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主机领域,具体是一种空调主机隔热降噪结构。
技术介绍
1、空调分为单冷空调和冷暖两用空调,工作原理是一样的,空调以前大多一般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氟利昂的特性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时,释放大量的热量。而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即先吸热气化再液化放热),空调就是据此原理而设计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百分之八十的家庭中均安装有空调,空调主机多悬挂在楼层外侧,因此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空调主机的性能。
2、现有的空调主机运行时其内部电控器件本身会发热,加上空调主机安装在室外更降低了空调主机自身的散热效果,空调主机内部在电控器件区域的一侧设有风机腔,通过风机腔内风叶从侧面吸风再向外排风的方式对空调主机内部进行散热,而现有的空调主机外侧的进风口处直接暴露在外部(详情请参阅图5),进风口内的过滤网长时间使用会过多的堆集灰尘影响空调主机的散热效果,过滤网暴露在外部也更加容易损坏,同时空调主机在室外容易收到室外太阳的暴晒,而主机外壳无任何隔热结构的设计,空调主机受太阳暴晒的热量会直接的作用到空调主机,从而导致主机的内部与外部的隔热散热性能差,而且风机腔内风叶快速旋转,会引起主机产生震动,从而产生噪音,从而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空调主机隔热降噪结构以解决上述缺陷,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主机隔热降噪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
3、一种空调主机隔热降噪结构,包括主机外壳(1),所述主机外壳(1)的侧面设置有进风罩(2),所述主机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板(3),所述散热板(3)的顶部设置有遮阳板(4),所述主机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内壳(5),所述主机外壳(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隔音板(6),所述内壳(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隔音板(7),所述第一隔音板(6)通过多组减震机构(8)与第二隔音板(7)进行连接,由第一隔音板(6)与第二隔音板(7)之间的主机外壳(1)内部空间构成散热风腔(9),所述内壳(5)壳壁与第二隔音板(7)均开设有通风口(10),通过通风口(10)连通内壳(5)内部和主机外壳(1)内部。
4、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罩(2)的外侧形成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内部设置有多组导风板,多组所述导风板均呈斜向下结构状设计,所述进风罩(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1),所述进风罩(2)的外侧且位于过滤网(11)与进风口之间滑动连接有集灰盒(12),所述集灰盒(12)的外侧设置有把手。
5、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散热斜槽(13),所述散热板(3)的内部且位于两组散热斜槽(13)之间开设有连通两组散热斜槽(13)的导风槽,所述导风槽呈波浪形结构状设计。
6、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3)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通过支撑柱与遮阳板(4)进行连接,并且遮阳板(4)的四周边缘均呈斜向下结构状设计。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音板(6)的内侧均设置有多组吸音凸块,所述第二隔音板(7)的外侧开设有多组吸音孔。
8、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8)由套筒(14)、连接柱(15)和弹簧(16)组成,所述第一隔音板(6)的内侧设置有多组套筒(14),所述套筒(14)通过连接柱(15)与第二隔音板(7)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柱(15)位于套筒(14)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附带有阻尼器,所述连接柱(15)与套筒(14)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优点为:
10、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进风罩、散热板、遮阳板、散热风腔和通风口的配合设计,利用进风罩正面导风板的设计,利用朝向下的导风板先对外部灰尘进行阻挡,然后在风叶转动时空气从进风口吸入,进入到进风罩内部后利用过滤网对灰尘进行阻挡,而过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空调主机的内部对内部电控器件造成影响,同时利用进风罩可以对过滤网进行保护防止过滤网直接暴露在空调外壳的外部过多的堆积灰尘影响空调主机的散热效果,而进入到空调外壳内部的空气通过散热风腔然后进入到通风口的内部,最后通过风叶排出从而很好的对空调主机的内部进行散热,同时利用空调主机的顶部在空调主机外部的空气流通时,空气进入到散热板的内部,空气充分停留在散热板的内部与散热板内部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主机外壳外部的散热效果,而且利用遮阳板对太阳光进行遮挡,防止太阳暴晒的热量直接作用到主机外壳的顶部,大大提高了空调主机内部和外部的隔热散热效果。
11、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和减震机构的配合设计,利用第一隔音板与第二隔音板,对内壳中风叶转动震动产生的噪音进行隔音降噪,同时利用连接处向套筒内活动通过弹簧的作用对内壳中风叶转动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吸收,进一步降低震动产生的噪音,从而提高空调主机的降噪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主机隔热降噪结构,包括主机外壳(1),所述主机外壳(1)的侧面设置有进风罩(2),所述主机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板(3),所述散热板(3)的顶部设置有遮阳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内壳(5),所述主机外壳(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隔音板(6),所述内壳(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隔音板(7),所述第一隔音板(6)通过多组减震机构(8)与第二隔音板(7)进行连接,由第一隔音板(6)与第二隔音板(7)之间的主机外壳(1)内部空间构成散热风腔(9),所述内壳(5)壳壁与第二隔音板(7)均开设有通风口(10),通过通风口(10)连通内壳(5)内部和主机外壳(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主机隔热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2)的外侧形成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内部设置有多组导风板,多组所述导风板均呈斜向下结构状设计,所述进风罩(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1),所述进风罩(2)的外侧且位于过滤网(11)与进风口之间滑动连接有集灰盒(12),所述集灰盒(12)的外侧设置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主机隔热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3)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通过支撑柱与遮阳板(4)进行连接,并且遮阳板(4)的四周边缘均呈斜向下结构状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主机隔热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音板(6)的内侧均设置有多组吸音凸块,所述第二隔音板(7)的外侧开设有多组吸音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主机隔热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8)由套筒(14)、连接柱(15)和弹簧(16)组成,所述第一隔音板(6)的内侧设置有多组套筒(14),所述套筒(14)通过连接柱(15)与第二隔音板(7)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柱(15)位于套筒(14)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附带有阻尼器,所述连接柱(15)与套筒(14)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主机隔热降噪结构,包括主机外壳(1),所述主机外壳(1)的侧面设置有进风罩(2),所述主机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板(3),所述散热板(3)的顶部设置有遮阳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内壳(5),所述主机外壳(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隔音板(6),所述内壳(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隔音板(7),所述第一隔音板(6)通过多组减震机构(8)与第二隔音板(7)进行连接,由第一隔音板(6)与第二隔音板(7)之间的主机外壳(1)内部空间构成散热风腔(9),所述内壳(5)壳壁与第二隔音板(7)均开设有通风口(10),通过通风口(10)连通内壳(5)内部和主机外壳(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主机隔热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2)的外侧形成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内部设置有多组导风板,多组所述导风板均呈斜向下结构状设计,所述进风罩(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1),所述进风罩(2)的外侧且位于过滤网(11)与进风口之间滑动连接有集灰盒(12),所述集灰盒(12)的外侧设置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锦,朱善强,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