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及其零部件,具体为一种调心轴承及应用其的电机。
技术介绍
1、调心轴承的外环滚道通常为球面形,基于该机械特性,其能够允许内环的轴心与外环的轴心具有一定夹角,因此,调心轴承能够允许其支撑的转轴具有一定程度的径向偏摆。
2、现有技术中的调心轴承,通常为滚珠轴承或者滚柱轴承,即,现有技术中的调心轴承通常包括外环、内环、保持架以及若干的滚珠/滚柱。
3、上述的调心轴承虽然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强的机械稳定性,然而,其还具有零部件数量较多、轻量化难度较高、安装所需空间较大以及安装过程复杂的缺点;与之相对的是,低负载电机需要考虑轻量化、小型化和经济成本等因素,有些低负载电机还需要考虑防水性能,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调心轴承,难以适应低负载电机的技术需求。
4、综上所述,如何为低负载电机提供适配程度高的调心轴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心轴承及应用其的电机,其具有零部件数量少、轻量化、安装所需空间小、安装过程简便以及稳定性高的特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心轴承,其包括外壳组件和调心球构件;所述外壳组件形成有贯穿其自身的底部轴孔,并且,所述外壳组件选择性地形成有贯穿其自身的上部轴孔,所述底部轴孔与所述上部轴孔相互对位;所述调心球构件形成有贯穿其自身的调心轴孔;所述调心球构件被容置并支撑在所述外壳组件之中,且所述调心球构件能够绕所述调心轴孔的中轴旋转;此外,所述调心球构件
3、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的调心轴承还包括保持器构件;所述保持器构件被容置并固定在所述外壳组件之中,用于将所述调心球构件支撑在所述外壳组件之中。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组件之中形成有第一接触弧面,所述保持器构件上形成有第二接触弧面;所述外壳组件的第一接触弧面与所述保持器构件的第二接触弧面相互对位,并分别从两侧与所述调心球构件的表面相接触,使所述调心球构件能够分别与所述外壳组件的第一接触弧面和所述保持器构件的第二接触弧面摩擦配合。
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相互结合为一体的底壳构件和上壳构件;所述底部轴孔开设在所述底壳构件处,所述上部轴孔开设在所述上壳构件处;所述第一接触弧面设置在所述上壳构件的内侧;所述保持器构件的中央设置有若干的弧形瓣状体弹片,所述弧形瓣状体弹片的表面构成所述第二接触弧面,且所述保持器构件的外围设置为固定沿;所述保持器构件的固定沿被固定在所述外壳组件的底壳构件上,使所述上壳构件的第一接触弧面与所述保持器构件的第二接触弧面相互对位。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壳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适于被压接在结构物上的压接配合部分。
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壳构件在所述压接配合部分的外沿处向径向方向延伸,形成翻折沿。
8、一种电机,其包括上述的调心轴承。
9、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的电机还包括定子机构和转子机构;所述定子机构包括塑封外壳、驱动电路板以及定子组件,所述塑封外壳包括环形的本体,所述驱动电路板和所述定子组件均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封装在所述塑封外壳的本体之中,且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导线从所述塑封外壳中引出;至少一个所述调心轴承被固定在所述定子机构的塑封外壳之内环处;所述转子机构包括转子本体,以及,与所述转子本体共轴设置的转轴;所述转子机构的转轴穿过所述调心轴承之调心球构件的调心轴孔,使所述转轴与所述调心球构件相互固定,所述转子机构的转子本体与所述定子机构的定子组件相互对位,使所述定子机构的定子组件能够磁耦合驱动所述转子本体旋转,进而驱动所述转轴旋转。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机构的塑封外壳之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调心轴承;所述转子机构的转轴分别穿过/穿入各个所述调心轴承之调心球构件的调心轴孔。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子机构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用于将所述转子本体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技术的调心轴承,通过调心球构件实现转轴支撑和调心功能,相较于滚珠轴承/滚珠轴承,本技术的调心轴承具有零部件数量少、轻量化、安装所需空间小、安装过程简便以及稳定性高的特性,更加适应低负载电机的技术需求。
14、2、本技术的电机,其驱动电路板和定子组件被封装在塑封外壳之中,使驱动电路板和定子组件获得防水性能,配合本技术的调心轴承使用,具有体积小、零部件数量少、轻量化、安装所需空间小、安装过程简便以及稳定性高的特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心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和调心球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心轴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器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之中形成有第一接触弧面,所述保持器构件上形成有第二接触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相互结合为一体的底壳构件和上壳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适于被压接在结构物上的压接配合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构件在所述压接配合部分的外沿处向径向方向延伸,形成翻折沿。
7.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调心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子机构和转子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机构的塑封外壳之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调心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机构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心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和调心球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心轴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器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之中形成有第一接触弧面,所述保持器构件上形成有第二接触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相互结合为一体的底壳构件和上壳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适于被压接在结构物上的压接配合部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丽,刘灿,程祖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深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