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具体是指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提高炉膛差压的装置。
技术介绍
1、炉膛差压是燃烧室上部区域与炉膛出口之间的压力差,是反映炉膛内循环物料浓度量大小的参数;炉内循环物料越多,炉膛差压就越大,炉内传热系数就越高,反之亦然。炉膛差压较低时,锅炉传热能力下降,锅炉底部床温高、管壁超温,影响锅炉接带负荷,存在安全隐患。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大量的物料循环及床层床料,使得新增给煤量占总物料量的比重较小,循环灰量为锅炉给煤量的20~40倍,煤量增减反应到主汽压力及发电功率的变化需较长时间。其次,循环流化床锅炉内敷设大量的耐火、耐磨材料,相比“爆燃式”的煤粉炉,流化床锅炉具有较强的蓄热能力,存在较大的热惯性。
2、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上两个特点,使得循环流化床锅炉对负荷的响应速度较为迟缓;尤其在循环流化床机组启动初期和低负荷工况下,当需快速拉升机组负荷时,但由于炉内可参与循环的物料较少,炉膛差压低,若大量给煤将造成炉膛下部管壁超温,上部温度低的情况,无法快速拉升负荷,机组灵活性下降,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提高炉膛差压的装置,设置于1#炉输灰第一单元、2#炉输灰第一单元、1#炉返料器立管、2#炉返料器立管之间;所述1#炉输灰第一单元、2#炉输灰第一单元分别通过输灰管路一、输灰管路二与灰库连接,同时分别通过输灰管路三、输灰管路四与输送共管连接,所述1#炉返料器立管、2#炉返料器立管上分别设置开孔,
2、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共管分别一分为二并通过变径连接头与输灰管路五、输灰管路六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输灰管路五、输灰管路六上分别设置有切换阀门。
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返料器立管上部开孔,将锅炉布袋除尘器捕捉下的粉煤灰,通过气力输送的方式,输送至返料器立管,再次参与锅炉燃烧。增加锅炉内部物料浓度,提高炉膛差压,缩短锅炉快速升至目标负荷的时间。
5、本技术在不影响锅炉现有输灰能力的基础上通过锅炉飞灰输送,同时具备向本炉输灰和向临炉输灰的功能,且各输灰支路互不影响,可实现一键切换的功能,能够提高炉膛差压,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差压可调、可控,提高锅炉传热效率,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负荷的响应速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提高炉膛差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1#炉输灰第一单元、2#炉输灰第一单元、1#炉返料器立管、2#炉返料器立管之间;所述1#炉输灰第一单元、2#炉输灰第一单元分别通过输灰管路一、输灰管路二与灰库连接,同时分别通过输灰管路三、输灰管路四与输送共管连接,所述1#炉返料器立管、2#炉返料器立管上分别设置开孔,所述开孔通过输灰管路五、输灰管路六与输送共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提高炉膛差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共管分别一分为二并通过变径连接头与输灰管路五、输灰管路六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提高炉膛差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灰管路五、输灰管路六上分别设置有切换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提高炉膛差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门为圆顶阀或启动插板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提高炉膛差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灰管路一还通过输灰管路七与2#炉空预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提高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提高炉膛差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1#炉输灰第一单元、2#炉输灰第一单元、1#炉返料器立管、2#炉返料器立管之间;所述1#炉输灰第一单元、2#炉输灰第一单元分别通过输灰管路一、输灰管路二与灰库连接,同时分别通过输灰管路三、输灰管路四与输送共管连接,所述1#炉返料器立管、2#炉返料器立管上分别设置开孔,所述开孔通过输灰管路五、输灰管路六与输送共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提高炉膛差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共管分别一分为二并通过变径连接头与输灰管路五、输灰管路六连接。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森,尹华成,张彬,王立艳,魏玉斌,周悦,吕茂海,李程,宋悠闲,徐锋,刘明,吴良月,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矿综合利用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