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可吸收体内植入防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术后粘连是国内外外科手术领域至今尚未解决的重要医学难题之一。局部的粘连会导致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如肠梗阻、慢性腹痛和女性不孕症,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此外心包粘连可能导致再次手术时存在致命性大出血风险,而大出血所致的死亡率高达37%,为了防止粘连或减轻粘连严重程度,手术防粘连产品不可或缺。
2、粘连是组织损伤后修复的结果,局部损伤时,纤维蛋白沉积与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被打破,纤维蛋白沉积占据优势,形成早期粘连。纤维母细胞与血管侵入,局部血管化,形成永久性粘连,血管生长是纤维粘连带的重要组成。纤维蛋白沉积造成的早期粘连在纤溶系统重新发挥作用后得以清除,而血管生长为愈合区域提供的营养和氧气促成粘连的形成与巩固,最终形成的瘢痕结构将长久存在,故防粘连屏障需可阻止血管长入。
3、公告号为cn106730047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止血防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将阴离子淀粉止血材料附着于由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相互交织形成的防粘连纤维层外层,能够快速吸干血液中的水分,形成凝胶状混合物能够黏附于伤口表面,其疏松结构,难以在体内长时间保持结构完整,对心包、肌腱等需较长修复时间的部位难以发挥防粘连效果。
4、公告号为cn102908658a的中国专利提供一种柔顺性良好的静电纺丝高分子防粘连纤维膜,通过静电纺丝将plga与高分子柔顺剂通过静电制备成纤维膜。上述专利防粘连膜无组织粘附性,若需固定在损伤部
5、当前临床使用全合成防粘连薄膜多以静电纺丝方式制备,现有静电纺丝工艺有其局限性,其制备的产品无法控制其结构,多为蓬松结构,易分层,降解不均匀。虽有较长的降解周期,但其结构完整保留时间较短,难以长久保持其结构完整,而血管粘连却可能发生在3-21天,且全合成防粘连薄膜均无组织粘附性,其他多糖类防粘连产品具备组织粘附性但降解过快,对心包、肌腱等需较长愈合时间的部位防粘连效果不佳,且有发生过敏等风险。
6、因此,使防粘连材料具有更长的完整结构保留时间,能很好地阻止血管长入而不阻碍营养物质的传输,对心包、肌腱等需较长修复时间的部位更好地发挥其防粘连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防粘连产品不足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粘合防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而成的可粘合防粘连膜具备致密结构,具有更长的完整结构保留时间,经ph7.4磷酸盐缓冲液测试其体外降解性能,28天时除了出现少量絮状外,结构是完整的,可适用于心包、肌腱等需要较长愈合时间的部位,具备粘合性能和优异安全性能。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粘合防粘连膜,包括由粘合层和屏障层组成的复合结构,其中所述粘合层是由全合成胶粘剂与全合成聚酯经混纺或同轴静电纺丝形成,所述屏障层是由全合成聚酯静电纺丝形成;
3、所述全合成聚酯为聚乳酸pla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至少一种,所述全合成胶粘剂为聚羧酸合成胶。
4、本专利技术粘合层、屏障层都是全合成材料,屏障层的致密结构及多孔结构,能很好地阻止血管长入避免粘连,并不阻碍营养物质的传输;屏障层的致密结构不会分层,降解均匀,可在体内以完整结构的保持较长时间;粘合层可提供足够的粘合强度,保证防粘连膜稳固地停留在施用部位;粘合层与屏障层紧密结合,可避免出现纤维层间分层。
5、进一步地,所述可粘合防粘连膜的膜厚0.04—0.15mm,平均孔径10—50μm,其中所述粘合层层厚为0.001—0.05mm,所述全合成胶粘剂与全合成聚酯的质量比为1:5—40,所述粘合层剪切粘合力大于300gf。
6、进一步地,所述聚乳酸pla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分子量在2×104—2×105之间,包括一种或多种不同分子量聚酯。通过不同引发剂调整其分子量及亲疏水性,分子量在2万-20万之间以一种或多种不同分子量聚酯单独或混合;不同部位不同降解时间,比如腹腔5天内可以防粘连可以选择分子量小的,肌腱等需要润滑性能的可以选择亲水性的共聚物。
7、进一步地,所述聚羧酸合成胶具有丙烯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主链,接枝nhs酯的分子结构,所述丙烯酸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摩尔比0.3-3:1,nhs酯与丙烯酸摩尔比为1:1-5,聚羧酸合成胶的分子量在105-3×105之间。生理条件下,nhs酯与组织蛋白反应,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聚羧酸合成胶具备优异安全性能和组织粘合性能。
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粘合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1)将第一溶剂与全合成聚酯混合,得到浓度为0.12—0.24kg/l的全合成聚酯溶液;
10、(2)将第二溶剂分别与全合成胶粘剂、全合成聚酯混合,得到浓度为0.06—0.12kg/l的全合成胶粘剂溶液和浓度为0.12—0.24kg/l全合成聚酯溶液;
11、(3)将步骤(2)制备的全合成胶粘剂溶液与全合成聚酯溶液,以混纺或同轴形式静电纺丝纺在接收基材上,形成粘合层;
12、(4)将步骤(1)制备的全合成聚酯溶液,以静电纺丝方式纺在粘合层上,形成屏障层,制得可粘合防粘连膜;
13、其中,步骤(1)所述第一溶剂为单一溶剂时,步骤(3)所述接收基材体积电阻率小于1012ω·cm。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溶剂为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碳酸二甲酯、二甲基四氢呋喃、丙酮、甲醇中的至少一种。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溶剂为甲醇、丙酮任意一种与二氯甲烷以2:17—21的体积比互溶形成的混合溶剂。
16、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其致密结构,由制备屏障层所用的全合成聚酯溶液使用不同溶剂组合,或者接收基材使用体积电阻率小于1012ω·cm基材来实现,制备的防粘连膜结构为致密结构,具备更长的完整结构保留时间,粘合层与屏障层紧密结合,避免出现纤维层间分层。经ph 7.4磷酸盐缓冲液测试其体外降解性能,28天时除了出现少量絮状外,结构是完整的,可适用于心包、肌腱等需要较长愈合时间的部位。
17、进一步地,步骤(3)中静电纺丝步骤中,全合成胶粘剂溶液推胶流速15—40ml/h,全合成聚酯溶液推胶流速5—30ml/h,施加-20—20kv电场电压,纺丝1—10min。
18、进一步地,步骤(4)中静电纺丝步骤中,全合成聚酯溶液推胶流速10—40ml/h,施加-20—20kv电场电压,纺丝5—40min。
19、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基材为具有不同电导率纹路的基材。
20、使用有不同电导率纹路基材纺丝实现具备特殊纹路的纤维膜,用于区分功能结构。以上步骤中接收基材可选择使用定制接收基材。以除静电剂或金属粉末、碳粉、pet、ptfe等材料,在离型纸、离型膜等基材涂硅前印刷、涂布纹路,通过静电纺丝在此基材上可获得致密/疏松的可辨别的纹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粘合防粘连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粘合层和屏障层组成的复合结构,其中所述粘合层是由全合成胶粘剂与全合成聚酯经混纺或同轴静电纺丝形成,所述屏障层是由全合成聚酯静电纺丝形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粘合防粘连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粘合防粘连膜的膜厚0.04—0.15mm,平均孔径10—50μm,其中所述粘合层层厚为0.001—0.05mm,所述全合成胶粘剂与全合成聚酯的质量比为1:5—40,所述粘合层剪切粘合力大于300gf。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粘合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粘合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为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碳酸二甲酯、二甲基四氢呋喃、丙酮、甲醇中的至少一种。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粘合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溶剂为甲醇、丙酮任意一种与二氯甲烷以2:17—21的体积比互溶形成的混合溶剂。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粘合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静电纺丝步骤中,全合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粘合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静电纺丝步骤中,全合成聚酯溶液推胶流速10—40mL/h,施加-20—20kV电场电压,纺丝5—40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粘合防粘连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粘合层和屏障层组成的复合结构,其中所述粘合层是由全合成胶粘剂与全合成聚酯经混纺或同轴静电纺丝形成,所述屏障层是由全合成聚酯静电纺丝形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粘合防粘连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粘合防粘连膜的膜厚0.04—0.15mm,平均孔径10—50μm,其中所述粘合层层厚为0.001—0.05mm,所述全合成胶粘剂与全合成聚酯的质量比为1:5—40,所述粘合层剪切粘合力大于300gf。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粘合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粘合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为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荣安,裴欣,李晨,王恩光,冯留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典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