包利用钢包溢渣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余钢水直返空钢包利用钢包溢渣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洪乐,孙玉军,李战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