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宜宾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浸膏及其提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035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浸膏及其提取工艺,中药浸膏成分为苦参、土茯苓和白藓皮,三者的质量比为1-6∶1-6∶1-3。制备工艺特征是:将苦参、土茯苓和白藓皮原料粉碎成细粉;按比例将细粉混合,在温度75-95℃下,放入50%-95%的乙醇中回流提取1-3h,药物与乙醇的比例为1∶10-20(重量/体积),提取后过滤,过滤所得粉末重复放置乙醇中再次提取1-2次,将多次提取的药液混合后减压,浓缩,再经低温真空干燥得中药浸膏。本工艺简单,耗时短,收率高,便于工业化生产,中药浸膏得率为26%以上。经抑菌试验,该中药浸膏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为0.195mg/ml,MBC值为0.78mg/ml,中药浸膏具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白色念珠菌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浸膏及其提取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从三味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用于治疗念珠菌病的中药浸膏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念珠菌病(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是由念珠菌属,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引起 的一种真菌病。该原菌既可侵犯皮肤和粘膜,又能累及内脏。多数的念珠菌病可能是内源 性引起的,亦有外源性感染的,而且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各种脏器移植术,心脏外科以及 各种导管技术的开展,导致本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对于念珠菌病的治疗多采用 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酮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这些药物虽能有效地治疗疾患,但是 其毒性较大,因而不能作为人们长期用药的首选。我国有着宝贵的中药材资源,如何从中筛 选出效果确实,毒性相对较小的治疗念珠菌病的中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提供一种中药浸膏,用于临床治疗念珠 菌病。 本专利技术选取了三味在中药验方中常用的治疗体表疾病的中药苦参、土茯苓和白 藓皮作为研究对象。 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杀 虫,利尿功效。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 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其活性成分为生物碱(1% _2. 5% ),以d-苦参碱(d-matrine) 及d-氧化苦参碱(d_oxyma_trine)为主。 土茯苳(Rhizoma Smilacis Glabrae)甘、淡,平。归肝、胃经。除湿,解毒,通利关 节。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苍术等配伍同用。其有效成分 主要为落新妇甙(astilbin)、黄杞甙(engeletin)等。 白藓皮(Cortex Dictamni)有祛风,燥湿,清热解毒的功效。治风热疮毒,疥癣,皮 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主要含有白鲜碱、白鲜内酯、谷甾醇等有效成分。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种中药浸膏,其成分为苦参、土茯苓和白藓皮的提取物,苦参、土茯苓和白藓皮 的质量比为1-6 : 1-6 : 1-3。—种中药浸膏,其制备工艺是乙醇回流提取,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苦参、土茯苓和白藓皮原料粉碎成细粉;三味中药以质量比为i-6 : l-6 : l-3的比例混合,在温度75-95t:下,放入50% _95%的乙醇中回流提取l-3h,药物与乙醇的比 例为l : 10-20 (重量/体积),提取后过滤,过滤所得粉末重复放置乙醇中再次提取1-2次,将多次提取的药液混合后减压,浓縮,再经低温真空干燥得中药浸膏。 经抑菌试验表明,中药浸膏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MIC是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的縮写,含义是最低抑制浓度)为0. 195mg/ml,中药浸膏对白色念珠菌的 MBC值(MBC是Minimal bactericidalconcentration的縮写,含义是最低杀菌浓度)为 0. 78mg/ml。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采用直接回流提取法,縮短了提取时间。2、收率在26%以上, 采用简单的提取工艺达到较高的收率,提取时间短,适于工业化推广。3、抑菌试验结果表明 中药浸膏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三味中药浸膏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经干燥的三味药材分别粉碎成细粉后,称取苦参40g、土茯苓40g、白藓皮 20g ; (2)回流提取50%乙醇为溶媒,时间为2h/次,提取2次;提取温度为80°C ;原料药与乙醇回流提取比为l : 20(重量/体积); (3)合并2次提取液,过滤后减压浓縮; (4)低温真空干燥,得中药浸膏26. 79g,MIC值为0. 78mg/ml,MBC值为0. 78mg/ml。 实施例2 三味中药浸膏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经干燥的三味药材分别粉碎成细粉后,称取苦参40g、土茯苓40g、白藓皮 40g ; (2)回流提取50%乙醇为溶媒,时间为lh/次,提取2次;提取温度为80°C ;原料 药与乙醇回流提取比为l : 10(重量/体积); (3)合并2次提取液,过滤后减压浓縮; (4)低温真空干燥,得中药浸膏33. 44g,MIC值为1. 56mg/ml,MBC值为3. 12mg/ml。 实施例3 三味中药浸膏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经干燥的三味药材分别粉碎成细粉后,称取苦参40g、土茯苓40g、白藓皮 20g ; (2)回流提取70%乙醇为溶媒,时间为2h/次,提取2次;提取温度为80°C ;原料 药与乙醇回流提取比为l : 10(重量/体积); (3)合并2次提取液,过滤后减压浓縮; (4)低温真空干燥,得中药浸膏23. 12g, MIC值为0. 195mg/ml, MBC值为0. 39mg/ m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浸膏,其特征是:中药浸膏成分为苦参、土茯苓和白藓皮的提取物,苦参、土茯苓和白藓皮的质量比为1-6∶1-6∶1-3。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中药浸膏,其特征是中药浸膏成分为苦参、土茯苓和白藓皮的提取物,苦参、土茯苓和白藓皮的质量比为1-6∶1-6∶1-3。2. —种中药浸膏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将苦参、土茯苓和白藓皮原料粉碎成细粉;按三味中药的质量比为1-6 : 1-6 : 1-3的比例将细粉混合,在温度75-95。C下,放入 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琴殷中琼严得华周黎军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