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尤其涉及一种散热系统和计算舱。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计算行业的快速发展,科学计算机的功耗越来越大,冷却系统的优化创新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2、现有技术中科学计算机的散热方式均为空气散热,将科学计算机散发的热量传导至室外换热器,并通过室外空气流动将热量散发至大自然中,但能耗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系统和计算舱,以实现冷却液与海水间接接触散热,节省电能的使用,能耗损失较小,有效减少碳排放,为计算机提供无尘工作环境,减少计算机出故障的概率。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系统,散热系统包括:
3、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循环水泵模块、液冷机柜组和控制模块;
4、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一供水管道与液冷机柜组的第一端连接,液冷机柜组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回水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三端通过第二回水管道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二供水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第四端连接;
5、散热系统设置在海底计算舱内,第二换热器与海底计算舱的外壁相邻设置;
6、第一换热器用于将第一供水管道和第一回水管道内第一冷却液与第二供水管道和第二回水管道内第二冷却液进行热量交换,第二换热器用于将第二供水管道和第二回水管道内第二冷却液与海水进行热量交换;
7、控制模块与循环水泵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在液冷机柜组内的计算机打开工作后,控制循环水泵
8、进一步的,第二换热器与外壁接触设置。
9、进一步的,第二换热器包括盘旋连接管道;盘旋连接管道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回水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三端连接,盘旋连接管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二供水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第四端连接。
10、进一步的,第二换热器包括s型连接管道;s型连接管道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回水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三端连接,s型连接管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二供水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第四端连接。
11、进一步的,液冷机柜组包括至少一个液冷机柜;
12、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每一液冷机柜的第一端连接,每一液冷机柜的第二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
13、进一步的,循环水泵模块包括第一循环水泵单元和第二循环水泵单元;
14、第一循环水泵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循环水泵,第二循环水泵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循环水泵;
15、第一循环水泵单元设置在第一供水管道上,第一循环水泵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循环水泵单元的第二端与液冷机柜组的第一端连接;
16、第二循环水泵单元设置在第二回水管道上,第二循环水泵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三端连接,第一循环水泵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
17、控制模块与第一循环水泵单元和第二循环水泵单元电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在液冷机柜组内的计算机打开工作后,控制第一循环水泵单元打开工作,以实现将冷却机柜组中的第一冷却液通过第一回水管道流入第一换热器,并将第一换热器内的第一冷却液通过第一供水管道回流至冷却机柜组的循环,并控制第二循环水泵单元打开工作,以实现将第一换热器中的第二冷却液通过第二回水管道流入第二换热器,并将第二换热器内的第二冷却液通过第二供水管道回流至第一换热器的循环。
18、进一步的,液冷机柜组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滤器;过滤器的个数与液冷机柜的个数相同;
19、过滤器设置在液冷机柜靠近进水端的位置。
20、进一步的,散热系统还包括:
21、控制阀门;
22、液冷机柜组还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个数与液冷机柜的个数相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液冷机柜靠近进水口的位置;控制阀门的第一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四端连接,控制阀门的第二端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
23、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与控制阀门电连接;
24、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液冷机柜进水口的冷却液温度,并将温度检测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温度检测信号,控制控制阀门的开度。
25、进一步的,散热系统还包括:
26、第一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
27、板式换热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一供水管道与液冷机柜组的第一端连接,液冷机柜组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回水管道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板式换热器的第三端通过第二回水管道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二供水管道与板式换热器的第四端连接。
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舱,其特征在于,计算舱包括上述实施例任意所述的散热系统,计算舱设置在海底。
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设计的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循环水泵模块、液冷机柜组和控制模块,将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一供水管道与液冷机柜组的第一端连接,液冷机柜组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回水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三端通过第二回水管道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二供水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第四端连接,并将散热系统设置在海底计算舱内,第二换热器与海底计算舱的外壁相邻设置,控制模块与循环水泵模块电连接,通过第一换热器将第一供水管道和第一回水管道内第一冷却液与第二供水管道和第二回水管道内第二冷却液进行热量交换,第二换热器将第二供水管道和第二回水管道内第二冷却液与海水进行热量交换,控制模块用于在液冷机柜组内的计算机打开工作后,控制循环水泵模块打开工作,以实现将冷却机柜组中的第一冷却液通过第一回水管道流入第一换热器,并将第一换热器内的第一冷却液通过第一供水管道回流至冷却机柜组的循环和将第一换热器中的第二冷却液通过第二回水管道流入第二换热器,并将第二换热器内的第二冷却液通过第二供水管道回流至第一换热器的循环,相比较现有技术中通过安装风扇和空调为科学计算机降温而言,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散热系统通过冷却液与海水间接接触进行散热,节省了电能的使用,能耗损失较小,由于社会以火力发电为主,进而有效减少了碳排放,同时为计算机提供了无尘工作环境,减少了计算机出故障的概率。
30、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一种计算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散热系统,所述计算舱设置在海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马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朗万维计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